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黄帝内经故事版 > 第146章 百病始生
    黄帝(好奇地):岐伯,我听说许多疾病的产生,都源于风雨寒暑的侵袭,以及清湿与喜怒的影响。我想知道,这些不同的因素是如何影响人体,导致疾病的?

    岐伯(认真解释):陛下,这些影响人体的因素确实各不相同。喜怒不节,会伤害到内脏,这是疾病从内而生的原因;风雨则通常影响人体的上部,清湿则容易伤害下部。这些不同的因素,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各有其特点。

    黄帝(疑惑):我确实不能一一列举这些影响,所以才来请教你。你能详细说说吗?

    岐伯:当然可以。其实,如果没有身体虚弱,外邪是不能单独伤害人体的。比如说,即使突然遇到疾风暴雨,如果身体不虚,人也不会生病。只有当外邪与身体虚弱相结合,疾病才会发生。这就是“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的道理。

    黄帝:那疾病是如何在人体中传播的呢?

    岐伯:疾病从皮肤开始侵入。如果皮肤松弛,腠理就会打开,邪气就会从毛发进入体内。随着邪气的深入,会引起毛发竖起,皮肤感到寒冷,甚至疼痛。如果邪气停留不去,就会进一步侵入络脉、经脉等,导致各种症状,如疼痛、四肢不便、体重身痛等。

    黄帝:那疾病在人体中停留,会形成什么样的病理变化呢?

    岐伯:邪气停留在人体中,会形成各种病理变化。比如,如果邪气停留在孙络(细小的脉络),就会形成积块,这些积块会在肠胃之间移动,引起水液积聚、疼痛等症状。如果邪气停留在阳明经(胃经),就会形成与肚脐平行的积块,大小会随着饮食的多少而变化。如果邪气停留在缓筋(柔软的肌肉),则会引起疼痛,特别是饱食后。如果邪气停留在肠胃的募原(腹腔内的空隙),疼痛会连接到缓筋,饱食后疼痛会减轻,饥饿时则会加重。如果邪气停留在伏冲脉(从腹部深处向上行的脉络),会感到热气下流至大腿,如同热水浇灌。如果邪气停留在膂筋(背部的肌肉),积块在饥饿时会出现,饱食后则会消失,按压也感觉不到。如果邪气停留在输脉(输送气血的脉络),会导致闭塞不通,津液不下,孔窍干壅。这些都是邪气从外入内,从上到下的表现。

    黄帝(关切地):岐伯,关于积病(即现代医学中的肿瘤或肿块),我想知道它最初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发展到成形的状态?

    岐伯(沉思后回答):积病的产生,往往与寒邪有关。当人体受到寒邪侵袭,气血运行受阻,便可能形成积病。

    黄帝(进一步询问):那么积病是如何形成的呢?

    岐伯(详细解释):首先,寒邪导致脚部感觉麻木(厥气生足悗),接着小腿也会感到寒冷(悗生胫寒)。小腿寒冷则会导致血脉凝滞不畅(胫寒则血脉凝涩),血脉凝滞又会使寒气进一步侵入肠胃(血脉凝涩则寒气上入于肠胃)。寒气侵入肠胃后,会导致肠胃胀气(入于肠胃则胀),肠胃胀气则使肠外的液体(汁沫)被迫聚集而无法消散(胀则肠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时间一长就形成了积病(日以成积)。此外,突然大量饮食会导致肠胃充满,起居不节或用力过度会损伤络脉。阳络受损则血会外溢(如流鼻血),阴络受损则血会内溢(如便血)。如果肠胃的络脉受损,血液会溢出到肠外,肠外又有寒气,血液与肠液相互凝聚无法散开,也会形成积病。另外,如果突然受到内外寒邪的侵袭,或内心忧怒导致气血逆乱,也会使六俞(即六经的穴位)不通,气血瘀滞不散,津液运行不畅,最终导致积病。

    黄帝(再次询问):那么,积病在阴分(即体内)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岐伯(解释):忧思过度会伤害心脏;严重受寒会伤害肺脏;愤怒过度会伤害肝脏;酒后行房且出汗后受风会伤害脾脏;用力过度或行房后出汗又洗冷水澡会伤害肾脏。这些都是导致积病在阴分产生的内外因素。

    黄帝(点头表示理解):我明白了。那么,对于积病的治疗,你有什么建议呢?

    岐伯(认真回答):治疗积病,首先要观察患者的疼痛部位和症状,以判断病变的所在和性质。然后根据病变的虚实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如果是虚证,应当用补法;如果是实证,应当用泻法。治疗时还要注意顺应自然规律和人体生理,不要逆天时而行。这就是治疗积病的最高原则。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9_39406/2837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