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我在春秋当楚王 > 第 16章 孔子
    楚王章元年,也就是鲁哀公7年,公元前488年,游历列国的孔子再次回到了卫国。

    卫国朝歌

    孔子宅院之中。

    一个年纪六旬身躯却依然挺拔的老者站在院中,望着院中一棵桃花开得茂盛的桃树,神色淡然,但眼神之中却不经意间流转着黯然。

    这人就是这个时代最亮眼的名士,孔子。

    他刚从卫宫之中回来,回顾着他与卫候的对话,孔子心里一阵叹息,他是为卫国国人而叹息。

    在卫宫之中,卫候问孔子,如果让其当政,将会怎么治理卫国。

    孔子向卫候辄陈述了他的主张,他认为在卫国为政先要正名。

    孔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主张呢。

    原因是卫候辄的父亲卫蒯聩,卫蒯聩是上任卫候卫灵公的儿子,而卫候辄是卫灵公的孙子,也就是说卫候辄越过了其父亲,直接继承了卫国的君位。

    而他父亲卫蒯聩还活着,且在卫国担任要职。

    据孔子所知,这个卫蒯聩可不是一个可以会屈服现实的人,卫国日后恐生祸患。

    所以孔子主张在卫国为政先要正名。

    他要在卫国加强周礼,确定君君臣臣和父父子子的关系。

    他要杜绝卫蒯聩窥视君位的野心。

    只可惜,卫候却不以为意。

    卫侯辄恐怕也想不到,八年之后,他会被他的父亲赶出卫国。

    “砰”的一声,孔子宅院的大门被推开,咂响的声音打断了孔子的思绪。

    孔子转过头看去,看到一个高大的汉子正一脸兴奋的推门而入,眼角不由闪过一丝无奈。

    “子路,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每逢大事要有静气”,孔子对来人无奈呵斥道。

    听了孔子的话,先是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然后鞠躬对孔子说道:“学生知错了”。

    仲由,字子路,鲁国落魄士子,只比孔子小九岁,人高马大,且好勇斗狠,当初孔子在鲁国讲学的时候去找孔子的麻烦,而后被孔子的德行感化,拜孔子为老师,之后一直跟在孔子身边。

    后人常常猜测,是子路没打过孔子,而后才被其道理折服。

    “老师,是子若来信了”,子路一脸兴奋的扬了扬手里的帛书。

    春秋时期,虽然大部分文书都是用竹简记录,但这种用于传输的信件一般都是用兽皮,或者是帛书。

    “子若吗?”,孔子脑海之中瞬间涌现一个身影。

    有若,字子若,孔子弟子,重孝并提倡讲究诚信,主张藏富于民,建议降低民众赋税,孔子认为有若可以执掌千室之邑,属于非常高的评价了。

    有若因为其母亲在鲁国,所以他并没有追随孔子出游列国,有若经常为此感到愧疚。

    “求学令?”,孔子接过子路手中的书信,认真的看着上面的一字一句,除了有若字里行间的关怀和愧疚,心中还抄录了一篇来自楚国的求学令。

    “楚王熊章?”,孔子看完求学令的内容,神色有些恍惚。

    楚昭王27年春,也就是去年,孔子在经过陈国的时候,受楚昭王之邀前往楚国郢都。

    在面见楚昭王的时候,孔子向昭王推荐了自己仁爱的主张,但昭王没有采纳,于是孔子就离开了楚国,没想到这才一年多的时间,楚昭王就已经薨了。

    而令孔子没有想到的是,楚国新君似乎才九岁吧,就有如此大的魄力开办学宫。

    “博士吗?”,孔子手里拿着有若的书信,良久不言。

    “老师,对于您来说或许是个机会”,子路对孔子说道。

    孔子如今已经六十三岁了,除了四十多岁的时候在鲁国执政,虽然政绩斐然,除阳虎,压三桓,可惜最后还是因为季氏而被迫离开鲁国。

    “我再想想吧”,孔子收起有若的书信,再次看着院中的桃花沉默不语。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7_37071/2286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