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我在春秋当楚王 > 第65 章 医学院的院长
    楚王熊章一连三日都待在昭后的宫殿,这期间熊章没处理过一件政务,没有召见过一个朝臣。

    对于如此反常的熊章,令尹子西和左尹子期都十分担心。

    “令尹,此次屈景昭三家的反击手段是不是吓到了大王?”,左尹子期面露忧色。

    令尹子西听到子期的话,半晌无言,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说道:

    “王上年少,见识浅薄,不知公卿的阴暗手段,近一年来,王上多番谋算都取得了极大的效果,正因为如此,老夫才担心王上就此会轻视贵族的力量,所以对于屈景昭这次反击巢邑大夫的行为,老夫不仅默许,更在其中推波助澜。

    王上天资聪颖,政治手段也日益成熟,所以老夫要借屈景昭的手让王上看清楚国老贵族的实力,老夫相信王上会看明白的”。

    左尹子期闻言,却摇头叹息,道:“就怕王上太过聪明,过犹不及,心中对贵族有了畏惧之心,反而失了锐气,复兴楚国的志气不再,你我恐怕无颜再见昭王啊”。

    令尹闻言也是面露犹疑之色,但随后脸色又开始变得坚定起来,说道:“楚王性格坚毅,老夫相信他一定会成为未来楚国的撑天的巨树,他不会让老夫失望的,我等且等着吧”。

    子期听完子西的话,心中也安定了不少。

    又过了一天之后,令尹子西和左尹子期府邸分别有寺人上门,传达了楚王熊章要召见的命令。

    令尹子西和左尹子期分别怀着忐忑的心思纷纷登车往楚王宫而去。

    “拜见大王,王上万年”,令尹子西和左尹子期来到勤政殿之后,就发现楚王不仅召见了他们二人,还招来了清华学宫的祭酒孔子。

    “令尹、左尹免礼”,熊章看着子西两人,立刻让人搬来坐垫,坐在了孔子的对面。

    “孔丘拜见令尹大人、左尹大人”,孔子见到子西两人之后也起身向他们二人行了一礼。

    令尹子西落座之后也不急着说话,他暗暗了观察了一下熊章的神色,见他目光依旧明亮有神,丝毫不见颓色,心中大定。

    “今日在这勤政殿得见孔子一面,真是难得啊”,令尹笑着对孔子说道。

    “丘今日来是代弟子颜回拜谢楚王的”,孔子说道。

    “礼学院院长颜回,他怎么了?”,左尹子期好奇问道。

    “颜回三个月前突发恶疾,郢都医者皆是束手无策,后来得幸大王邀请入楚的医者救治,这才解了恶疾,所以丘今日入宫也为感谢大王”,孔子说着又向楚王熊章拜谢。

    “颜子能转危为安,也是他平日德行高深,这才等来秦国名医,寡人可不敢居功”,熊章笑道。

    熊章不知道的是,按历史的正常进展,颜回今年就会病死,这一年,孔子丧失了心爱的弟子。

    说来也巧,自从学宫之中设立医学院之后,熊章就派遣黑衣卫在诸国之中遍访名医,想要邀请这些名医入楚,但找了一圈之后,发现名副其实的人并不多。

    熊章只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有个名医,叫做扁鹊,此人在后世赫赫有名,但熊章不清楚扁鹊具体生活的年代,反正熊章派出去的人在诸国找了一圈也没有找到。

    熊章自然不清楚此时距离扁鹊出生还有七十多年。

    秦国这个地方非常奇妙,特别盛产名医,秦医之名,在诸国之中也是颇有美名,有不少君主生病了都会去秦国请来名医医治。

    熊章虽然没有找到扁鹊,但找来一个叫做医修的医者,此人据说乃是秦国名医医缓、医和之后,也不知道真假。

    熊章不清楚医缓、医和是什么人,还特意询问了楚国的医令,这才得知医缓、医和都是秦国有名的医者,医缓是医和的父亲,而医缓就是病入膏肓这个典故的创造者。

    医缓,春秋时期秦国人。据《左传》记载,鲁成公十年,晋国国君景公姬据生病,晋景公听说秦国有良医,就派遣使臣求医于秦国。秦恒公派遣医缓往诊,医缓即到晋国,诊景公病直言不讳说:“疾不可为也!”因为病程已发展到“在盲之上,膏之下”的晚期,而“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就是说,以砭石、针灸攻治已不可及,服食药饵医治,亦不能至,而医疗无能为力,这就是病入膏肓的由来。

    医和水平也不差,经常给诸国国君治病,在列国之中颇有贤名。

    医修作为秦国名医之后,但因为被秦国如今的医令所嫉,医令经常在秦国国君面前说医修的坏话,医修也因此不被秦君所喜,被赶出了秦国,机缘巧合之下,这个医修被黑衣卫发掘,就将医修带到了楚国。

    经过楚国医令的试探,医令对楚王熊章表示,医修的医术水平已经超过了他不少。

    也许是熊章的翅膀效应有了作用,病危的颜回遇到了入郢的医修,颜回早逝的命运被改变了。

    之后楚王熊章便让医修担任医学院的院长,既可以将其高明的医术传承下去,又可以在郢都给楚王室看病。

    医修对此也欣然接受。

    而熊章见楚国医令也是个实诚的人,就让他继续担任楚国医令,还兼任医学院副院长。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7_37071/2286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