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黄帝内经故事版 > 第159章 岁露论
    黄帝(好奇地)问岐伯:“《黄帝内经》上说,‘夏天容易中暑,而到了秋天则可能发病为疟疾’。疟疾的发作有时间规律,这是为什么呢?”

    岐伯(恭敬地回答):“邪气侵入人体后,通常首先侵袭风府(头部),然后疾病会沿着脊柱向下传播。卫气(人体正气的一种)在一天一夜的时间里,会定期在风府处聚集。但每过一天,卫气会向下移动一节(指脊柱的某个部位)。因此,疟疾发作的时间会稍微晚一些,这是因为邪气首先侵袭了脊背。每当卫气到达风府时,皮肤毛孔(腠理)会打开,邪气就趁机侵入,导致疾病发作。这就是为什么疟疾的发作时间会逐渐延后。”

    岐伯接着说:“卫气在风府聚集后,每天都会向下移动一节,直到二十一天后到达尾闾(脊柱的末端)。然后,在第二十二天,卫气会进入脊柱内部,注入伏冲之脉(一条经脉)。在这个过程中,它会在体内运行九天,然后从缺盆(锁骨上方凹陷处)出来,并继续向上运行。因此,随着卫气的移动,疟疾的症状会逐渐加重。当邪气深入体内,与五脏相搏,横连募原(腹部的大网膜),由于这些部位距离较远,邪气深入,运行速度会减慢,因此不会每天都发作,而是会积蓄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发作。”

    黄帝(疑惑地)问:“那么,每当卫气到达风府时,毛孔就会打开,邪气就会侵入。但卫气每天都会向下移动一节,那么当卫气不在风府时,邪气是怎么侵入的呢?”

    岐伯(微笑着)回答:“风府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只要卫气到达某个部位,那里的毛孔就会打开。因此,无论卫气在哪个部位,只要邪气有机会侵入,那个部位就会成为风府。”

    黄帝(点头表示理解)又问:“那么,风和疟疾都是邪气侵入人体所致,为什么风总是持续存在,而疟疾却只在特定时间发作呢?”

    岐伯(解释)说:“风邪停留在身体某个部位,而疟邪则随着经络流动,深入体内与正气相搏。只有当卫气到达相应部位时,疟邪才会与卫气相搏导致疾病发作。”

    黄帝(满意地点头)说:“我明白了。”

    黄帝与少师的对话

    黄帝(好奇地)问少师:“我听说四时八风侵入人体时,会导致寒暑的变化。寒邪使皮肤紧张、毛孔闭合;暑邪使皮肤松弛、毛孔张开。那么,贼风邪气是不是只有在毛孔张开时才能侵入人体呢?还是需要八正(指一年八个时令的正气)虚弱时,邪气才能伤人?”

    少师(坚定地)回答:“并非如此。贼风邪气侵入人体时,并不受时间限制,但确实会利用毛孔张开的时机侵入。如果邪气侵入得深,病情就会严重且突然。如果邪气因毛孔闭合而侵入得浅,病情就会缓慢而持久。”

    黄帝(疑惑地)问少师:“有时候,即使天气寒温适中,人的毛孔也没有张开,但还是会突然生病,这又是为什么呢?”

    少师(平静地回答):“陛下难道不知道邪气是如何侵入人体的吗?虽然人们在平时,毛孔的开闭和缓急都有其自然的规律,但这些规律往往与时间和环境有关。”

    黄帝(好奇地)问:“能否详细说说呢?”

    少师(详细地解释):“人与天地自然是相互关联的,与日月运行也是相互对应的。例如,当月亮圆满时,海水会向西边涨潮,此时人体的气血也会积聚,肌肉充实,皮肤紧致,毛发坚韧,毛孔收缩,污垢难以附着。在这样的状态下,即使遭遇贼风(即异常的风邪),邪气也难以深入体内。然而,当月亮出现亏缺时,海水会向东边涨潮,人体的气血则会变得虚弱,卫气(人体正气的一种)减弱,身形显得单薄,肌肉减少,皮肤松弛,毛孔张开,毛发稀疏,污垢容易脱落。在这样的状态下,如果遇到贼风,邪气就容易深入体内,导致疾病突然发作。”

    黄帝(惊讶地)问:“那么,有些人突然暴死或暴病,又是怎么回事呢?”

