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慢穿之我在每个世界寿终正寝 > 第35章 重组家庭35
    人多,砌房子还是很快的。

    不到二十天,家里的房子已经上梁了。

    屋子里抹的水泥地,墙上抹的则是找人要的嘎斯粑粑,淡蓝色,闻着有股子微刺鼻的味道,质地像是腻子。

    干了以后是白色的,没什么味道。

    三间连着的屋子砌了炕,外面是炉子,屋子里有铁制的暖气片。

    榆树村在城郊,附近树林少,没有柴火。

    平时做饭用稻草和煤气罐居多,冬天则是买煤,烧炉子。

    现在九月初,刚盖好的房子怕潮,暂时还没有搬家,不过新屋子里已经开始点蜂窝煤烘屋子了。

    房子利索没多久,村里也开始准备秋收。

    一大早,明书和王金凤忙活完家里的活,就将两个孩子送到父母家,他们则跟着明大山一起下地割水稻。

    李秀兰让两个孩子在屋子里看书,自己则自己到杨树村的商店买肉,她要准备饭。

    春耕、秋收,三家都是一起干活,李秀兰则负责在家带孩子做饭,三家人的饭都要她自己做,也不是个小工程。

    明婉抻个懒腰,对面的尹禛抬头看她,明婉眨眨眼:“我带你去玩?”

    尹禛笑着点头:“好啊!”

    两人下地穿鞋,来到院子里,李秀兰正坐着摘掐豆角呢!

    “奶,我俩上地了。”

    李秀兰了然的点头,笑道:“去抓蚂蚱吧?”抬手指指院子角落叮嘱着:“那里有玻璃瓶子,你俩小心点。”

    明婉应了一声,拉着尹禛来到角落,一人拿了一个深绿色的大玻璃瓶子,牵着手就往地里走。

    奶奶家离稻地不远,对面就是,用不上五分钟就到了,一路上就能看见地里都是弯腰割地的村里人。

    顺着小路到自家地,也不去找大人,而是在割完的地里找着到处蹦跶的蚂蚱。

    弯身抓住一只绿色的蚂蚱,明婉拿到尹禛身边:“喏,要绿色不要灰色,灰色不能吃。”

    尹禛点头,两人开始分开抓蚂蚱,一边儿抓一边儿向前,没一会儿就走到了正在干活的人身边,瓶子里也满了三分之一。

    “来抓蚂蚱了”

    休息的几个大人看见两个孩子过来,笑看着他俩抓蚂蚱,偶尔身边有蹦跶的,随手抓起来喊他们过去收。

    明书将手里抓到的蚂蚱递给明婉,笑道:“回家给你奶,等收拾好了,晚上爸给你炸蚂蚱吃。”

    说完,就起身拿起镰刀又开始干活。

    明婉则跟着尹禛找出根草,圈成一团,塞进玻璃瓶子口里,以免里面的蚂蚱跑出来。

    两人坐在捆好的稻草上,看着几个大人忙活着。

    随手捡起一个掉落的稻穗,上面的稻米比后世的要少很多。

    尹禛接过,笑道:“这个时候的米比后世的好吃多了。”

    明婉点头:“这是淘汰的品种了,叫绿什么还是碧什么的,亩产才四百多斤左右,不过煮粥很香,饭也好吃。”

    尹禛笑道:“有舍就有得,不然又怎么能吃饱饭?”随即将稻穗递给她:“留着做种子吧!”

    明婉莞尔一笑:“那可要多捡些,不然怕是不够塞牙缝的。”

    随即张开嘴,呲出一口小白牙:“你看看得多少才能够?”

    尹禛笑着摇摇头,戏谑道:“不行不行,牙缝太大了,怕是要一捧才能塞满一个牙缝。”

    明婉瞪他一眼,随即也噗呲一声笑了:“你也不用调侃我,你掉牙的时候在后头呢!啊,还有公鸭嗓,呵……”

    尹禛挑眉:“怎么,嫌弃?”

    明婉认真的摇头:“不是!”随即噗呲一声笑了:“是取笑,谁让你先取笑我的?”

    尹禛捏住她的鼻子,轻哼一声:“劝你重新组织一下语言。”

    明婉微张着嘴喘气,两只手在他脸上胡乱抹了两下。

    刚抓蚂蚱的时候,手上沾了泥,手有些黑,等她手拿下来,尹禛白皙的脸上是几道泥印子。

    明婉满眼调侃:“大花猫!”

    尹禛轻哼一声,松开手也在她的脸上抹了几下,戏谑道:“小花猫。”

    说完两人一起笑眯了眼,拿起边上的瓶子,顶着一脸泥印子,继续到地里抓蚂蚱。

    这时的农药用的少,地里的蚂蚱还是很多的,没多久俩人的瓶子就满了。

    跟着大人打过招呼,两个孩子手拉手的走回家。

    走到家门口,李秀兰正和两个邻居一边儿聊天一边儿摘菜,听到脚步声,三个老太太一起抬头,看着脸上乱七八糟的两个孩子。

    李秀兰笑道:“这是怎么了?摔了?”

