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站在汴水岸旁,迟迟不能下定决心。

    按道士的说法,宋时第一次来到这里便相信了他,而且选择了「烛影斧声」。

    还从这里跳下汴水,进行所谓的「入梦」。

    他去到了北宋皇宫的万岁殿里,成为了那柄柱斧。

    再一次站在汴水岸,宋时思考,这一次要去到哪个时间,却忽然明白了失忆前的自己为何要变成柱斧。

    如果以现代人身份回到北宋东京城,宋时和一个怪人没有区别。

    穿着怪异服装,不识古汉语,根本无法正常生存,甚至还会招来灾难。

    想要解开谜案,回到第一现场是最稳妥的办法。

    所以只能变成赵匡胤随身携带的柱斧。

    宋时已经大致了解赵匡胤驾崩当晚的情况,多亏了自己的选择,可是这代价太大了

    想起三十多年的孤独日子宋时就想呕。

    他忽然对亭子里的道士说:“喂,死道士,那件氅衣借我一用如何?”

    黑色短袖和牛仔裤回到东京城多少有些不合适。

    道士探出头来:“下定决心了吗?”

    “别废话了,我赶着回家,再借幞头给我。”宋时伸手讨要。

    道士脱下自己身上的氅衣给他。

    “抱歉,幞头不能给你。”道士说,“发不能乱。”

    “”

    宋时咬牙,接过氅衣。

    “算了,指望不上你,我自己想办法。”

    说罢伸手去试汴水水温。

    刚好合适。

    “那走吧!”

    抱着氅衣宋时果断跳下汴水。

    “北宋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大约丑时。东京开封,晋王府!”

    噗通一声,宋时沉入河里,起初水温还算正常,随着身体的下沉,温度急遽降低。

    “我的妈!”

    冻死我了!

    宋时摆动双腿,想要爬上岸。

    这种温度逆差会死人的!

    突然间,河水宛如柚子皮从宋时身上剥离,视野晃动,重心下落,一个狗吃屎的姿势摔在雪地里。

    “呸呸呸!”

    宋时抬起头来,冰冷刺骨的雪花朦胧双眼,来不及多想,裹上氅衣蹲在雪地里。

    “大宋的氅衣果然暖和,眨眼的功夫就到了,臭道士真有两把刷子。”

    雪下的很大,宋时缓慢挪动身体前进,四周建筑稀少,只有几家大院矗立雪中。

    深深的雪让宋时无法看清府门的牌匾,他只能躲在街角静静等待。

    赵光义的晋王府具体在哪宋时真不知道,他推算时间,现在赵匡胤应该已经进入最后的睡眠,而赵光义会返回府邸。

    并不是有些记载的留宿宫中,万不可能。

    躲在街道拐角的宋时不担心被人撞见,宋初的东京还不是那个彻夜不眠的繁华东京。

    凌晨一两点,东京居民都开始做梦了。

    按司马光的记载,赵光义在自己府邸前还会有一段纠结。

    赵光义的表现,对于「烛影斧声」的谜底十分重要。

    宋时不敢马虎,双眼炯炯有神,盯着街道一切物体。

    孙大圣炼丹炉逼出火眼金睛,他宋时封桩库里练就目不转睛。

    终于在半个时辰后,一个人影踏雪匆匆而来,闯进宋时视野。

    是一个太监提着晃灯笼在雪雾朦胧里穿梭。

    他径直走到一家院落门前,叩响府门。

    令宋时和太监都吓了一跳的是,府门一旁竟然还矗立着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

    风雪给了他十足的伪装。

    太监着急,没有过多在意,三声后不应,再次叩响府门。

    宋时扫了扫肩膀上的雪,他视力好,看清开门的是一个脸部稍黑的男人,身着单色素衣,外面披了一件裘衣。

    “裘衣华丽,达官显贵,是晋王府不错。”

    倒显得宋时身上这件氅衣破旧了,虽然看不清黑脸男人脸部细节,不过应该就是赵光义。

    门前三人一番交谈,赵光义显得很惊讶,迅速退回府邸。

    等了许久不见人出现,太监更着急了,叩响府门的同时朝里面喊话。

    那太监就是王继恩,赵匡胤驾崩后,宋皇后督促他去召赵匡胤儿子入宫,他却径直来到了晋王府。

    事关王继恩后半辈子荣华富贵,能不着急吗。

    宋时记得几段被记载下来的对话。

    赵光义听见是皇帝驾崩,叫他入宫继位,十分惊悚。

    他惊讶的表情宋时真实地看见了,如果是他弑君,不会有如此表现吧?

    “我要去和家里人商量一下。”

    赵光义是怕,还是精彩的伪装?

    王继恩在门外等急了,大喊:“再不走,就要被别人抢走了!”

    此话一出,赵光义也不商量了,立马出门入宫。

    宋时知道的情况就是这样,此时大雪里,王继恩已经开始喊了,一连喊了几声,矗立雪中良久的那个男人突然伸出手阻止王继恩。

    宋时揉揉脑袋,拼命回想此时这里的第三人叫什么名字。

    奈何不太起眼,至于宋时读完史籍都没记住。

    拦住王继恩的男人自己也喊了一声,终于,赵光义打开府门,依旧裹着裘衣,却精心穿戴好,跟随两人踏雪前往皇宫。

    宋时鬼鬼祟祟跟着,隔着安全距离,既不丢失目标又让他们无法注意到自己。

    跟了一段路程,三人穿越城墙进入皇宫大内。

    他们会率先去直庐,然后才能进入内廷,宋时可不敢跟过去,他止步,还跟上去,非得被太监发现不可。

    宋时有些失望,看着满天大雪,他要怎么突破这个谜案啊?

    看赵光义的反应,他显然对于赵匡胤的死亡也感到惊讶。

    但作为赵匡胤生前最后一个接触的人,赵光义的嫌疑依旧最大。

    宋时猛然想到什么。

    他直挺挺站立,任由雪花打在脸上。

    “只是要一个「解」吗”

    “既然「烛影斧声」是寻找赵匡胤的死因,这件事大概率就是赵光义弑君,我只要依据史料记载去猜就行,费劲心思找答案干什么?”

    “一个不对,猜第二个,肯定有一个正确的「解」。难点在于宝器。”

    宋时露出得意的笑容。

    “我知道「解」了!”

    在现代依旧很多人认为是赵光义弑君,甚至一些史学大家也这样认为,既然赵光义弑君的概率最大,为何就不能是真相呢?

    按照宋时目前的目击来看,赵光义无法洗脱嫌疑。

    宋时裹紧氅衣。他应该改变一下目标,目前重要的是那件宝器到底是什么。

    “赵匡胤”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6_36862/2239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