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 > 第235章 计翼明、陈士奇
    计翼明,尽管家境贫困,却十分好学,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依靠研习医术和占卜来维持生活,一生未曾娶妻。他曾居住在吴地(苏州一带),在那里从事绘画创作,并自称为“青霞散人”。在甲申年(公元1644年)发生的事变中,计翼明极度悲痛,以至于绝食而死。

    我的朋友周小宗,曾经将计翼明的事迹编纂录入一部书中。计翼明与许琰同样遭遇了这场国家的剧变,他们都是吴地人士,同样选择了以绝食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许琰的事迹已经得到官方的认可,被列入祭祀典礼之中,然而,计翼明的事迹相比之下却流传甚少。唉!士人的忠贞事迹因种种原因而被埋没,未能得到充分彰显,这样的现象还没有尽头吗?

    陈士奇

    陈士奇,字平人,是福建漳浦人。他出生在庚寅日,小时候读《离骚》中的“惟庚寅吾以降”时,立志说:“我生来就注定要有所作为。”他把这些话刻下来以激励自己。当他还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以文章闻名。天启乙丑年(公元1625年),他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中书舍人,后来请假回家。庚午年(公元1630年),他被提升为礼部主事,壬申年(公元1632年)被提升为粤西督学使,他轻装简从地就任。在遭遇父亲去世后,他回家守孝。甲戌年(公园1634年),他被补任为重庆兵备道,乙亥年(公元1635年)转任贵州提学,后来再次母亲去世而回家守丧。庚辰年(公元1640年),他再次被任命为赣州兵备道。赣州是一个富饶的地方,但他自己却两袖清风。当时石城和宁化两地的顽固百姓,已经打了十年的官司,陈士奇一到那里就迅速审理并解决了问题,使得两地恢复了和谐。赣州人民为他建立了祠堂来祭祀他。辛巳年(公元1641年),他被任命为四川督学,他驾车赴任时向神明发誓:“我宁愿割下我身上的肉,也不愿意阻塞那些贫穷学子的门路。”他拒绝了所有的请托,因此得到了许多有才能的学生,当时在民间留下了“学宪广文”(意思是学政大人文德宽厚)的美名。

    壬午年(公元1642年)七月,他被特别提拔为佥都御史、四川巡抚。他考虑到当时的时局混乱,皇帝非常焦虑劳累,于是自己生活也非常简朴,吃饭不讲究多样菜肴,出行不带豪华帐篷,家中不接待私人拜访,一心一意地修缮城墙和准备武器,以防不测。冬季十月,松藩的边防军队因为要求发饷而叛乱,聚集了数万人,没有人敢去招惹他们。陈士奇用严厉的言辞和正直的态度,向他们说明了祸福,最终使所有人都接受了安抚。当时四川的猺黄贼已经盘踞多年,在四川东北部蠢蠢欲动,陈士奇先后与道臣陈其赤、葛征奇、郡守王行俭、巴县县令王锡、营将赵荣贵等人合作,在重庆、顺庆、定远等地设下奇袭和夹击,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斩杀了一千七百多名敌人,活捉了贼军首领马超、一斗麻、代天王等二十多人,救出了数万名受难的民众,猺黄贼首胆丧逃走,其他的贼人相互告诫,说陈抚军是不可战胜的,说明他被敌人如此畏惧。

    当地的土匪彭长庚等人,聚集了一众人杀害了县令,陈士奇便设下奇计,捕获了他们的首领数百人,并将他们绳之以法。另外,峡江洪雅的一众人杀害了尉官,原因是尉官贪污军饷,才导致了变故,陈士奇认为罪责不在民众,他派遣将领去说明情况,结果县民都自愿捆绑自己请求处死,陈士奇只斩杀了带头的人,而其他人都得以免于死刑。另外,四川长期受到白莲教的困扰,陈士奇认为这些人还没有投靠他人,如果急于对付他们,只会适得其反,于是他选择了赵荣忠作为将领,用牛肉和酒好吃好喝招募他们,最终使白莲教的党羽散去。

