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黄帝内经故事版 > 第81章 解精微论
    在一个明亮的明堂之中,黄帝端坐,雷公恭敬地前来请教。雷公对黄帝说道:“陛下,我虽已学习并传承了您的医术,努力将经论中的教诲付诸实践,包括形法、阴阳刺灸、汤药的应用等。然而,我发现医术的施行之中,由于医者水平的参差不齐,治疗的效果并非总是能够十全十美。我想请问,当面对患者的悲哀、喜怒、燥湿、寒暑等情绪变化,以及他们不同的性别、年龄、社会地位和身体状况时,我们如何能够更准确地把握病情,以更合适的方式进行治疗呢?”

    黄帝听后,微笑道:“雷公,你的问题很有深度。医学之道,博大精深,确实需要医者具备深厚的学识和丰富的经验。不过,你提到的这些情绪、环境等因素,确实对病情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雷公进一步问道:“陛下,我在实践中发现,有些人在哭泣时,眼泪并不流出,或者流出得很少,同时鼻涕也不明显。这是为什么呢?”

    黄帝回答道:“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在经论中已有详细的阐述。哭泣时眼泪的多少,与人的情绪状态密切相关。当人的情绪达到一定的悲伤程度时,眼泪自然会流出。而鼻涕的产生,则与脑部的气血运行有关。”

    雷公听后,仍有些不解,继续问道:“那请问陛下,眼泪和鼻涕的产生具体是如何与情绪和身体状态相关联的呢?”

    黄帝耐心地解释道:“人的心脏是五脏六腑中最为精要的部分,而眼睛则是心灵的窗户。当人的内心充满德行时,他的眼神会显得平和而明亮;而当他内心充满忧虑或悲伤时,这些情绪就会反映在他的面色上。因此,当人感到极度悲伤时,眼泪就会流出。这是因为悲伤的情绪导致了体内水液的积聚,而眼睛则是水液流出的通道。这种水液,我们称之为‘水宗’,它实际上是肾精的凝聚。当肾精充足时,它能够控制水液的流动;而当肾精不足时,水液就会失去控制而流出。”

    黄帝进一步解释道:“水液的精华为‘志’,而火的精华为‘神’。当人的‘志’与‘神’都感到悲伤时,眼泪就会流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说‘心悲名曰志悲’,因为‘志’与‘心精’是共同作用于眼睛的。当‘志’独自悲伤时,虽然‘神’没有直接感受到悲伤,但由于‘志’与‘神’的紧密联系,‘神’也会受到影响而表现出悲伤的情绪。这时,‘精’就不会上传给‘志’,而‘志’则会独自悲伤,导致眼泪的流出。”

    黄帝继续道:“至于鼻涕的产生,它与脑部的水液代谢有关。脑部属于阴,而骨髓则是骨头的充实部分。当脑部的水液代谢失衡时,就会渗出成为鼻涕。由于‘志’是骨头的主宰,因此当水流时,鼻涕也会随之流出。这就是为什么眼泪和鼻涕会同时流出的原因。”

    雷公听后,恍然大悟,他赞叹道:“陛下真是医术高超,对医学的理解如此深刻。那么,请问陛下,为什么有些人在哭泣时眼泪并不流出,或者流出得很少,同时鼻涕也不明显呢?”

    黄帝回答道:“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悲伤程度不够深。当人的悲伤情绪不够强烈时,体内的水液就不会积聚到足以流出的程度。同时,‘神’也没有达到足够的悲伤程度,因此‘志’也就不会独自悲伤。在这种情况下,眼泪和鼻涕就不会同时流出。”

    黄帝进一步解释道:“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人的阳气过于亢盛,导致水液无法顺利排出。当阳气过于亢盛时,它会将阴气压制在下方,导致水液无法上升而流出。这种情况下,即使人感到悲伤,眼泪和鼻涕也不会流出。”

    黄帝最后总结道:“医学之道,需要医者具备深厚的学识和丰富的经验。只有掌握了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医学基础知识,同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希望雷公能够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医术水平。”

    雷公听后,深感敬佩和感激之情。他向黄帝深深鞠躬,表示将牢记教诲,继续努力学习医术,为百姓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9_39406/2815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