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三十年驱诡记 > 第55章 陈家往事
    很快,我们便回到了陈致远的办公室。陈致远为我们每个人都倒了杯水,然后继续说道:“想当年,陈家可谓是风光无限,陈家庄附近的许多土地都是他们家的。陈家与当时的镇长王文远关系密切,在当地可谓是如鱼得水、风生水起。后来,陈玉莲离世,陈富农就这么一个女儿,自然是悲痛欲绝。然而,没过多久,镇长王文远就前来劝解陈富农。王文远以陈家无后为由,劝说陈富农纳妾,以便为陈家延续香火。起初,陈富农并不同意,但经不住王文远多次劝说,也就动了心思。毕竟,陈家偌大家业,若无后人继承,等他离世后,这些家业便会付诸东流。于是,在镇长的介绍撮合下,陈富农纳了一位如花似玉的小妾。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陈富农新纳小妾,且小妾容貌姣好。陈富农一扫痛失爱女的阴霾,天天与小妾缠绵,期盼能留下后代。家中产业庞大,又有娇妻相伴。这样的日子,谁能不羡慕呢?然而,好景不长啊……”

    “没过多久,陈富农还没等来孩子,小鬼子却打到了我们这片地区。起初,鬼子并未对陈家怎样,只是将十里八乡有声望的人召集起来,劝说他们为皇军效力,说白了就是让他们当汉奸。鬼子给了他们三天时间考虑。回到家后,小妾极力劝说陈富农投靠鬼子以求自保。陈富农虽然是大地主,但也是个有气节的人,或许是他从上海回来时目睹过鬼子的恶行,他坚决反对投靠鬼子,并且狠狠地训斥了小妾一顿。”

    “陈富农原本胸有成竹,计划还有三天时间,足以让他精心谋划下一步的行动。然而,他万万没有料到,连第二天都没等来。当晚,一群如狼似虎的鬼子就闯进了陈家大院,将他擒拿。而领头之人,竟然是陈富农的至交好友,当时的镇长王文远!”听到这里,站在我身旁的玉莲姐如幽灵般突然显现,她怒不可遏,声音震耳欲聋:“不可能!这绝不可能!王伯伯与我们家可是世交啊!他怎会做出这等事来!”

    玉莲姐的突然出现,把陈致远吓得魂飞魄散,他语无伦次地对我说:“哎呀,小凡,你让她出来,能不能提前给我个信号啊!可把我吓坏了!稍等一会儿,我去上个厕所。”说完,他便如惊弓之鸟般急匆匆地跑出门去。

    看到这滑稽的一幕,校长不禁哈哈大笑:“老陈这前列腺怕是有点问题喽,玉莲姑娘这一吓,估计把他吓得够呛啊哈哈哈。”我一脸疑惑地问校长:“什么是前列腺啊?”

    这时,校长才意识到我还是个天真无邪的孩子,他轻咳几声,试图掩饰尴尬,说道:“小孩子还不懂这些,等你长大了自然就明白了!”

    我没有再追问,而是转而安慰玉莲姐:“玉莲姐,你也别生气了,人心难测,这王文远恐怕没有你想象中那般善良,你最好有个心理准备。”

    说话间,陈致远急匆匆从厕所回来,校长在一旁捂嘴偷笑。陈致远面露愠色道:“陈玉莲啊,按辈分我都得尊称您一声太奶奶了,哪有您这样吓唬晚辈的?您可真是把我吓得够呛啊!”玉莲姐自知刚才失态,歉疚地点点头,说道:“实在抱歉,我只是难以置信,王伯伯竟然是如此不堪之人。我想问一下,你知道我父亲怎么样了吗”

    陈致远闻听此言,长叹一声:“哼这王文远所作所为,岂止如此。他的阴险狡诈,远非鬼子来了才暴露无遗。陈富农娶的小妾,实乃王文远的姘头,他们妄图里应外合,篡夺陈家产业。提前知道鬼子将至,他索性提前投敌,那天小妾劝陈富农投靠鬼子未果。当天便向王文远通风报信。这王文远获悉良机,不再佯装,直接将陈富农拒绝投靠之事加油添醋地禀报给了鬼子。于是鬼子派一队人马前往陈家。陈富农遭擒被囚,眼见小妾依偎在王文远怀中,他怎么能不知道事情的原委。鬼子为嘉奖王文远并杀鸡儆猴,将陈家产业赐予王文远。这厮犹未罢手,竟授意鬼子,将为陈家效力的人尽数灭口,以掩盖其罪行。若非我祖上机智逃脱,恐怕也难逃厄运。这王文远当真将“汉奸”二字诠释得淋漓尽致。

    他霸占陈家产业后,更在陈家大院掘出地下隧道,据说此隧道直接通到众多鬼子据点,以方便他随时向鬼子通风报信。”闻及此,玉莲姐迫不及待地问道:“那我父亲他究竟怎样了?”

    陈致远仿若安慰陈玉莲般说道:“陈富农不过是被囚禁起来,并未有生命之忧。那帮日本鬼子,为了显摆他们那所谓的大东亚共荣思想,还不时地将陈富农拉出来游街示众,似乎是在昭告众人:‘瞧瞧,反抗我们的人,我们都没杀他,我们是多么的仁慈啊!’他们的这种仁慈,反倒让陈富农侥幸存活了下来。

    后来,日本鬼子被驱逐出境,王文远也没得到好下场。正所谓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王文远卖国求荣,投靠敌人,无恶不作,最终被枪毙正法。陈富农也被释放出来,然而陈家大院已被没收,只在大院旁边留了两间瓦房给他。尽管家业尽失,但他也算是过上了平凡人的生活。可是,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他曾经身为大地主的身份……他最终还是没能挺过来,惨死在了牛棚之中。”

    听到这里,陈玉莲满脸哀伤,喃喃自语道:“我早该知道的,自从有一天,没人再给我烧东西的时候,我就该知道的。”

    我不知道该如何宽慰玉莲姐,只好转头问陈致远:“陈校长,那陈家老宅如今怎么样了?”陈致远一脸痛惜:“拆了,都拆了,盖起了民房,那两间瓦房倒是还在,但也快倒塌了。后来村子改建,那地儿已经属于村子的边缘位置了,就在最西边那条小路旁边。”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9_39208/2667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