    癸未年(公元1643年)十二月,皇帝下旨让陈士奇调任到另一个衙门,但由于没有人可以接替他,加上闯贼攻破了陕西,邻近的地区形势危急,汉中的瑞王为了避难逃入四川,镇守将军赵光远是一个专横的将领,他带领着两万多士兵作为端王的护卫,同时还有数万从陕西逃来的民众,突然来到保宁,导致四川省陷入了巨大的震动。陈士奇不惧千里之遥,单枪匹马前往保宁,而外来的镇守士兵非常傲慢,视四川为软弱之地,想要得到粮饷并逐渐侵占此地。陈士奇大声疾呼说:“士兵应该用来抵御暴行,你们退守到平阳关,为我防守要地,这样我才会给予粮饷,我不惜花费两万银子来供给他们;如果他们只是停在这里,制造混乱,我的头可以被砍掉,粮饷也不可能得到。”赵光远知道无法动摇陈士奇,于是退兵到平阳关。陈世奇与瑞王约定,只带三千骑兵进入重庆,民众因此没有受到惊扰。

    甲申年(公元1644年)四月,朝廷才派川北道的龙文光接替陈士奇,陈士奇正准备回家,这时听到了京城发生变故的消息。当时,张献忠正威胁着四川,突然攻入了夔州,陈士奇考虑到国家仇恨,认为与敌人不可能共存,于是派遣水师的曾英使用火攻在忠州击败了敌人,击沉了一百多艘船,杀死了数以千计的敌人。他又派遣赵荣贵在梁山抵御敌人,奋力斩杀了三百多名敌人,缴获了无数的骡马和弓箭。敌人因此怀恨在心,集结了全部兵力前来攻击。六月初八,贼军攻破了涪州,有人认为陈士奇已经离职了,建议他离开,但陈士奇不同意,他据守重庆等待迎战敌人。而此时他的权力已经被剥夺,他亲自征召的石柱土司的援兵没有到来,他与守城的知府歃血为盟,决定死守。七日后,敌人以百万之众来到城下,陈士奇打开自己的行囊,全部捐出以帮助军需。他日夜登城,衣不解带,使用火礶和滚炮,击死了无数的敌人,民众没有逃跑或投降的意图。到了二十日夜晚,乌云密布,敌人挖掘了地道,在城角藏了数十筒火药。第二天早晨,他们用火箭同时射击火药,引发了爆炸,城墙因此被炸开,敌人涌入,陈士奇被俘。张献忠用好言劝他投降,陈士奇大声说:“我是大明的大臣,遗憾的是没有跟随先帝而死,现在为国家而死,是我的心愿。难道会有投降的颜真卿(曾任唐朝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后因拒不投降,被贼军杀害)吗?赶快割下我的头,我没有其他的话要说。”他痛骂不屈,张献忠非常愤怒,命令将他拖出去,将他肢解致死。

    突然间,四面八方雷声大作,狂风暴雨,屋顶的瓦片被吹走,沙子被吹起,大树被连根拔起,持刀的人开始互相砍杀,张献忠惊恐地倒在地上。当时遇害的总共有九人,包括瑞王和从驾守道陈纁、重庆府知府王行俭、巴县知县王锡、新任四川巡抚龙文光以及其他的将领和官员。这是在六月二十一日发生的。第二天,敌人将重庆的民众全部抓来,砍断了他们的手臂,总共有三万七千多人。

    我的评论是:张献忠的杀戮之惨,自黄巢之后从未有过。陈士奇这位已经离职的巡抚,仍然坚守着必将陷落的危地,这是因为他的忠诚和正义的本性,在他学习《离骚》时就已经形成。怎么会有向贼人投降的颜真卿呢?这是多么壮烈的话啊。所有享受朝廷俸禄的人,难道不应该都听到这样的话吗?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6_36802/2230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