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黄帝内经故事版 > 第27章 离合真邪论
    黄帝(深思熟虑地):我听说关于九针之术有九篇论述,而你,岐伯,将其扩展至九九八十一篇。我已经完全理解了其中的深意。经文中提到气血的盛衰、左右倾移,以及如何通过调整上下、左右来达到平衡。对于有余和不足的情况,如何补泻于荥穴和输穴,我也已经知晓。然而,这些大多涉及的是营卫之气的自然倾移和虚实的产生,并非由外部邪气入侵经络所致。我现在更想知道,当邪气真正侵入经络时,病人会表现出怎样的症状?我们又该如何进行治疗呢?

    岐伯(恭敬地回答):陛下,圣人创立针灸之术,其法度必然与天地相应。天上有星辰宿度,地上有江河经水,人体则有经脉。当天地温和时,江河经水便安静流淌;当天寒地冻时,经水便会凝滞;天暑地热时,经水则沸溢。同理,当人体受到外部邪气的侵袭时,其表现也会与经水的变化相似。

    岐伯继续解释:“当寒邪侵入人体时,血液会凝滞;暑邪则会使气血流动过于顺畅。这时,如果再加上虚邪的侵袭,就如同经水受到风的吹拂一样。邪气在经脉中流动时,会使经脉时而隆起,如同波浪一般。当邪气到达寸口时,手感会时而大时而小,大则表明邪气已至,小则表明邪气已退。邪气的流动并没有固定的规律,可能出现在阴经也可能出现在阳经,需要我们根据三部九候之法进行详细的观察。一旦发现邪气,我们必须及时遏制其扩散的路径。”

    岐伯接着演示了泻法的操作:“在吸气时进针,确保针与气不相冲突。然后让针在穴位中静留一段时间,使邪气无法扩散。接着在吸气时转动针体,以感受到气的流动为准则。等到呼气时,再慢慢将针拔出,确保邪气随针而出。这样,邪气就能被有效地排出体外。”

    黄帝(好奇地):那么,对于气血不足的情况,我们又该如何进行补法治疗呢?

    岐伯(详细地解释):“在进行补法治疗时,首先要轻轻抚摸并循按穴位,然后用力切散周围的肌肉,接着推按穴位使其放松,最后用手指弹击穴位使其充血。当穴位处于充血状态时,迅速进针。在呼气时将针插入穴位中,然后静留一段时间,让正气慢慢汇聚。等到吸气时再慢慢拔出针,确保正气能够留存在穴位中。这样,就能有效地补充体内的正气。”

    黄帝(点头):我明白了。那么,在观察气的变化时,我们又该如何操作呢?

    岐伯(耐心地解释):“当邪气从络脉进入经脉时,会停留在血脉之中。此时寒温尚未相互中和,邪气会如同涌起的波浪一般时来时去。因此,在邪气到来时我们必须及时遏制其扩散的路径。如果错过了时机而让邪气扩散开来再进行泻法治疗就会损伤到正气。所以我们在泻法治疗时一定要审时度势确保不会误伤正气。”

    岐伯进一步强调:“真正的经气是正气所在之处。如果经气过于虚弱那么邪气就会乘虚而入此时我们不能轻易进行泻法治疗以免损伤到正气。同样地如果邪气已经扩散开来我们再想追回也已经来不及了。因此我们在进行针灸治疗时一定要审时度势、抓住时机。”

    黄帝(感慨):你说得非常有道理。然而当真邪相合时脉象并没有明显的波动我们又该如何进行观察和治疗呢?

    岐伯(认真回答):“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更加仔细地审察三部九候的脉象变化以确定邪气的所在位置。同时我们还要观察左右上下脉象的相互关系和变化以判断病情的轻重和病位所在。如果我们不能准确地判断病情所在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治疗甚至可能加重病情。因此在进行针灸治疗时我们必须非常谨慎和细致。”

    岐伯继续补充:“对于真邪相合的情况我们在进行补泻治疗时也要特别注意不要误伤正气或让邪气扩散开来。我们要根据病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补泻方法和时机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黄帝(满意地点头):你的解释非常详尽和深刻。这些关于针灸之术的法则和技巧对于治疗疾病非常重要。我将牢记在心并努力实践之。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9_39406/2695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