    少师(严肃地回答):“这通常是因为人体处于‘三虚’的状态。当人体处于年岁衰老、月相亏缺、时令不和的‘三虚’状态时,如果遇到贼风侵袭,就容易导致暴病或暴死。相反,如果人体处于‘三实’的状态,即年岁强壮、月相圆满、时令和谐,那么邪气就无法伤害人体。”

    黄帝(好奇地)问:“我希望能详细了解一下‘三虚’是什么。”

    少师(解释):“‘三虚’指的是人体处于年岁衰老(乘年之衰)、月相亏缺(逢月之空)、时令不和(失时之和)的状态,同时遭遇贼风侵袭。这样的情况下,人体就处于非常虚弱的状态,容易受到邪气的侵害。因此,医生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必须了解‘三虚’的原理,否则就可能会犯下粗疏的错误。”

    黄帝(继续追问)说:“我还想听听关于‘三实’的解释。”

    少师(微笑着)回答:“‘三实’指的是人体在年岁强盛、月相圆满、时令和谐的状态下,即使遇到贼风邪气,也难以对人体构成威胁。”

    黄帝(赞许地)说:“你的论述真是精妙,道理非常明确!请把这些知识记录在金匮之中,命名为‘三实’。”

    黄帝(话锋一转)又说:“不过,你所说的都是针对个体的情况。我想了解的是,为什么有时候整年的人们都会得同一种病,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少师(沉思后)回答:“这涉及到‘八正之候’的理论。”

    黄帝(好奇地)问:“如何观察这些‘八正之候’呢?”

    少师(详细地解释)说:“观察这些现象,通常从冬至日开始。当冬至日到来时,如果天气应之以风雨,特别是风雨从南方来时,这种风称为‘虚风’,是伤害人体的贼风。如果这种风在夜半时分到来,因为人们都在睡眠中,所以不会受到太大影响,这一年人们的疾病就会相对较少。但如果这种风在白天到来,人们因为松懈而容易中招,因此这一年人们就容易多病。此外,如果立春时节阳气大发,毛孔张开,而此时又有风从西方来,与之前的虚风相遇,两种邪气相搏,就容易导致经气结代,人们就更容易生病。所以,那些既遇到风又遇到雨的人,就被称为‘遇岁露’,容易受到疾病的侵害。如果一年中风调雨顺,贼风较少,人们的疾病和死亡就会减少;反之,如果一年中贼风邪气较多,寒温不和,人们的疾病和死亡就会增多。”

    黄帝(接着问):“那么,这种虚邪之风对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的伤害有何不同呢?我们又如何观察它的影响呢?”

    少师(认真地回答)说:“以正月朔日为例,如果太一(古代天文学中的概念,代表天体运行的一种周期)位于天留之宫,当天西北风盛行且无雨,那么这一年人们的死亡率就会较高。同样,如果正月朔日早晨刮北风,春天时人们的死亡率也会较高。如果这一天整天都刮北风,那么会有更多人患上重病甚至死亡。正月朔日的风向和天气状况,都可以作为预测这一年人们健康状况的依据。此外,每个月的特定日子和时辰,也会有特定的风向和天气变化,这些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比如二月丑日无风,人们就容易得心腹疾病;三月戌日气温不高,人们就容易得寒热病;四月巳日不热,人们就容易得瘅病;十月申日不冷,人们就容易突然死亡。这些所谓的‘风’,都会造成房屋倒塌、树木折断、沙尘飞扬等现象,同时也会影响人体的毛孔和腠理。”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9_39406/2837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