天籁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大国化工 > 第289章 原料来源
    安海市化肥厂在九十年代初投资了两个多亿,建成了一套两万五千吨合成氨配套四万吨尿素装置。

    但该厂尿素装置建成后始终不能保持正常连续生产,开开停停中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后来化肥厂干脆关停了尿素装置,就靠着合成氨车间每年两万余吨液氨的盈利来维持正常运行。

    因此化肥厂别的产品可以不卖,但液氨必须往外卖,否则整个厂子的运转难以为继。

    “化肥厂为什么不卖液氨?”耿志扬纳闷道:“他们厂不就指望着卖液氨勉强维持吗?”

    “说是有个大客户打包了他们厂全部液氨。”卢洪涛道:“给的价格比咱们厂高出去百分之十,所以他们就全卖给人家了。”

    原料煤断了供应,液氨居然也买不到了。耿志扬忽然嗅到了一丝阴谋的味道,但还是出主意道:“二叔,让采购科的同志去周围县里的小化肥厂跑一跑。咱们省有很多县级小氮肥厂都生产液氨,能买到一点是一点吧。”

    “也只能这么办了。”卢洪涛要求道:“志扬,你那边要是事情办得差不多了就赶紧回来吧。大家好一起商量一下怎么办。”

    “好的,我今天下午就回去。”耿志扬扣上手机,心里暗自寻思道:“究竟是谁,暗地里给我们来了招釜底抽薪的狠计?”

    当天下午,耿志扬独自开上车返回了安海市。

    时间已是五月中旬,天气日渐炎热,他一边开车一边思量道:“省化集团的氨氧化炉已经制造完毕,这几天就可以运往现场安装。老单这次表现得还可以,该给的钱一催就给,比以前磨磨唧唧的强多了。”

    一旦省化集团的氨氧化炉投入使用,金秀公司就可以此为噱头大肆宣传。如果能再谈妥几个十万吨以上氨氧化炉的供货合同,公司至少在最近的几年内就不必再为资金而犯愁了。

    一个人独自开车在路上,无人打扰下思绪转的飞快。不多会儿的功夫,他又把思路转到了氮肥公司面临的困境上来。

    安海市氮肥工业公司目前有一硝和二硝两套硝酸生产装置,每年需要原料液氨约为四万八千多吨。而公司原有的合成氨装置每年只能生产液氨两万吨,因此至少还需要从外面购入两万八千吨液氨才能满足生产需求。

    等将来三硝装置投入生产后,整个公司对液氨的年需求量将达到前所未有的九万多吨。扣除本厂生产的两万吨,每年需要采购的液氨量高达七万多吨。

    这么大的液氨需求量,光靠外购是无法满足的。别的不说,仅每天需要的液氨运输车辆就有十台左右,而累积的卸车时间则长达二十小时以上。

    所以说运输及卸车问题就足够令人头痛了,更不用说还有运输和卸车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因此为了一劳永逸解决液氨供给问题,必须对公司现有的合成氨装置进行扩能技改,将其生产能力扩充到年产十万吨左右。

    现有合成氨装置从年产两万吨一下子扩产到十万吨,这个步子未免迈得有点大,搞不好就会摔上一跤,但并不是不可行的。

    “在三硝项目开始之前,必须先把合成氨装置进行扩能技改。”耿志扬暗下决心道:“利用填平补齐的方法把生产能力扩充到年产十万吨,彻底解决硝酸装置原料不足的问题。”

    在他胡思乱想之中,不知不觉间神龙富康车已经到达了安海西收费站。

    回到家后,耿志扬跟妻子久别重逢后好好温存了一番。第二天一早,他把卢晓清送到学校后,又开着车来到了氮肥工业公司。

    买不到原料煤和液氨就意味着整个公司都要停产。因此一上班,卢洪涛便召集董事会成员开会,一起商量着如何解决目前困境。

    袁汉杰介绍道:“采购科的同志们这几天四处寻找货源,已经初步解决了原料煤采购任务,但是价格比以前高了百分之十二三。液氨采购任务比较难,找到的几个厂子由于产能有限,都无法保证长时间大量供应,所以还没有完全解决。”

    耿志扬补充道:“据我所知,咱们附近的县级氮肥企业,一般都有尿素或者碳铵装置,所以生产的液氨首先要给自己厂用,剩下的才会外卖。”

    袁汉杰颔首道:“耿主任…哦,耿总工说得没错,的确是这个情况。”

    安海市氮肥工业公司的合成氨装置只有年产两万吨的生产能力,因此原料煤消耗量并不算大,从市场上总能找到合适的供货商。但是液氨一天就要用九十多吨,全靠槽车的话,一天就需要四台车连续不断地往厂里运输才行。

    安海市化肥厂距离氮肥厂不过几公里远,槽车来回耗费的时间较短,用两台车来回倒替即可。但是现在原料来源地多而分散,且距离又相当远,因此不得不租用更多的专用槽罐车辆,无形中增加了许多额外的运输成本。

    众人正在犯愁时,耿志扬道:“昨天我联系了一下省化集团的单总。据他说省化集团有五万多吨的液氨余量往外销售,咱们可以跟他们签订长期大量供货合同。”

    省化集团有两套合成氨装置。其中一套十八万吨合成氨是给三十万吨尿素工程配套用的。另有一套十二万吨氨醇装置负责给硝酸和碳铵装置供料。自从碳铵装置停产废弃后,多余的五万吨液氨产能改为了直接对外销售。

    袁汉杰听罢道:“省化集团能大批量卖给咱液氨好是好,就是有点太远了。”

    “现在有高速公路,其实不算太远。”耿志扬道:“他们厂子在省城东部,上了高速最多两个小时就能到达咱们厂。”

    “不过……”他话锋一转道:“这次原料危机给咱们一个提醒。那就是谁有也不如咱们自己有来得可靠。”

    众人正在琢磨他的话是什么意思时,只听他又说道:“煤炭咱们只能是从外面买,但是液氨可以自己生产。”

    田连营道:“你是说咱们扩大合成氨的生产能力?”

    “不错!”耿志扬点头道:“现在咱们公司一硝和二硝装置每年需要消耗四万八千多吨液氨。等到三硝项目建成后,每年需要的液氨量就会达到九万多吨。这么大的量光靠外购是不行的,必须考虑我们自己生产。”

    听到耿志扬居然建议氮肥公司增大合成氨装置的生产能力,高崇山忙道:“我看没必要吧。咱们现在公司刚成立,最缺的就是钱。要是把钱投到合成氨上面去,三硝项目需要的资金怎么办呢?”

    他最后两手一摊道:“咱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啊!”

    听他这么一说,在座的诸位领导不禁犯起了愁:“是啊!扩能是个好事,可是钱怎么来呢?”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9_39438/2700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