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懦弱农家子的逆袭之路 > 第7章 京城郊外
    走了二十多天,终于在一个寒冷的早上,姨夫说“到京城了”。昏昏欲睡的子璐抬眼看了看还是灰蒙蒙的天,看看周围下马车的人。搓搓冻的冰凉的鼻尖和耳朵,跳下马车,跺跺脚,让自己暖和起来。已经不再流泪的子璐默默地跟上姨夫和大姨,走了一段路。这里都是青砖大瓦房,一座座院落,紧挨着,有的房子破旧一些,墙壁上落满了灰尘。屋顶上还有枯萎的小草在风中摇摆。有的房子看上去很新,门口还有石头狮子,青石板的台阶,有拴马桩,大约是有钱人家的房子。大街上有一些铺子都还没开门,路上的人并不多,都抄着手,缩着脖子,尽可能躲避着凌冽的寒风。

    姨夫租了一辆驴车,把穿着花棉袄,圆鼓鼓的子璐抱上驴车,又扶着大姨上了驴车自己才坐上来。继续向一个方向走去。子璐还小,还无法辨别方向。只是默默地坐着。不知道这个陌生的京城会是怎样的。没有熟悉的娘亲,没有熟悉的妹妹和弟弟,没有熟悉的乡音,没有熟悉的田地和红薯,没有。。。。。。想着眼泪又再次涌上来,可是子璐仰着头,努力不让眼泪掉下来。

    驴车上也有一个铃铛,像是家里的牛脖子下面的铃铛,走起来,“叮当 叮当 叮当”第响着。只是这个声音不如牛铃铛清脆好听。这个铃铛也小的多。京城的路被冬日的寒冷冻的硬邦邦的,驴蹄子在上面扣出“哒哒哒哒哒哒”的声音,和着铃铛,“叮当叮当叮当叮当“哒哒哒哒哒哒哒”。。。。。。。。。子璐又昏昏欲睡了。

    梦里,还是熟悉的牛粪的味道,“叮铛叮铛“””牛车载着她和妹妹弟弟,往家走,车上还有四只捆好的木桶装着很多水,盖着木头盖子。娘亲赶着牛车,带她们运了水回家。村里和附近镇上都是缺水的,尤其村里,隔几天就要到河边取水,或者到水井打水。家家户户都有几个储水的大水缸,比子璐还高,跟碾盘一样粗大。都盖着盖子。水缸边上挂着一个比子璐的脸还大的水瓢。疯跑回家的子璐渴了都会从缸里舀几瓢水一昂脖子 ,“咕咚咕咚”地灌下去,就解渴 了。子璐会提着小桶装了水,给院子外面的牛圈送水,给羊圈里的羊送水,给牛倒水喝。。。。。。

    舔舔舌头,为啥还是这么渴?子璐忽然醒过来了。原来还是在驴车上,周围没有了房子,路两边是一望无际平整的田地,有绿油油的冬小麦。这么平整的田地,比家里的黄土地沟沟壑壑地容易耕种。子璐心里是羡慕的,这里的地真好种啊。道路两边有高大的杨树,光秃秃地枝丫,偶尔还有一个两个鸟窝在枝头的寒风中晃动。这个鸟窝真高,不好偷鸟蛋。子璐心里想着。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终于到了一个村子。子璐以为这是个村子,反正比子璐去过的镇子小,比家里的村子稍微大一点,都是一排排红砖的灰瓦的瓦房。也不是那种京城里面的四合院。一间或两间正房,一个小小的院子。仅此而已。后来才知道,姨夫在兵部下属的军器监下的弓箭属下任一个主簿,手下有十个工匠,带领他们制作弓箭。因军器监涉及军事,故而远离京城,在京城郊外,军营内,有建造局。将官和工匠都每日入军营内的建造局上工。每日回军营外的村子和家人一起居住。而这个村子也是有军士保护的。

    村子里也有小铺子满足简单的生活需要,但是若要买布匹或不常用的物品,就需要搭乘驴车进城去采买。村子的外面都是田地,还有两个养鱼池,都是军营的田地和鱼池。

    子璐的姨夫分得的是一个两间的院子,一间正房是他们住,另一间正房是一位张姓的主簿在住,他们都是同僚。

    每日里有军士给他们挑水送来院子里。这便比家里方便不少。子璐的大姨厨艺超好,每天擀面条,烙饼,蒸馒头,熬粥忙个不停。还带着张主簿有时候一起吃。素日里冷清的院子,也因为有了子璐和子璐的大姨的到来有了烟火气和欢笑。以前子璐的大姨没来这里的时候,姨夫和同僚们都是在建造局和军士们工匠们一起吃大灶的饭。有了大姨和子璐这里便像是一个完整的家了。

    旁边的院子也有孩子也有老人,很快子璐就和其他院子里的孩子认识了。有张奶奶家大她几岁的光哥,还有朱家的两位哥哥,刘家院子的两位弟弟,一个刚会走,一个已经四岁了会跟在子璐后面叫姐姐了。大姨外出采买的时候,就把子璐交给张奶奶和刘大婶照顾。反正都是在院子里招猫逗狗的,也不会闹出圈。

    “璐儿,回家吃饭了!”

    “哎,知道了这就走!” 听到大姨在叫她吃饭,子璐礼貌的跟张奶奶道别“张奶奶,我回家吃饭了!”

    “辛苦张奶奶了!这是我刚刚蒸的菜,您尝尝!” “客气啥?太外道了!我这里有家里带的花生带回去给璐儿吃”。。。。大姨牵着子璐的手拿着张奶奶装了花生的碗回家吃饭了。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9_39210/2667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