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我在春秋当楚王 > 第67 章 士子的反应
    楚王熊章采纳了令尹的建议,以楚王的名义下达诏命,在清华学宫举行考试,学宫所有学子都可以报名,择优取仕,前三百名者授官。

    此消息一出,在清华学宫之中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学宫之中的学子有兴奋的,有愤怒的,也有漠不关心的,三方学子各抒己见,立刻分成了三派。

    以一帮楚国的公子公孙为首的楚国贵族的子侄强烈反对以考试成绩来取仕,他们自认为自己出身楚国权贵之家,身份高贵,楚国的官职本就应该属于他们,学宫中除他们之外的其他学子,根本就没有资格染指属于他们的官位。

    激进者,甚至要将这些每日耗费楚国无数钱粮的外邦士子都赶出学宫,赶出楚国去。

    这一派多数都出自楚国贵族,所以可以称之为楚国本土贵族派。

    而与楚国本土派相对立的是诸国士族派。

    诸国士族派系主要成员都是来自楚国之外的其他邦国,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出自楚国之外的落魄的贵族,这些人因为曾经是贵族,现在虽然已经失去了领地和爵位,但还是拥有其他平民没有的学问和见识,所以他们都以士子自称,旁人也将这些人称为士族。

    这些人本身就拥有一定的学识,现在又经过了在清华学宫一年的学习和积累,他们自认为自己学识已经不下于博士,所以他们都将心思放在了出仕上。

    孔子提及到的想要离楚的士子主要就是这些人。

    现在这些人听到楚王要在清华学宫举行考试,择优取仕,前三百名者就可以授官,在楚国出仕,尤其是前十名,据说可以执宰一个万户的县邑,这个官职可是很多人一辈子都望尘莫及的高度啊,若不是卿大夫的嫡亲,恐怕也难以得到这种官职,所以这些人一个个奋勇报名,纷纷摩拳擦掌,积极准备考试,心怀大志且又学富五车之人,目光都盯着在那三个县令的职位上面。

    诸国士族派的士子对于楚王的考试取仕的政策十分拥护,对于楚王,和提出此策略的令尹子西也是心怀感激。

    也让他们感受到了楚王和楚国的海纳百川和海容乃大的博大胸怀和气度。

    而学宫之中的第三个派系就是中立派,他们的年纪都比较年轻,在学宫学习的时间也不算很长,他们有的来自楚国之外,有的来自楚国本土,他们都认为自身学识不够,所以并不打算参与这次考试,所以他们对于学宫之中那两个已经开始针锋相对的团体,只是抱着吃瓜的情绪站在一旁看热闹。

    “老师,这两帮人争锋相对,已经有了越演越烈的趋势,我们不做干涉吗?”,学宫的一处高楼上,脸色略微苍白的颜回指着下面已经开始互相推搡的两帮人,对其身旁的孔子说道。

    孔子的此刻的目光凝视天穹,沉静如水,好似已经看向了极远之处。

    “老师?”,颜回见孔子好似没听到自己的话一样,又加重了语气喊了一声。

    孔子这才缓缓转过头看向颜回,而后扫了一眼下上那两波吵得激烈的人,缓缓摇摇头说道:“这两拨人看似争锋相对,剑拔弩张,但实则都在尽力克制,因为他们都在等”。

    “等?”颜回听到孔子的话,思绪一动,眼中闪过一丝明悟,说道:“他们在等令尹和卿大夫的博弈?”。

    “楚国令尹是昭王的兄弟,执掌楚国朝政二十余年,声望正隆,他提出要择优取仕,用大王的话来形容就是就相当于要砸贵族的锅,对于这种情况,这些贵族肯定要还击,只是不知道楚国朝堂纷争最后是个什么结局”,孔子目光如水,悠悠的说道。

    “老令尹的胸襟和智慧,学生远远不及,只希望老令尹能够禁得住那些狂风骤雨的冲刷”,颜回叹息道。

    颜回的心中虽然敬佩令尹的胸怀和勇气,但却不认为能敌得过那些择人而噬的贵族。

    孔子闻言,并没有再说话。

    孔子已经快七十岁了,他一生阅人无数,如今入楚已经一年有余,与令尹子西也有多番接触,孔子认为令尹子西是个忠贞贤能的谦谦君子,但绝不会是一个一心锐意改制的人。

    那是什么才导致年迈的令尹提出了如此疯狂的策略。

    孔子想了一日之后,这才隐约觉得楚王熊章才是那个可以影响令尹的人,而令尹也愿意被楚王影响。

    年轻的楚王,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啊,孔子有些捉摸不透。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7_37071/2286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