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黄帝内经故事版 > 第25章 宝命全形论
    黄帝(忧虑地):岐伯,天下万物,皆由天地之气滋养而成,其中又以人最为尊贵。然而,人们常常受到疾病的困扰,病情深重时甚至侵入骨髓,这让我深感忧虑。我欲以针灸之术,为人们除去这些疾病,却不知如何下手,你能为我指点迷津吗?

    岐伯(恭敬地回答):陛下,关于疾病的治疗,我确有一些心得。首先,我们要明白疾病的成因。就像盐能使容器内的水分泄出,琴弦断则声音嘶哑,树木枯萎则叶子凋零,病入膏肓的人,其声音也会变得微弱。当人体出现这三种情况时,意味着脏腑已经受损,普通的药物和短小的针都无法达到治疗效果。这是因为疾病已经深入骨髓,使得气血淤滞,皮肤肌肉都受到损伤。

    黄帝(焦虑地):我深知疾病的痛苦,每每想到这些,心中便感到困惑和忧虑,甚至有时觉得病情反而加重了。若我以此法治病,百姓可能会认为我残忍无情,这该如何是好呢?

    岐伯(安慰地):陛下不必过于忧虑。人生于地,其生命受天地之气的支配。人若能顺应四时的变化,则天地就如同人的父母一般。而了解万物运行规律的人,则可称之为天子。天有阴阳之分,人有十二经脉;天有寒暑变化,人有虚实之态。若能理解天地阴阳的变化规律,就能顺应四时;若能了解十二经脉的运行原理,即使是最有智慧的人也无法欺骗你。此外,还需了解八种风邪的变化、五行的生克关系以及虚实的诊断方法。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在治病时独来独往,洞察秋毫。

    黄帝(好奇地):人生有形,离不开阴阳的变化。天地之气交合,形成了九野(指九州)、四时、大小月、长短日等自然现象。万物生长,数量庞大,难以计数。然而,在虚实变化之间,我们该如何把握治病的方向呢?

    岐伯(详细地解释):万物都有生克制化的规律。就像木头遇到金属会被砍伐,火遇到水会被熄灭,土得到木头的滋养会变得疏松,金属遇到火会熔化,水遇到土会被吸收。这些自然现象都告诉我们,万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样地,在治疗疾病时,我们也需要根据这些规律来选择合适的针灸方法。

    岐伯(继续道):针灸之术有五项基本原则需要遵循。一是要调养心神,使病人保持平静的心态;二是要懂得养生之道,帮助病人恢复正气;三是要识别各种药物的药性,确保用药正确;四是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针具大小;五是要了解脏腑气血的诊断方法。这五项原则都非常重要,必须根据病情和病人的具体情况来灵活运用。

    黄帝(感慨地):你说得很有道理。然而,现在许多医生在治疗时只是简单地用补法治疗虚证、用泻法治疗实证,这样的方法虽然普遍但似乎过于简单。你能否详细解释一下你所说的“法天则地、随应而动”的治病之道呢?

    岐伯(认真地回答):当然可以。在针灸治疗中,首先要调养病人的心神,使其保持平静。然后要观察病人的脉象和症状,确定病变的脏腑和经络。在施针时,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和针具大小,并注意针刺的深度和角度。在针刺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岐伯(进一步解释):具体来说,在治疗虚证时我们要用补法使其充实起来;在治疗实证时我们要用泻法使其空虚起来。当经气已经到达病变部位时我们要谨慎地守住它不要让它流失掉。针刺的深度和角度要根据病变部位和病情来决定远近要一致。在施针过程中我们要保持专注不要分心去观察其他事物以免影响到治疗效果。

    黄帝(好奇地):那如何判断病情的虚实呢?

    岐伯(详细地回答):判断病情的虚实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一般来说虚证表现为面色苍白、气短乏力、舌淡脉弱等症状;实证则表现为面色红赤、发热口渴、苔黄脉数等症状。但是具体判断还需要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和病情变化来综合考虑不能一概而论。在施针过程中我们要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9_39406/2695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