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曾有座空阁 > 番外:仙途的由来
    仙途的出现说来巧合,其源头不过是一群求寿者在他们寻求长寿道路上的一次尝试。

    经过无数次失败的尝试后的偶然间,他们中有的人发现人的体内有着一扇无法描述的奇怪的门。

    这扇门似乎存在什么力量竟可以牵动自然界中的另一种奇妙的力量产生共鸣!

    而感知到这扇门的存在后,它的名字便立马出现在了观测者的脑海中——轴门。

    这轴门说来神异,于是就有人对它进行深入研究,在机缘巧合下某个求寿者引动自然界中的某种力量将它无意间推开。

    至此,第一个[一门]修士出现了!

    在开门后的一瞬间,那名求寿者得到他梦寐以求的寿元——增寿一甲子。

    同时他也得到了操控自然界中那种能与[轴门]产生共鸣的力量的能力,他将自然界中的那种力量命名为灵气,灵气入体便生灵力!

    那是一种超乎凡人想象的力量!

    后来他将那个境界命名为——【得技】境!

    他也在那一刻真正成为了有史以来第一个修士,被人尊称为[炎黄道祖]!

    ……时过境迁,很快人间修士来到了第二代——炎黄道祖的首个徒弟(以下暂时简称首徒)。

    「开门」一事何其艰难?首徒在炎黄道祖的帮助下才能艰难走入[得技]境

    在他步入[得技]境之后,脑海中瞬间出现了让世人皆得长寿的理想!

    于是他开始着手研究,钻研几十载,终于在半生入土之际,满头白发的他成功开辟了凡人不借外力的帮助下就可以步入[得技]境的途径——[仙途]!

    随之而来的是此间世界第一本修炼功法:[炎黄龙经]!

    直至此时,仙途才算真正出现。

    仙途第一步——[凡];意为凡人,指的便是至少要有人形。肢体残缺,脏器破损皆是入不得仙道。

    仙途第二步——[练体];意为锻炼身体,锤炼意志,以让肉体凡胎可以承受接下来的步骤。

    仙途第三步——[运灵];意为感受自然界中的灵气,并依照炎黄龙经这一功法功法引灵入体令灵气在体内各处脉络中运转。

    运灵年之后,肉体被灵气改良,已经可以筑起利于吸收灵气的道台。

    此时的修士已经可以简单操控灵气,但还不能自生灵力。

    (要想自生灵力至少要打开一扇[轴门],让灵气进入[轴门]后的一片空白空间——灵窍(又称仙窍)之中经过这空间的转换灵气才能变成更为精纯的灵力)

    而到这时便可以走向下一步。

    仙途第四步——[显门];意为每个在肉体得到改变后的人都可以轻易内视看到体内的那一道[轴门]。

    这一境界最为短暂,修士停留在这一境界短则数刻钟,多则天。

    在这段时间内要求修士将周身脉络填满灵气为接下来的「开门」做准备,而准备好之后便可以控制体内全部灵气冲击[轴门],少则一次,多则三次便可以将[轴门]破开步入[得技]境。

    然而就在这惊世骇俗之功法面世后不久,首徒便寿元耗尽倒在最初的[推演道]的最前线……

    这首徒也被后人尊称为[推演道道祖]。

    依靠着炎黄道经,人间的修士可谓如同雨后春笋般数以万计地出现……

    这时的问题便出现了——还有一部分人体内没有[轴门],他们走不了仙途。

    由此最早的仙凡之别便出现了。

    再后来,炎黄道祖效仿首徒开创仙途的方法,将自己的修为提升到[一门]的极限——灵力彻底充满灵窍。

    就在这时,第二道轴门出现了!

    炎黄道祖天赋何其之高?不过年便将那第二扇轴门打开!

    在打开第二道轴门后他的实力暴增,寿元再度上涨,他又一次站在了仙途的顶点!

    可不是所有人都像他那般天赋卓越,有几人想要效仿,结果却是承受不住其中痛苦爆体而亡。

    于是仙途开辟以来第一条「道」——推演道再次发光发热。

    ……

    修士渐渐发展到第十代,现在的修士发现越是往后的轴门越是难以打开,但打开之后给修士的加成也越大。

    而通过计算所开之轴门的层数便有了以门为单位的境界划分,这也是最为原始的境界划分。

    当时一共分到了三门,也就是说初代修士的极限就是三门后的境界。

    再后来的十二代到十六代修士通过每个层次的修士对灵窍的开发程度又细分出了如今的大境界。

    到这时,仙途之上已是百花齐放,修士的整体寿元也在大大增加……

    随着修士的数量增加,自然界中的灵气浓度也是不断提升。

    各种异变开始在生物以及各种险要环境中发生,各路精怪以及各处秘境开始成型,并且这时候开始有了[先天体质]一说——世间极少数人出生时就被灵气改造变得亲和某一条道途。

    炎黄道祖在此背景下创立[圣体榜]记录各种体质。

    再后来直到第一百来代修士的出现才使每个大境界中又有了的九重小境界的划分,最高修为也来到打开第六扇轴门。

    同时因为仙途中人实力越来越超然,仙与凡的界限便就越来越明显,仙人自诩清高走入高山争夺灵气不再与凡人逐鹿。

    这背后或许也与炎黄带尊消失于大众视野几分关系?

    接下来就是各种「道」(道途)的出现,以及伴随着道一起形成的宗门、圣地不断建立,修士渐渐地消失在了凡人的世界中成为传说。

    当最高境界来到七门初,也就是林道韵这几代修士(大概第一百五十代的修士)修士们渐渐发现前路越来越难走,从六门开到七门用了一千六百多年,但是前一门的开辟只用了九百多年……

    再后来修士发展到第一百八九十代左右,也就是林道韵闭关结束这代修士,仙途的最高境界被一个颇有几分[推演道道祖]仙资的仙途新星仅用一千两百年便开发到了八门!

    而对大境界的划分也变得严苛,因为到了六门之后,连同一扇轴门内的大境界都开始变得难以突破。

    [神]境之后的[幻海明]境界淘汰了绝大多数想要再进一步的修士,因为他们惊奇地发现他们竟然无法在体内找到第六门!

    故此此境修士便几乎是修士战力的第一梯队,他们便已经有了开大宗立大派的资格。

    大境界的体系地位在初开六门的时代地位不断提高,也使修士渐渐将以开门数代指的境界当作了对高手的境界尊称。

    再细说那大境界体系:

    从[幻海明]开始对大境界的命名不再随意用以仙神之词,转而用起更加深奥难懂的词汇。

    [幻海明]便是意为此境界的修士要能做到以灵力幻海,以此明道,只有能做到这点才算是走到了[幻海明]境界的巅峰。

    [大世铭]这一境界意为能在大千世界之中寻找到一种与那[轴门]差不多的存在——无法言说无法记忆的「铭」。

    它并非实物,且与轴门一样不可描述,但是它包含的某些规律或者法则却可以领悟,将之领悟之后便算得到了它,。

    修士每领悟其一战力便能上一层楼。

    而要达到[大世铭]境界巅峰就要找齐九道「铭」。

    [解铭]境界则顾名思义——完全解读在[大世铭]境界时领悟的九道铭,每解读一道便算提升了一重小境界,实力也在解铭的过程中量变,直到将所有「铭」完全解读时产生一次质变。

    ……

    到这里这仙途便几乎走到了此代修士的尽头,至于仙途的终点以及修士的上限目前还没有人知道……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8_38380/2516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