    见两个孩子身上都干干净净的,估计是用手抹脸了。

    “去吧,院子里有水,好好洗洗,瓶子就放走廊,等奶摘完菜再收拾。”

    明婉点头,拉着尹禛跟俩老太太打个招呼,这才放下东西进院洗脸。

    洗漱完,站在栏杆上看着上面的两个金黄色的癞瓜,随手摘下一个。

    熟透的癞瓜轻轻一掰就开,露出里面鲜红色的果肉,递给尹禛一半,自己则拿着一粒果子塞嘴里。

    一股子清甜在嘴里化开,她好久没吃过这个了。

    看着尹禛笑道:“你怎么不吃,挺甜的。”

    尹禛拿出帕子擦擦她嘴角的蹭的红色果汁,明婉拿起一粒塞他嘴里,笑道:“怎么样?还不错吧?”

    其实就是薄薄的一层红色果肉,里面就是种子。

    尹禛看看手里的半个瓜,挑眉:“小苦瓜?”他不知道成熟的苦瓜是这样的,种子还可以吃。

    “是癞瓜,属于亲戚!种子和皮都不能吃,能吃的太少了,后来就没人种了。”

    明婉指指边上的红色爬藤的花:“这个时候种子看谁家有要一把就是了,后来就不好找了。”

    还有门口的蚂蚁菜花、重瓣的蜀葵等现在常见的植物,后来都不常见了,大多都是单片子。

    这时候看谁家门口的花好看,可以去要些种子,喜欢哪个种哪个。

    没人直接摘也可以,大家都不会计较。

    不像后世,得在网上买的种子,时常货不对板,等种出来铺子都黄了,找人都找不到。

    两人吃完,嘴上手上不可避免的又弄的有些红彤彤的。

    明婉收起几粒癞瓜种子,这个她要种在空间里。剩下的则放到窗台上,明年奶奶还能种。

    用缸里的水洗过脸,两人来到门口,拿出小板凳坐在几个老太太身边,听着她们聊天,今天不想看书。

    李秀兰看着俩孩子坐在那无聊,进屋拿出菜刀到地里砍了两根甜杆,剁成一节节的放在盆里。

    上面的穗子则留下,这个可以做刷锅的刷子。

    将盆放到俩孩子前面,叮嘱道:“小心点儿,别把嘴刮破了。”

    “放心吧,奶!”

    明婉挑了个看起来就是上面位置的,这个地方比较甜。

    递给边上的尹禛,自己也拿起一根,像吃甘蔗一样扒皮,一口一口的嚼着。

    好甜!甜杆就是北方的甘蔗,吃法都一样。不过是营养不良版,又细又长,当然,皮也薄。

    明婉转头看着尹禛也在慢悠悠的吃着,对他挤挤眼睛,跟着咱混好吧?

    尹禛勾起嘴角,很好!

    两个孩子坐在那,安静的吃着东西不吵也不闹,笑眯眯的小模样,看起来可爱极了。

    邻居何老太太笑着对李秀兰道:“俩孩子相处的不错,也不干仗,多好。”

    李秀兰摘着豆角笑道:“老三家这俩孩子我也喜欢,可聪明了。不捣蛋还爱学习,不像老大家的明龙。”

    提到孙子,李秀兰叹口气:“那孩子怎么教也教不会。”

    何老太太呵呵一笑:

    “诶呀,这不是正常嘛!男孩懂事儿晚,再等等,等上五、六年级就好了, 我家何强上初中学习才好。

    之前我们是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到时候他自己就开窍了。”

    李秀兰叹口气:“但愿吧!要不就得送去学门手艺,好歹饿不死。”

    看向边上有些沉默的高老太太,好奇的问道:

    “你家小琴明年就考大学了吧?怎么样?能考上不,要能考上可是咱这头一个大学生呢!”

    李秀兰的眼里有着掩盖不住的遗憾,她家孩子一个没有考上的,要是能考上,她和老头子就是卖血也得供出来。

    可惜,三个都没考上。

    老高太太长叹口气:

    “我看够呛!我家那丫头就英语好,数学不行。我们也不敢总问,怕她多想压力大。反正考上就念,考不上我们也没办法。

    当初高中还是花钱才进的呢!总不能家里都不过了,就为了让她上大学吧?再说咱们也不认识人,我要是那么能耐,我和老高就不用种地了。”

    老何太太也轻叹口气:“就是你家老大可惜了!”学习本来挺好的,就因为生了场大病,没考上大学。

    “诶呀,都是命!现在也不错,在铁路上班,媳妇孩子都有了,挺好!”

    提到儿子孙子,老高太太脸上露出个笑容:“我家高骏上学期考了双百呢!开家长会坐第一排,老师好一顿夸,给我乐够呛。”

    这话就相当于是在李秀兰心口狠狠戳了一把刀子,她家明龙上学期又是倒数。

    老大两口都不愿意去给孩子开家长会,她和老头子也不愿意去。

    她父母去的早,在姑姑和舅舅家混饭吃。那时候都穷,吃饭都费劲,别说念书了。她就想家里有个能念书的,可惜都不是那块料。

    无奈的叹口气,转头看向吃东西的两个小的,心里又好受了一点儿,等上学了,学习一定能好。

    也许能考上大学呢!

    想起这个,李秀兰感觉手里都有劲儿几分。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7_37594/2372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