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黄帝内经故事版 > 第7章 阴阳别论
    黄帝问岐伯:“关于人体的四经和十二从,它们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岐伯恭敬地回答:“黄帝陛下,四经对应着四时的变化,即春、夏、秋、冬四季。而十二从则对应着十二个月份,每个月份都对应着人体的一个脉络。人体的脉络系统有阴阳之分,知道了阳脉的情况,就能推测出阴脉的情况;反之亦然。”

    黄帝点点头,继续问道:“关于阳脉,你提到了有五种阳,这是怎么理解的呢?”

    岐伯解释说:“陛下,这里的五种阳,其实是指五脏中的阳气。每个脏器都有其特定的阳气,合起来就是五五二十五阳。这些阳气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黄帝又问道:“那么阴脉又该如何理解呢?”

    岐伯回答说:“阴脉,实际上是指人体的真脏之气。当这些真脏之气显现出来时,往往意味着身体的衰败,如果衰败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死亡。”

    黄帝进一步问道:“你刚才提到的三阳在头,三阴在手,这是什么意思呢?”

    岐伯解释道:“三阳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的脉象主要反映在头部,而三阴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的脉象则主要反映在手上。通过观察这些脉象,我们可以了解到身体的阴阳平衡情况。”

    黄帝继续询问:“那么在阴阳的辨别上,有哪些具体的方法呢?”

    岐伯回答说:“在辨别阴阳时,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比如,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这些都是判断阴阳的基本方法。”

    黄帝又问:“在脉象上,如何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呢?”

    岐伯说:“在脉象上,如果某一脏器的脉象出现了悬绝的现象(即脉象极其微弱或消失),那么就意味着该脏器的功能已经严重受损。根据受损脏器的不同,患者的死亡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比如,肝脉悬绝的患者可能在十八天内死亡,心脉悬绝的患者可能在九天内死亡,以此类推。”

    黄帝点点头,表示理解。接着他又问道:“关于三阳和三阴的病症表现,你能详细说说吗?”

    岐伯回答说:“三阳经的病症主要表现为寒热往来、痈肿、痿厥等症状。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出现皮肤干燥、肌肉萎缩等现象。而三阴经的病症则主要表现为四肢不举、偏枯萎易等症状。这些症状都是由于阴阳失衡所导致的。”

    黄帝又问道:“那么在脉象上,如何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呢?”

    岐伯说:“在脉象上,我们可以根据脉象的形态和力度来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比如,钩脉(脉象如钩状)表示阳气充盛;毛脉(脉象如羽毛般轻盈)表示阴气不足;弦脉(脉象紧绷如弦)表示阳气过盛或阴气不足;石脉(脉象如石头般坚硬)表示阴阳气血俱虚等。”

    黄帝继续询问:“那么在阴阳失衡的情况下,身体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岐伯回答说:“当阴阳失衡时,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比如,阴争于内、阳扰于外时,会导致魄汗未藏、四逆而起(即四肢厥冷、呼吸急促)等症状。这些症状都是由于阴阳失调所引起的。”

    黄帝又问道:“那么在治疗上,我们应该如何调和阴阳呢?”

    岐伯回答说:“在治疗上,我们应该根据病情的轻重和阴阳失衡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治疗方案。比如,对于阳气过盛的患者,我们可以采用清热泻火的方法;对于阴气不足的患者,我们可以采用滋阴补阳的方法。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调和脏腑之间的阴阳平衡关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黄帝听后深受启发,对岐伯的医术和医理表示由衷的敬佩。他深深地意识到,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关键所在。只有掌握了阴阳变化的规律和方法,才能更好地调理身体、预防和治疗疾病。于是,他决定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知识整理成册,流传后世造福苍生。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9_39406/2695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