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黄帝内经故事版 > 第68章 六微旨大论
    黄帝问岐伯说:“天道真是深远而难以捉摸啊!它就像迎接浮云般无法触及,又像深渊一样难以测量。然而,深渊尚能测其深度,而浮云则不知其极限。您多次提到要谨慎遵循天道,我虽然听进去了,但心里还是感到疑惑,不明白您所说的具体含义。请您详细解释一下,让天道的知识得以流传,长久不绝,我渴望听到关于天道的详细解释。”

    岐伯恭敬地稽首再拜,回答道:“您问得真好啊!天道就是依据自然规律,反映着万物盛衰的时序。”

    黄帝问:“请详细讲讲天道中六六之节的盛衰是如何表现的?”

    岐伯解释说:“在天道中,上下有固定的位置,左右有明确的次序。比如少阳之气的右侧,由阳明之气来治理;阳明之气的右侧,由太阳之气来治理;以此类推,太阳之气的右侧是厥阴之气治理,厥阴之气的右侧是少阴之气治理,少阴之气的右侧是太阴之气治理,最后太阴之气的右侧又回到少阳之气治理。这就是所谓的气的标志,我们就像面向南方等待它们的到来一样。所以说,要依据天道的次序,盛衰的时序,就像太阳移动位置一样,我们只需正立而等待它的变化。”

    岐伯继续说:“少阳之气的上方,由火气来治理,但中间却显现着厥阴之气的特性;阳明之气的上方,由燥气来治理,但中间却显现着太阴之气的特性;以此类推,太阳之气的上方是寒气治理,中间显现少阴的特性;厥阴之气的上方是风气治理,中间显现少阳的特性;少阴之气的上方是热气治理,中间显现太阳的特性;太阴之气的上方是湿气治理,中间显现阳明的特性。这就是所谓的本,本之下是中间显现的特性,显现的特性之下是气的标志。本和标志不同,气的反应和表现也会有所不同。”

    黄帝问:“有时气候如期而至,有时却未至,有时又过于强烈,这是为什么呢?”

    岐伯回答说:“如期而至,说明气候和顺;未至则说明气候不足,来气不及;未到时间却已至,说明气候有余,来气过早。”

    黄帝问:“气候未至而至,或至而不至,会如何呢?”

    岐伯说:“顺应天道的就会顺利,不顺应的就会逆乱,逆乱就会产生变化,变化就会产生疾病。”

    黄帝说:“好。请说说这些气候变化的对应表现。”

    岐伯说:“万物的生长变化是气候变化的对应表现,而人体内的脉象则是气候变化的直接反映。”

    黄帝又问:“请讲讲地理与六节气位的关系如何?”

    岐伯说:“在显明(即夏至)的右侧,是君火(即心火)的位置。君火的右侧,退行一步,是相火(即心包火)治理;再行一步,是土气治理;再行一步,是金气治理;再行一步,是水气治理;再行一步,是木气治理;最后回到君火治理。这就是地理与六节气位的关系。”

    岐伯继续解释:“在相火之下,有水气承接;水气之下,有土气承接;土气之下,有风气承接;风气之下,有金气承接;金气之下,有火气承接;君火之下,有阴精承接。这是因为过于强盛的五行之气会产生危害,而下一个五行之气会承接并制约它,这种制约和平衡是生命得以生生不息的关键。”

    黄帝问:“为什么需要这样的制约和平衡呢?”

    岐伯回答说:“过于强盛的气会产生危害,导致败乱和疾病。而下一个气的承接和制约则能够控制其过强,实现生化和平衡。如果五行之气不在其应有的位置上,就会产生邪气;而当它们处于正确的位置上时,就是正气。邪气会导致病变加剧,而正气则会使病变轻微。”

    黄帝问:“什么是当位呢?”

    岐伯解释说:“比如木运在卯位(即春季),火运在午位(即夏季),土运在四季的末尾(即每个季节的最后一个月),金运在酉位(即秋季),水运在子位(即冬季)。这就是所谓的‘岁会’,表示五行之气与季节的对应和平衡。”

    黄帝又问:“如果五行之气不在其应有的位置上,会如何呢?”

    岐伯说:“那就是岁不与会,即五行之气与季节的对应关系失衡,可能导致气候变化异常和疾病的发生。”

    黄帝问岐伯:“当土运之年,天气中出现了太阴;火运之年,天气中出现了少阳和少阴;金运之年,天气中出现了阳明;木运之年,天气中出现了厥阴;水运之年,天气中出现了太阳。这些现象该如何解释呢?”

    岐伯回答道:“这是因为天地之气相互交汇的结果。所以《天元册》上说这叫做‘天符’。”

    黄帝又问:“那天符和岁会之间有什么差别呢?”

    岐伯解释说:“当天符与岁会同时出现时,我们称之为‘太一天符’。”

    黄帝继续问:“这些现象在医学中代表的‘贵贱’有何不同?”

