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黄帝内经故事版 > 第141章 五禁
    黄帝(庄重地):岐伯,寡人听闻针灸之术有五禁之说,不知这五禁具体所指为何?

    岐伯(恭敬地回答):陛下,五禁所指的是在特定的时机或条件下,不宜进行针灸治疗。

    黄帝(好奇地):哦?寡人还听闻有五夺之说,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岐伯(耐心地解释):五夺,指的是在患者身体已经极度虚弱,气血大亏的情况下,不宜再进行泻法治疗,以免进一步损害其正气。

    黄帝(点头):原来如此。寡人还听说有五过之说,这又该如何理解呢?

    岐伯(继续解释):五过,是指在针灸治疗中,补泻之法应当适度,不可过度。过度补泻都可能对患者造成损害。

    黄帝(若有所思):寡人明白了。那么,五逆又是什么呢?

    岐伯(严肃地回答):五逆,是指病情与脉象相逆的情况。具体来说,就是当病情表现为热症,但脉象却显得沉静;或者病情表现为泄泻,但脉象却洪大有力等,这些都是病情与脉象相逆的表现,属于五逆的范畴。

    黄帝(好奇地):哦?这五逆听起来颇为复杂。寡人还想请教你,关于五禁的具体内容,能否详细解释一下呢?

    岐伯(点头):当然可以。五禁之首,是甲乙日自乘之时,不宜针刺头部,也不宜在耳内施针。这是因为甲乙日属木,木气上升,头部为诸阳之会,此时针刺头部可能会引发阳气过亢,导致不良后果。

    黄帝(点头):有理。那接下来呢?

    岐伯:丙丁日自乘之时,不宜在肩部或喉部施针,更不可在廉泉穴处操作。丙丁日属火,火气旺盛,肩部为阳经所过之处,喉部为气之门户,廉泉穴为任脉所系,此时施针可能会引发火热之气上逆,造成损伤。

    黄帝(深思):原来如此。那戊己日自乘之时,又有何禁忌呢?

    岐伯:戊己日自乘之时,是四季土旺之时,此时不宜针刺腹部,也不宜进行泻水治疗。因为腹部为脾胃所主,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此时针刺腹部或泻水可能会损伤脾胃之气,导致气血生化不足。

    黄帝(点头):明白了。那庚辛日自乘之时呢?

    岐伯:庚辛日自乘之时,不宜针刺股膝部位的关节。庚辛日属金,金气收敛沉降,股膝部位为下肢关节所在,此时针刺可能会损伤关节之气,导致关节不利。

    黄帝(思索):那壬癸日自乘之时呢?

    岐伯:壬癸日自乘之时,不宜针刺足胫部位。壬癸日属水,水气润下,足胫部位为下肢血脉所过之处,此时针刺可能会损伤血脉之气,导致血脉不畅。

    黄帝(点头):寡人明白了。那关于五夺的内容,能否也详细解释一下呢?

    岐伯:五夺之首,是形肉已夺。这指的是患者身体已经极度虚弱,肌肉消瘦,此时不宜再进行泻法治疗,以免进一步损害其正气。

    黄帝(点头):那接下来的几夺呢?

    岐伯:大夺血之后,指的是患者大量失血之后,此时气血大亏,也不宜再进行泻法治疗。大汗出之后,是指患者大量出汗后,体内津液不足,此时也不宜泻法治疗。大泄之后,是指患者严重泄泻后,脾胃之气受损,同样不宜泻法治疗。新产及大血之后,是指妇女刚生产完或大量出血后,身体极度虚弱,此时也不宜泻法治疗。

    黄帝(点头):寡人明白了。那关于五逆的内容呢?

    岐伯:五逆之首,是热病脉静。这指的是患者表现为热症,但脉象却显得沉静无力,这是病情与脉象相逆的表现。汗已出脉盛躁,是指患者出汗后脉象却变得洪大有力而躁动不安,这也是病情与脉象相逆的表现。病泄脉洪大,是指患者泄泻但脉象却洪大有力,这同样是病情与脉象相逆的表现。着痹不移肉破身热脉偏绝,是指痹症缠绵不愈导致肌肉破损身体发热但脉象却出现偏绝的现象这也是病情与脉象相逆的表现之一。淫而夺形身热色夭然白乃后下血衃血衃笃重是谓四逆也指的是患者因过度淫欲导致身体虚弱发热面色苍白后出现下血症状且血液浓稠病情严重这也是病情与脉象相逆的表现之一。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9_39406/2837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