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三十年驱诡记 > 第41章 民国爱情故事
    陈玉莲轻声细语,娓娓道来。

    陈玉莲出生于民国十年,也就是 1921 年,她的祖籍是附近的陈家庄。陈家祖上是地主,世代依靠着几十亩良田,过着衣食无忧、丰衣足食的生活。然而,到了陈富农这一辈,他不甘于一辈子守着祖上的这点家业,渴望追求更大的成就,于是毅然决定踏上经商之路。他带着家里拿的本金,远赴当时的大都会上海,开启了一段新的人生旅程。

    陈富农对经商赚钱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用心钻研生财之道,凭借着敢拼敢干的勇气和魄力,很快就在上海站稳了脚跟。经过几番波折,他成功拥有了数家商行铺子,积累了丰厚的财富,成为了上流社会的一员。

    陈富农年轻时专注于事业的打拼,当他迎来女儿的降生时,已经四十来岁。喜得爱女的他,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对女儿更是呵护备至,视若珍宝。他天天将女儿捧在手心,生怕摔着;含在嘴里,又怕化了。陈玉莲从小享受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她对戏曲情有独钟,尤其喜爱黄梅戏,陈富农便特意请来名家教导她。陈玉莲渴望去欧洲见识一番,十几岁时便被送去欧洲留学两年。

    好景不长,陈玉莲十六岁那年,正值 1937 年,亦是民国二十六年,这是充斥着战火与变革的一年。1937 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同年,日本军队大肆进攻上海,持续三个月之久的淞沪会战正式打响。

    陈富农这些年在上海也算见多识广,他深知战争的残酷,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于是,他舍弃了在上海的产业,仅收拾了些钱财细软,便举家离开上海,回到了 sd 老家陈家庄。

    常言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尽管陈家是为躲避战乱才逃回老家,但陈富农带回的财富,也是当地那些小地主老财们所无法比拟的。很快,陈家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大地主。

    陈玉莲看惯了大都市的繁华,乍然来到这穷乡僻壤的小地方,就连一朵野花、一株农作物,都能引起她的浓浓好奇。因此,她常常在自家的田间地头散步。

    这一日,和往常一样,陈玉莲和两个随从在田间散步,突然看到有个年轻人坐在地头,一边啃窝头一边读书,这引起了陈玉莲的好奇,于是走上前,读书的年轻人似乎并没有察觉到有人靠近,依旧忘我,直到陈玉莲轻咳一声,年轻人才惊得站起来拍拍屁股上的土和东家问好。

    经过陈玉莲一番询问,这个年轻人叫张阿生,原本是个孤儿,被村里老光棍张老四收养,张老四给地主家做长工,后来张老四走了以后,张阿生为了维持生计也给地主家做起了长工。

    此后陈玉莲每天都来田间找张阿生聊天,聊天中发现这张阿生也喜爱听戏,还喜爱书画,梦想有一天能当个私塾先生,免费教穷苦孩子读书写字,奈何他自己就家境贫寒没钱学习,只能趁种地空闲读书学习,知道张阿生求学的上进心以及拥有共同爱好后,这下一发不可收拾了,陈玉莲和张阿生越聊越投机,这日子一久,一来二去,俩人互生情愫,私定终生。

    俗话说得好,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陈富农就知道了,原本对宝贝女儿百依百顺,要啥给啥的陈富农却一反常态大发雷霆,狠狠训斥了陈玉莲一顿,并严令禁止她和张阿生再见面,其实陈富农的反常举动也是可以理解的,谁家父母愿意把宝贝女儿嫁给一个养活自己都费劲的穷小子。

    如果有一种东西可以让人奋不顾身那一定是爱情,爱情这个东西一旦开始了就如洪水猛兽一般一发不可收拾,更何况是两个志趣相投,互相欣赏的年轻人,陈富农小时候在老家有个世交发小叫王文远,陈家回到老家的时候王文远已经是一镇之长,陈富农回来后两家自是走动频繁,王镇长有个儿子叫王书同,知书达理,长相清秀,是个俊后生,上一辈过往频繁,下一辈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了好朋友。

    陈玉莲被父亲天天关在家里,任她如何哭闹都不放她出去,想见张阿生却不得见,这一日,王镇长带着儿子王书同拜访陈家,长辈聊长辈的,小辈们在院子里闲聊溜达,王书同看陈玉莲眼睛通红,便问起缘由,王书同年长陈玉莲两岁,陈玉莲把他当大哥看待,就把她和张阿生的事情告诉了王书同。

    王书同着实同情她,于是决定帮她和张阿生传递消息,有人帮忙传递消息,这人还不会引起父亲的怀疑,陈玉莲当然开心,随即回房洋洋洒洒写了一纸书信交给王书同代为转交。

    接连给张阿生写了好多书信,每次收到的都只是王书同无奈的摇头,直到数月后,张阿生终于回信了,回信内容却让陈玉莲如坠冰窟,信中张阿生先是表达对陈玉莲的想念,然后就说自知配不上玉莲,现在国难当头,他不能只顾在儿女情长,他要去前线从戎,建功立业有一番作为,才算能配得上玉莲,等他建功归来,便来迎娶玉莲。

    陈玉莲知道,张阿生是想努力干出一番事业好和自己门当户对,可谁不知道这年头去投军打仗可谓九死一生啊,村里有一腔热血去投军的后生,有哪个活着回来了,想到此玉莲不禁悲从心起,但内心还是期盼阿生平安无事早日归来。

    陈玉莲拜托王书同四处打听张阿生的消息,日日在煎熬的等待中度过,就这样煎熬的时光过了两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期间,陈家上门提亲的人来了几波,都被陈玉莲轰了出去,陈富农知道张阿生这一去肯定是有去无回,时间一久自己女儿玉莲自然就放弃了,然而陈富农低估了陈玉莲对张阿生的感情,更低估了自己女儿的决心,这一日,王书同带来了一封信,和一个让陈玉莲崩溃的消息。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9_39208/2667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