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我在春秋当楚王 > 第 43章 楚国三弊
    最近楚国朝堂的局势特别平和,完全没有公孙胜归楚之前那般,分裂成两派,纷争不断。

    自从公孙胜担任楚国右尹之职后,跟在令尹和左尹身边熟悉楚国的政务,也是尽心尽力,尤其是公孙胜的精明强干,让令尹子西和左尹子期的压力顿时轻快了不少。

    公孙胜表现出来的能力也赢得了朝堂很多卿大夫的褒奖。

    都在传言右尹公孙胜有贤臣的风范。

    楚王宫,勤政殿。

    “客卿入楚已经有一年了,不知卿可在楚国待得还习惯?”,熊章看着其对面的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问道。

    这男子正是一年前在辩论会上大放异彩的子产门徒弥生,现任清华学宫法学院院长。

    “臣这一年每日在学院之中对学子讲述老师的思想,与诸多学子一起学习并探讨法的理念,很多学子的言论都让臣耳目一新,受益良多,实在喜不自胜”,弥生的神色颇为激动。

    对于弥生在法学院的教学方法确实有所耳闻。

    弥生除了日常讲述子产的一些执政理念之外,更多的时候都是在与学院的学子共同探索对法的看法,期间也迸发出了让弥生眼前一亮,甚至是让其受益良多的思想。

    尤其是孔子的学生,子夏。

    这子夏虽然是礼学院的学生,但他对法也是非常有兴趣,经常去法学院听课,尤其是弥生让学子自行阐述法治理念的时候,这子夏也是异常活跃。

    “寡人对子产的执政思想也是颇为感兴趣,不知道若是让先生在楚国执政,卿以为该如何治理楚国呢?”熊章对弥生问道。

    弥生在清华学宫教导学生一年的时间里,似乎也洗尽铅华,其身上的气质也越发沉稳。

    面对楚王熊章的问话,弥生没有着急回答,反而慢慢的思考了一番,才说道:“臣以为,目前楚国有三弊,如果将这三弊祛除,楚国必将恢复到昔日霸主的地位,甚至还要超出。”

    “楚国有哪三弊?”,熊章好奇问道。

    弥生说道:“其一,商业不兴,楚国境内河流众多,但却不能互通,两地来往非常不便,所以楚国虽然物产丰富,但商贾不兴,商贾不振,楚国钱粮难以流通,国力就会得不到发展。”

    “其二,兵旅不振,楚国二十多年前兵败于吴国,几近灭国,现在虽然有六万常备军,但不论是士卒还是将领,都缺乏悍勇之气,昭王二十七年,三万大军面对吴国的攻势,不敢死战,楚国上下都有惧吴之心,若是不能重新凝聚战心,纵然是十万楚军,恐怕也不是吴国对手”。

    熊章听到这话,脸色也是显得凝重,他知道楚军战力比不上吴国,但却没想到是军心出了问题。

    吴国恐惧症?

    熊章心中有些生气,吴楚之战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楚人不仅没有想着复仇,居然还患上了吴国恐惧症。

    看看隔壁的越国,那可是全国上下攒着劲要向吴国复仇啊。

    弥生没有看熊章的脸色,继续说道:“其三,楚国封君领主太多,这些人占据了楚国大半的人口,一半的土地,平日在封地内作威作福,昔年吴军破楚,各地封君不仅不能及时救援郢都,反而在遇到吴军之时溃不成军,封君领主已是楚国的病患,当除之,以集权”。

    熊章大感意外的看了一眼弥生,对于弥生的论调他也是吓了一跳。

    楚国封君也不全是昏聩之辈,楚国郢都被吴军攻破之后,也有不少封君在积极抵抗吴国的侵略,昭王复立楚国之时,也是依靠了那些封君的力量。

    “封君乃是楚国的根本,减除封君,就如同自倔根基,楚国恐怕承受不住”,熊章说道。

    “也不必减除,削弱即可,枝干弱上一分,主干就会强健一分”,弥生说道。

    熊章对于楚国封君一直是有削藩的想法,但他一直不敢付诸行动,因为他怕有人清君侧。

    “不知道卿可有振兴商贾和强军的办法”,熊章略过封君之事,向弥生请教道。

    弥生见熊章对封君弊端避而不谈,也不在意,楚王虽然没有赞同,但也没有反对啊。

    “应该兴修水利,挖通楚国境内大江大流,让楚国江河湖泽相互沟通,这样才会让楚国物产通过船舶运输到楚国各地甚至是北上列国,水路畅通,来往便利,势必吸引诸国商贾来楚,到时,楚国的白纸、瓷器都会被诸国商贾大量售卖到列国,到时,楚国所需物资也会通过向商贾购买,从而很快充实楚国的府库”,弥生神色颇为兴奋的说道。

    “卿说的确实不错,只是兴修水利不仅耗费的时间太长,而且还需要大量的人力和钱粮,以楚国目前的实力恐怕难以完成”,熊章说道。

    挖通河道在这个时代算得上是与国运相连的工程了。

    历史上,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争霸减小后勤压力,就在长江与淮河之间挖了一段运河,叫做邗沟,就是因为挖掘邗沟,吴国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至于夫差匆匆北上攻齐,陷入了僵持,而后被越国所趁。

    秦王嬴政为了修建郑国渠,导致秦国灭韩的脚步拖延了数年之久。

    所以对于弥生建议熊章大兴水利之事,非常顾忌,毕竟吴国已经要对楚国动手了,熊章在这个时间消耗楚国的国力是不智的。

    “卿可知,吴国就在这一两年内就要攻楚了”,熊章沉声说道。

    “怎么会?”,弥生一脸不可置信的说道,随即又面露沉思之色,讶道:“是因为楚国已经妨碍到了吴国的霸业?”

    “的确如此”,熊章对于弥生这等天骄快速猜测出吴国对付楚国的原因一点也不奇怪。

    “既如此,臣建议先行强军,强军才能安楚”,弥生说道。

    “如何强军?”,熊章快速问道。

    面对熊章的发问,弥生面露难色,片刻之后,弥生才面带羞愧之色说道:“臣不会兵事。”

    “卿居然不会军事?”,熊章一脸不可置信的问道。

    法家的几个大牛都是民政和军政样样精通啊。

    如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等人,这些人可是既通法家又知兵的存在。

    弥生看着熊章不可置信的神情,心中越发羞愧,道:“臣,资质愚钝,对兵家一知半解,若是强行为之,恐怕会害了楚国,不过,臣可以向大王举荐一人,一定可以解大王之忧”。

    “是谁?”,熊章忙问道。

    “就是清华学宫兵学院院长孙念”,弥生说道。

    “孙念,客卿孙念?”,熊章先是惊讶,然后是恍然,最后是一脸懊悔。

    去年举办的辩论会之中涌现了不少璀璨的明珠,如法家弥生、兵家孙念、儒家颜回和端木赐,还有一个闵损,其中弥生、孙念、端木赐都被自己拜为客卿。

    如今端木赐已经被熊章委托楚国伐交之事,弥生也被熊章召见,在这勤政殿问策,反而是三客卿之一的孙念居然被自己遗忘,真是不该啊。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7_37071/2286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