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野战军日常 > 第10章 新的兄弟
    第十节、新的兄弟

    按时开饭是生活规律,不,应该是一种纪律了。

    是每个人都不愿意打破的一种常态。

    吃饭集合的那一刻,好像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好了,整理内务,搞卫生似乎都是在那一刻树立起了标准。

    当过兵的都知道,开饭都是走着队列去的。队列是常态,无意识的队列。只是此时的新兵走的队列属于训练状态。此时的新兵走队列,不管是走到哪条路,都是在训练。吃饭之前依然很讲究,新兵刚到,有那么多的东西没有学,所以,过的也算简单,很多事情听过一次就知道了。就像班长昨天对郑凯说的话,郑凯随即就和大家一起了,很自然的事情。

    整洁,严肃的食堂就在大家的面前,每个人都是标准的站在门口,等待着值班员的口令。

    这个时候还没有唱歌的流程,因为新兵刚刚到,还没有学习军歌。

    但经过一夜的渲染,今天的郑凯完全处于军人的状态了,不像昨天到的时候身体里还存留社会的气息。

    三轻,走动轻,吃饭轻,动作轻,不再是理论知识,而是落实到行动中的准则。

    当过兵的都知道军人要自力更生的,在家的时候,很多家务活都是父母做,而在部队里任何事情都是军人自己做的,比如吃过饭之后收拾碗筷,而此时的郑凯很自然的和大家一起搞伙房。

    同样的餐厅,不同的时间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昨天的郑凯是没有见过世面,同时还有点拘束,对于很多东西都是存在于惊讶中,而今天的状态是感受,能够感受到各种食材。这种细微的感觉差别在哪里?或许是经历。

    昨天看到的,是别人的劳动成果,惊叹的也是别人的标准。

    而今天整理干净,那是和自己有关的,那是以后会被自己食用的。

    看到的标准和自己做出来的标准,那种感觉是不一样的。

    “什么情况?在家里也没有这样搞过?”

    杨尚平嬉笑的埋汰着,杨尚平可不像郑凯那样到处细心感受。

    不过杨尚平说的也确实是这样,洗完之后再用水冲干净,这种场景让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感觉。

    “整个食堂能养鱼了,水太多了。”

    郑凯只是在心里说着这句话,郑凯可没有杨尚平那样话多。

    押着时间的尾哨,食堂的卫生终于收拾好了。

    为什么用终于这个词,那是因为不管怎么搞,总是感觉还不够标准,很多细节都可以在提升。只是对于新兵来说的话,确实只能是这个标准了,因为新兵就是新兵,很多东西还没有进行学习,所以看到的有待提升的细节,也只能是看着,并不能想到有什么有效的方式去提升。

    所以新兵们都是要进行训练的,不然怎么能达到精益求精?

    故训练才是主旋律,副班长们在确保卫生搞好之后立马把新兵们集合起来了。不论何时何地都不忘训练新兵的副班长们很敬业的。回去的路上只有十几米,硬是要带着新兵们走着队列来来回回。

    仍然在憧憬着未来的郑凯,不会感到厌烦,更多的是想要抓住每一刻,好好的学习锻炼自己。

    “今天是我当兵的第一天,我就要开始我的军旅生涯了。”

    从早上起床,郑凯就一直念叨着这么一句话,毕竟这是一个里程碑,郑凯已经开始了军旅的生涯。因为现在的环境确实让郑凯感受到了自己真的是生活在部队的规则中,生活在部队的环境里,体验着部队的习惯,开始吸收部队的各种文化。

    只是现实好像和想象的有点不一样,没有那么刺激,生活依然平淡。

    上午,大家依然在背记理论。

    烧脑行为,挺无趣的,不过至少新兵们还有事情可做。

    郑凯是昨天刚到的,还有很多东西要学,所以没有感觉无聊。或许还有一种原因,那就是从小一直被教导说,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种观念一直影响着自己。自我感觉来的迟,就要比别人多用功,否则是赶不上别人的进度。直到今日,仍然是这样,不管学习什么东西,用积极的心态去学,那样会学的更快,也更有效率。

