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大魔王:颠覆仙凡 > 第19章 求道之辩
    翌日一早,三人趁天还未亮便起来收拾前往求道堂中听辩会,小彩铃还在呼呼大睡,但是也被两位哥哥叫了起来,毕竟这可是进入宗门的千载难逢的机会。

    而且苏大夫刻意提醒自己,必然有更深的含义。

    昨日墨千绝带小彩铃回来之后,长孙罹便向墨千绝述说了苏统现身的事情,而且将苏统所言之事与自己的猜想都与墨千绝沟通。墨千绝也无法分辨出这苏统所言之事的真真假假,但还是劝长孙罹既然当前没有生命之危,便需把握更多机会前往试探,即便是陷阱也是有利于进一步积蓄力量的陷阱,或许可从中反利用之。

    长孙罹深为同意,便于翌日一早赶往求道堂。

    然而三人赶往求道堂的时候,远低估了汉京百姓对于这场辩会的热情,早就有一大群人在求道堂前等候,照这样的情况看,三人是否能挤进去都是个问题。

    蓦然浑厚钟鸣一声响起,又从汉京城四方角楼传来钟鸣声,后面接着的是求道堂上一声西洋自鸣钟的声响,寅四时已到,以日出为始,新的一天开始了。

    所谓寅四时,乃是中天洲的十二时辰法与西异洲的二十四时法结合之后的称呼,由于方便各类人群使用而流行。每个时辰有两时,寅时为四时与五时,便以寅四时、寅五时、子十一时、子十二时等叫法称呼。

    钟鸣一响,众人纷纷躁动起来,正当众人向前涌动时,忽然一股铺天盖地的寒意笼罩在场众人,使得众人不敢躁动。

    三人身高太矮,在众人的拥挤中什么也看不见,为防止被人流冲散,还紧紧抓着手,生怕从听仙人辩经变为现场寻亲。三人只听得一阵阵有规律的铁甲碰撞声传来,随后一股强大的寒意将众人笼罩,待碰撞声静止之后,便听得一道粗犷的声音传入众人耳中。

    “众人且静,今有青微派长老与太学礼门大学士前来辩经,此次辩经以开示幼学为主,城中不满十八龄之少子少女可依序入内,超龄者禁止入内,可在堂外听经。”

    这求道堂外甲士的声音粗犷浑厚,字字如锤音入耳,震得众人一滞。待众人明白过来只准少子少女进入之后,便引起了议论,原来众人中有的从昨夜便开始等候,就只为这一机缘,但此刻却不让超龄之人进入,岂不是白等了,众人瞬时沸腾。

    “肃静!!”前方守卫甲士聚气一喝,这一声显然动了真气,竟将全场的议论声音压制下去,声浪滚滚中场上噤声,“依太子之令,此次辩经只为开示幼学,少子少女可入内,超龄者于门外听经!”

    场上众人见守卫动了真格,这才安静下来。于是未及成年的少男少女纷纷向前,超龄者则乖乖在外等候。

    这是弄的什么名堂?怎么听经还得分男女老少?墨千绝和长孙罹对视一眼,不理解其中卖的是什么药,不过还是推开面前众人向前走去,排在队伍后面。

    待排到队伍前面来,三人才见得这甲士竟如此高大魁梧,虬髯环眼,膀大腰圆,手持长戟,金色盔甲映照朝阳散发出鱼鳞光彩,怒目圆睁、金光溢射,真是个怒目天王也。前面队伍中有假报年龄的,却被这甲士怒喝出去,对于其他符合年龄的少男少女则不闻不问目不斜视,不知是何方法辨认出来的,估计也是修真者。

    三人依序顺利进入求道堂中,很快便有侍者上前引导入座,这座位也只是蒲团而已。

    待三人入座后,才发现前方坐台上已坐了两派长老和学士,两派中人或闭目养神,或好奇扫视,不过却都神态自若,端坐在座台上。

    约莫一刻钟后,求道堂讲道场内坐满了听经者,便听前方侍者高唱迎接主会人。

    “太子到~入席~”

    “宰相到~入席~”

    只见求道堂大殿打开,一锦衣少年与一文士行入中间的坐台,这少年步履轻盈、仪态大方、威严肃立,一看便是少年英雄,他便是大汉国太子刘欲常,而后面跟随落座之人正是宰相范天枢!