    岐伯说:“天符代表执法,就像法律一样,有其严格的规则;岁会代表行令,像执行命令一样,有其程序;而太一天符则代表贵人,象征着极高的地位。”

    黄帝问:“那么,当邪气侵袭人体时,这三种情况会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呢?”

    岐伯回答说:“如果邪气侵袭了代表执法的天符,病情会迅速而危险;如果侵袭了代表行令的岁会,病情会缓慢但持久;如果侵袭了代表贵人的太一天符,病情会突然而严重,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黄帝问:“如果五行的位置发生变化,会有什么影响呢?”

    岐伯说:“如果君位(主要五行)变成了臣位(次要五行),那就是顺应的,病情会较轻;如果臣位变成了君位,那就是逆乱的,病情会较重且发展快速。”

    黄帝问:“我希望能了解一下,您所说的‘步’是什么意思?”

    岐伯解释:“所谓‘步’,是指天球上的六十度角加上一些余数。整个天球被分为二十四步,积累这些步数,共一百刻,就构成了一天。”

    黄帝问:“六气与五行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如何变化的呢?”

    岐伯说:“五行的位置有始有终,而六气的变化有初、中、上、下等不同的阶段,所以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也会有所不同。”

    黄帝问:“那我们如何确定这种对应关系呢?”

    岐伯说:“天气始于甲日,地气始于子时。当天气与地气相结合时,就称为‘岁立’。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并等待,这样才能预测气的变化。”

    黄帝问:“我希望您能详细解释一下,每一年的六气起始和终止的时间是怎样的?”

    岐伯于是详细解释了甲子年、乙丑年、丙寅年、丁卯年等各年的六气起始和终止时间,并说明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黄帝最后问:“那每年的气候特点又是怎样的呢?”

    岐伯回答说:“这也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天太阳运行一周,天气开始变化;当太阳运行两周时,天气开始另一个阶段的变化,以此类推。这样,寅午戌年、卯未亥年、辰申子年、巳酉丑年的气候特点都会有所会同,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

    黄帝说:“我希望了解这些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岐伯回答:“讨论天道时,我们要探寻其本质;讨论地理时,我们要明确其位置;而讨论人体时,我们要研究气交。”

    黄帝问:“什么是气交呢?”

    岐伯解释说:“气交是指天气和地气交汇的地方,也是人类居住的地方。所以说,在天枢之上,主要由天气主导;天枢之下,主要由地气主导;而在气交之处,人气则随天气和地气的变化而变化,万物也因此而生长变化。”

    黄帝问:“您刚才提到的‘初’和‘中’是什么意思呢?”

    岐伯说:“‘初’指的是地气开始的三十度角加上余数,‘中’则与‘初’相同,用来表示天气的变化。”

    黄帝又问:“那么,‘初’和‘中’的划分有什么意义呢?”

    岐伯回答:“它们用来区分天气和地气的变化。具体来说,‘初’代表地气的变化,‘中’代表天气的变化。”

    黄帝问:“气的升降又是怎么回事呢?”

    岐伯说:“气的升降是天地交互作用的结果。天气下降时,气流会流向地面;而地气上升时,气体会上升到天空。这种上下相召、升降相因的变化,就形成了天地间的各种变化。”

    黄帝问:“那么,寒湿、燥热、风火这些气象变化之间有什么关联吗?”

    岐伯说:“气有胜有复,这种胜复作用会导致气的变化。变化之中有德有化,有用有变。当变化过度时,就会产生邪气。”

    黄帝问:“什么是邪气呢?”

    岐伯解释说:“万物的生长依赖于气的变化,而物的极限也是由变化而来。当变化过度或不足时,就会导致正邪的冲突,从而引发疾病。这种变化之中有往复、有迟速,风的形成也是由于这种变化而产生的。”

    黄帝问:“那么,这种变化中的往复和迟速,以及风的形成,都与盛衰变化有关吗?”

    岐伯说:“是的,成败和变化都源于运动。只有不断地运动变化,才会产生新的情况。而运动的停止,则意味着变化的停止。”

    黄帝问:“这种变化有固定的周期吗?”

    岐伯说:“如果没有生长和变化,那就是静止的状态。但生命的本质就是运动和变化。”

    黄帝又问:“如果生命没有生长和变化会怎样呢?”

    岐伯回答:“如果出入停止,那么生命的活力就会消失;如果升降停止,那么生命就会处于危险之中。所以,没有出入就没有生长、壮大、衰老和死亡;没有升降就没有生长、变化、收获和储藏。升降出入是万物的基本规律,无论什么物体都遵循这个规律。因此,我们可以说,物体是生化过程的载体。如果物体解体消散,那么生化过程也就停止了。所以,没有不出入、不升降的物体,只是生化过程有大小、周期有近远而已。这四种情况都是重要的,必须保持其正常状态,如果反常就会导致灾害。因此,我们说‘无形无患’,就是这个意思。”

    黄帝问:“那有没有不生长不变化的物体呢?”

    岐伯回答:“您问得很好!只有与道合一的真人,才能达到不生不化的境界。”

    黄帝表示赞同。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9_39406/2815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