    相对于这个群体,郑凯是个例,其他人可不这么想。

    先来的同志们已经相当烦躁了,背理论知识已经好长时间了,记住的,没记住的,都很烦了。在郑凯的感受中,大家也确实一直在学习理论,背记着各种枯燥的文字。

    在这里发生的任何一件和学习无关的事情,都是有趣的事情。比如说不知不觉,又来了一个兄弟。

    这个兄弟来的挺突然的,是在我们背理论知识的时候到的。

    为什么说突然。

    因为没有组织欢迎仪式。我们大家都在房间里面。

    虽然新兵们没有在外面进行热烈的欢迎,可新兵们在房间里进行的欢迎可热烈了。

    经历过的人,或许能够理解一种现象,那就是有些民族特别喜欢热烈招待远方的来客。

    好不容易遇到一个新鲜事,还不热情,那生活还有什么激情?必须好客,必须热情。

    而且这个家伙让郑凯很有一种亲近感,一脸的稚气,长的有点凶,丹凤眼,有和关公一拼,脸型和张飞有一拼,说话做事一身的孩子气。主要是这个家伙的年纪比郑凯小。

    虽然这个家伙的身高比郑凯高,但一般来说遇到年纪比自己小的,在充满爱的世界里,一般人都会产生照顾的心思,关爱的意思,人的一种本性。说的有点像正义感一样,看到弱小的同学,一般都是照顾的那种情怀。

    只是这家伙的那张不成熟的张飞脸和关羽脸结合,满是稚气,很难让人想到这家伙以后的战斗力很猛。

    “臧其运,你们几个相互熟悉一下,以后都是一个班的了。”

    班长的接待任务完成了,开始让新来的同志熟悉生活环境了。

    这个流程郑凯熟悉,毕竟自己就是这么过来的。

    “欢迎新同志加入。”

    龙浩宇立即指挥着先到的新兵,生怕同班的战士没有学到近日教学的内容。

    “欢迎,欢迎。”

    “欢迎,欢迎。”

    杨尚平一边做出敲鼓的动作,一边喊着口号。

    而韩兴壮也做出了训练动作,鼓拳,一般都是鼓掌,这家伙鼓拳,显然是因为之前拿着镲的原因。

    关于欢迎仪式有这两个活宝就够了,郑凯展开的是交流模式。

    “哎,江苏的?老乡,老家哪里的啊。”

    在这么远的地方,竟然又遇到了江苏人,郑凯再次表现出惊讶,像是第一次遇到老乡一般。

    “奥,我是江苏徐州新沂的。”

    听到这个具体地址,郑凯更开心了。

    “这么巧,那里离我们家很近,我去过新沂。”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啊。”

    臧其运这家伙自来熟……

    “你们那边产一种黄酒,叫古槐王,感觉挺好喝的。”

    郑凯说着臧其运家乡的特产。

    “是吧。我们那边这种酒特别多,哎你老家哪里的哎。”

    臧其运的家乡话立马蹦出来了。

    “我也是江苏的,我江苏宿迁的。”

    “哦。”

    其实这个时候,感觉江苏就是老家。谁能体会到,老家,在以前的概念里就是一个村,现在是一个省。确实,出了省之后就会发现同一个省的感觉真的就是老乡。

    身在外地,见到老乡,总是会感到亲切。所以,郑凯和臧其运聊的很多,而且还成为了很好的朋友,至少说现在郑凯和臧其运是很好的朋友。

    臧其运的到来,很多东西都还没有整理好,和郑凯刚刚来的时候一样,光顾着聊天了。

    但今天有点不一样,因为没有欢迎仪式,所以先到的这些新兵都在房间里。

    所以臧其运的内务这一块很快就被这些人接手了。包括安排的床位,物品的摆放。

    新兵们经过部队的洗礼时间虽然不长,但每个人似乎已经领悟了互相帮助的精神。

    对于新鲜到来的人,都是特别的关照一下,每个人都很热烈的指导着臧其运。

    臧其运这个家伙虽然年纪小,可是体格一点也不小,一米八往上的个子,个子是最高的,而且比大部分人要壮,除了杨杰。

    这么一看,郑凯似乎理解了家人所说的当兵的都是五大三粗的了……

    可是在这个群体里,郑凯似乎也不是矮个子,毕竟郑凯属于中等。

    广东仔郑展清,肥仔杨杰,憨货曲建龙,话痨杨尚平,逗比韩兴壮,一个班七个新兵,郑凯的身高挤进了前三。至于为什么在这里提到身高,那是因为后边有关于身高的事情。

    至于郑凯的身高一直都是一个迷。体检的时候净身高是172,好像又不是172,毕竟臧其运182的身高站在郑凯身边也就高一点点。

    对于体检数字,郑凯是不怀疑的,也从来不会想着这个身高的事情。但后面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郑凯不相信体检数值了。

    说回现在,此时新兵四班人员齐活了。部队生活从此刻开始进入状态,接下来就要在四班长马远松,班副龙浩宇的带领下努力的进步了。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7_37743/2407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