    二人落座后,先是扫视众人,然后对两派长老和学士遥遥施礼。若是平常人等,坐着施礼怕是被人耻笑和骂作无礼,不过以这少年之尊贵,自然有这样做的本钱,而看他神态动作丝毫无做作拘礼,看起来浑然天成落落大方,反而更有一种自然之态。

    “辩经会,启幕~”礼官高唱道。

    随后太子站起离席,对着众人遥遥施礼,台下少子少女中,家庭中有些个礼教的,便站起还礼,没见识过的,则还在座上茫然,比如墨千绝和小彩铃。

    “此次辩经盛会,乃由范相倡议,本宫主持,意在开示幼学,吸纳天下英才,若有机缘者,更当为本次辩经增彩。”太子对众人说道,虽然声音中尚带有稚气,却不失沉稳与王气,“本次辩经会,本宫为主持,范相为评座,青微派长老虹步八域丹羽君与太学礼门大学士周玄老各为辩座。”

    太子回望范天枢,范天枢不语,轻轻颔首示意。

    “今日辩题:天道之于人,人道之于天。本次辩经,不论高低,不排先后,尽以开示为主,开辩~”

    太子高唱完辩题,便转身回入座中。

    太子说完之后,坐在两侧坐台的长老与大学士便睁开双眼,二人周围围坐的弟子也正襟危坐起来。

    “承蒙大学士不弃,道家有言,大道无为不争,贫道为无为之为,争不争之争,还请见谅。”丹羽君率先开口,这丹羽君身着青衣,一派轻盈姿态,他额头颇大,耳垂厚重,眼睛却小了点,虽是有些其貌不扬,却身坐这长老之位,可见功力不俗。在场众人只见丹羽君双唇轻启,明明感觉他并未用力说话,在场之人却能将字字听得清楚,宛如就在耳边说话一般,“清静经有言,大道无名,大道无形,大道无情,道者,乃非名非形非情,其与混沌同,同混沌生,在人道之先,是故先天而后人,先道而后人。”

    “谢丹道者启题,不才周玄老,忝列大学士之位,不揣浅陋,愿为续题。”周玄老扶正身体,将目光探向场下,周玄老一身上衣下裳,颇具礼风,神态慈祥,双目和蔼,五官生得十分端正,从其现在之貌可知其年轻时之英俊潇洒之态。周玄老微笑间畅言,“人之生者,为天地之灵,人之存者,为天地之精,何故受制于天地也?乃道之行也,大道无名而人为其名,大道无形而人为其形,大道无情而人为其情,若无人道之言,天道亦无也。圣人曾言,昭昭然若日月之代明、离离然若星辰之错行、上有尧舜之道、下有三王之义,乃已言明人道之中,有近天道之者也。故非道无形无名无情,而人强无之矣,非道远人,而人远道矣~”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以自然而无生无灭无始无终,天地人蕴于道之内,人与道之辩,非远非近,非无非有,而顺时而生矣,一切尽在道之内……”

    “圣人言,君子修身反道,老君言,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虽在二位圣人言中,此道非彼道,却已言明道与道、道与人之距离,君子反道,乃是道为人之道,道非恒道非恒名,乃因恒道恒名即为人之道,人之所贵,在于恒,然天道之贵,在于无恒。若人与道之辩,贵在顺时而生,岂非乱了天道无恒。”

    ……

    丹羽君与周玄老在座台上机锋针对,一言更比一言巧妙,无不从儒藏、道藏中信手拈来,论到后面,竟互相从对方的经典中拆解对方,真的是奥妙高深,周来转去,将众人绕在云雾中。二人之辩经虽声音不大,却能传进每个人的耳中,即便是场外之人依旧能听到二人辩经。

    不过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如此辩经,听不懂的已经在座上昏昏欲睡,勉强听得懂的还在脑中反复周旋,而悟性强大之人则沉浸在这辩经的理论之中。

    墨千绝在这经中听得云里雾里,实在绕不出去,便放弃了思考,索性跟随长老与大学士的思路去放飞自我。而小彩铃则用手撑着小脑袋细心聆听丹羽君长老的辩经,目光时而略有所思时而茫然,煞是可爱。长孙罹则正跟随周玄老大学士的思路引经据典,试图从天道与人道的辩论中找到一条线。

    二人一直辩到午十一时,台下听经之人早已口干舌燥躯体麻木,台上之人却还神态自若轻松辩经。再看太子,神情沉浸姿态轻松,定力之高实在难以想象。而范天枢则静坐于评座席上,不时拿纸笔记录自己的想法,以待辩经结束之后的评辩。

    但是墨千绝越听越难以静下来,因为他感到这场中,总有一双炙热的目光在盯着自己,自己却未查找到目光的来源。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8_38717/2596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