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三十年驱诡记 > 第15章 道录司1
    我眼前这位?我小眼圆瞪,不可思议的看着这位几乎没怎么说过话的高个爷爷,此时他抬手缓缓地摘掉面罩。

    只见他须发皆白,脸上却没有多少皱纹,剑眉星目,眼神十分锐利,透露出一种深不可测的智慧和坚定,配上那张国字脸,更给人不怒自威的感觉。

    我咽了咽口水,刚想张嘴说话又立马停住,我其实有很多问题想问的,但这位老祖给人的压迫感实在太强了,最后千万疑问汇成两个字,我畏畏缩缩的喊了句“老祖”

    “你要是不想喊老祖,还可以继续喊我爷爷,称呼而已,无所谓的,既然从今日起要开始学道,那么有福你把东西拿出来给他吧”。

    爷爷应了声,从腰间掏出一个黄牌牌交给了我,我仔细端详手里这块牌子,这是一块纯铜腰牌,比那时的我手掌要大一点,上方刻有兽首,通体刻有兽纹,兽首下方,刻(道录司)仨字,背面刻(正印司首)四字,这块腰牌应该有些年头了,因为它隐隐透着红润的光泽,这是长时间随身佩戴的原因。

    我左左右右上上下下的把玩这块腰牌,然后问爷爷“爷爷,这上面写的道录司是啥意思?”

    爷爷并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而是转头看向老祖说“老祖,是时候让这孩子知道些事情了”老祖点点头,看着那块腰牌,似是陷入到遥远的回忆,长舒一口气娓娓道来。

    “这要从六百多年前说起了,那时正值元末明初,天下大乱,到处都在打仗,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雄才伟略,虽然出身微末,但靠着过人的胆识才能以及一群文臣武将的辅佐,把蒙元贵族赶回了大漠,夺取天下,建立大明,作为开国帝王,他常常心存怀疑,生怕这些追随他打天下,立下赫赫功劳的文臣武将会惦记他的皇位,更加不想要赵宋黄袍加身的事儿,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早在他开国当皇帝前就派人秘密监视这些文臣武将。”

    “一直到丞相胡惟庸案发生后,朱元璋觉得必须要设立一个监视群臣的组织机构,用来保证自己的安全和皇位的稳定,于是在洪武十五年的四月,朱元璋下令裁撤亲军都尉府和仪鸾司,设立锦衣卫亲指挥使司,用来纠察百官”

    “也是同一年,洪武皇帝下令,设立僧道录司,各自掌管天下僧人和道士,道录司的司首以及下辖官员由天师府的天师推荐任命,然而洪武皇帝朱元璋是何许人,从乞丐一步步爬到皇帝的宝座,看透了人心,玩透了人性,跟随他打江山的文臣武将他尚且怀疑,更何况这些身怀异术的修行之人,他害怕有人模仿东汉末年张角的黄巾起义,哪天从这群道人里面蹦出个,李角,王角,什么角的,高呼(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来造他的反,必须由自己直接掌控才稳当,机缘巧合之下,洪武皇帝得知有一种天生道体极易修道,于是令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寻找有这种道体的无门无派之人收为己用,指挥使毛骧也不负所望,还真就让他找着了,在sx省一个小村子里,有一对受过路高人指点修行的散修兄弟,哥哥叫孙守仁,弟弟叫孙守孝,兄弟二人中的哥哥孙守仁就是这天生道体,于是毛骧就带着这俩兄弟回去,和洪武皇帝复命,洪武皇帝看到二人后龙颜大悦,命令毛骧率领锦衣卫全力搜集各门各派修道典籍供二人修行,就这样,在锦衣卫的帮助下,仗着天生道体,哥哥孙守仁进步神速,很快就小有所成,至于弟弟孙守孝,虽不是天生道体,但依旧天赋异禀,修炼速度远超常人”

    说到这,老祖顿了一下,似是想起了什么 ,那张刚毅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伤,整理了一下情绪,继续开口讲。

    “经过种种训练和考验,皇帝见时机成熟,下令孙守仁,孙守孝各自任道录司正副司首 ,孙守仁兼锦衣卫副指挥使,直接听命于天子,以管理监察天下道人,明面上道录司由天师府推荐的各级官员掌管,暗地里早已经被架空,由兄弟二人合力掌管,这洪武皇帝虽然不信任百官,但却是一位爱民如子的好皇帝,此时天下初定没多少年,连年的战乱让hb,sd,hn一带十室九空,皇帝下令从sx省各地迁移人口去往这些地方以恢复民生,按照(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迁徙”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9_39208/2667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