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隆庆中兴 > 第119章 风波陡起堪惊诧(二)
    殷士儋等人的下狱是一众臣子们没有料到的,本以为最多就是外放或者罚俸,没想到居然是下狱,而且是锦衣卫诏狱,嘉靖再一次用铁腕来证明了一个事实,就是千万不要挑战嘉靖的禁区。

    听说殷士儋因为自己被下诏狱后,朱载坖立刻准备到西苑去直接求见自己的皇帝老爹,管他什么二龙不相见呢。滕祥和刘忠苦劝朱载坖不要冒险,这种事情极易激怒嘉靖。

    就在朱载坖准备出门时,徐阶赶到了裕王府,听说徐阶来了,朱载坖只得请徐阶进来,徐阶进来行礼后,发现朱载坖已经换了亲王常服,便问道:“王爷可是要出去?”

    朱载坖说道:“确实是准备出门。”

    徐阶笑着说道:“那下官来的还不算晚,下官猜得不错的话,殿下是要去西苑吧?”

    朱载坖点点头,徐阶笑着说道:“殿下有此心,正甫必然高兴。但是下官以为,殿下还是不要去西苑的好。”

    朱载坖刚准备问为什么,黄锦也已经来到裕王府,徐阶笑着说道:“看来陛下还是想的深远。”

    黄锦前来就是传达嘉靖的旨意,裕王、景王从现在起禁足于王府内。黄锦传完旨,笑着说道:“怎么徐阁老也在裕王殿下这里?”

    徐阶笑着说道:“老夫是怕殷士儋下狱的消息的传到殿下这里来,殿下心忧,故而先来通知一声的。”

    黄锦笑着说道:“徐阁老倒是做事周全。”说罢对朱载坖说道:“殿下也不必心急,陛下这是保护殿下。”

    朱载坖说道:“孤无碍,就是殷师傅在诏狱,还望黄公公多照拂一下,本王拜谢了。”

    黄锦笑着说道:“殿下放心吧,殷士儋在诏狱吃不了苦头的。”说罢走了。

    徐阶也起身说道:“殿下,下官只有一言相告,戒急用忍!一定要戒急用忍。”说完后告辞而去。

    裕王府门口已经被黄锦带来的勇士营士卒封锁了,勇士营乃是御马监下辖的禁军,永乐时选拔天下精壮男子充御马监勇士,名义上养马,实则担任禁军职责。是皇帝最为放心的武装力量,这帮勇士营士卒在门口,朱载坖可以无忧矣。

    既然已经被禁足,那朱载坖就乐的不管此事,看来老登准备发威了,剩下的事情就交给嘉靖吧。

    西苑无逸殿,嘉靖正在召见陆炳,对于自己这个奶兄弟,嘉靖还是比较放心的,嘉靖问道:“文孚,殷士儋和王国祯都下狱了吗?”

    陆炳答道:“回陛下,二人都已经下狱了。”

    嘉靖吩咐道:“殷士儋毕竟是裕王的讲官,还是要优待的,还有葛守礼锦衣亲军查探了吗?”

    陆炳答道:“已经查探了,目前没有什么发现。”

    嘉靖点了点头,再次询问起殷士儋和王国祯起冲突的详细情况,陆炳于是详细说明了情况,嘉靖听说李春芳也在现场,便问道:“李春芳怎么也在?”

    陆炳笑着说道:“殷士儋本来不认识王国祯,但是李春芳认识他,故而殷士儋请李春芳指出王国祯是谁。”

    嘉靖没好气的说道:“李春芳也是闲的,罚他三月俸!看他以后还敢不敢多管闲事了。”

    陆炳退下后,嘉靖再次召集阁老们和六部尚书、都御史在无逸殿议事。

    嘉靖说道:“此事外间沸沸扬扬,你们都是重臣,此事怎么看?”

    严嵩说道:“此事本是小事,裕王索要禄米,本是正常,王国祯无事生非,才惹出这么多事情来,只需重处王国祯,其余议论自然消退。”

    对于严嵩的看法,嘉靖是比较赞同的,这事情本就不算什么大事,再这么纠结,有什么意义呢。右都御史鄢懋卿作为严嵩的死党,当然第一个站出来支持,还有工部尚书欧阳必进,都表示支持。

    这时候,吏部尚书李默说道:“陛下,臣以为不妥。此事究其原因,还是二王名分未定所致,陛下若早定储君名分,令藩王之国,也就不会有此事了。”

    无逸殿内的气氛陡的一下紧张起来,李默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明知道嘉靖对此事极为敏感,没想到李默还当着这么多大臣的面将此事说出来,这让嘉靖极为难堪。

    嘉靖冷笑的问道:“那依李天官之意,当立何人为储君啊?”

    这个问题可是要命的,李默当即跪下说道:“此陛下之权也,臣岂敢妄言?”

    嘉靖说道:“妄言?朕看李天官不是妄言吧,册立储君,与吏部有什么干系?”

    李默说道:“臣只是为大明考虑,国本未立,天下不安,惟陛下明察!”

    嘉靖直接起身离开,令黄锦请诸位大臣回去,回到自己的居所,嘉靖仍然十分愤怒,他当了三十二年皇帝,还不知道这些臣子们的心思吗?

    为什么从徐阶、葛守礼、李默都一再要求嘉靖立太子,哪里是为什么国家,都是为了他们自己。大明开国至今,嘉靖以外,只有太祖皇帝在位三十一年,嘉靖在位已经三十二年了,超过了太祖皇帝,成为现在大明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了。

    而且嘉靖已经四十七岁了,这个年纪在大明皇帝里可不算小了,他的堂哥只活不到30岁,孝宗皇帝也不过35岁,只有太祖皇帝朱元璋和成祖皇帝活了70岁和64岁,比嘉靖长,剩下的就是仁宗皇帝活了48岁,比嘉靖大,其他的皇帝都不及嘉靖。

    故而臣子们急于让嘉靖立太子,就是怕嘉靖那天两腿一蹬就往生极乐去了,结果太子还没有册立,裕王、景王又都留在京师,这不是祸患吗。

    大臣是希望嘉靖早立太子,确定国本,但是在嘉靖眼里就不是这样了,嘉靖首先是由于之前册立的太子都早夭,故而相信陶仲文所说的二龙不相见的说法,另外就是觉得臣子情立太子,就是觉得自己活不长了,要找下家了,嘉靖对此十分反感,认为这样的臣子都是心怀叵测的不忠之辈。

    自己就不能求得长生,得证大道了?可笑,故而嘉靖对于立太子是十分的抗拒,今日李默又借题发挥,提起这事,当然令嘉靖发怒了。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7_37183/2307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