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 > 第191章 十二(日)昌平陷、十三(日)城门设炮等
    十二(日)昌平陷

    庚子日,贼军攻破了昌平州,驻守的军队几乎全部投降,唯有总兵李守鑅面对敌人毫不屈服,亲手搏杀了数名敌人,无人能够制服他。贼军将其团团围住,李守鑅最终拔刀自刎,以示宁死不降的决心。

    顺天巡抚杨鹗在出巡期间,改换平民服装,秘密逃走。督学陈纯德前往遵化进行公务,中途得知战况紧急,决定折返京城。李国桢在处理各项事务时都谦让于王承恩,这种做法遭到科臣戴明说的弹劾。

    十三(日)城门设炮

    辛丑日,京城各城门均设置了红衣大炮,朝廷为守城士兵每人发放一百枚铜钱作为军饷。左都御史李邦华发布了告示,警告散播谣言者将依法治罪。吏部尚书李遇知因被御史涂必泓弹劾,以病为由不再上朝。

    十四(日)孝陵夜哭

    壬寅日,南京的孝陵夜间突然传出哭声。从三月初一开始,连续二十天日光微弱。当天晚上,风势阴冷凄惨,沙尘漫天飞扬。朝廷起用前司礼太监曹化淳戴罪立功,负责守卫城池。皇帝密旨要求收敛安葬魏忠贤的遗骸。

    十五(日)居庸关陷

    居庸关,位于顺天府(即京师)北部,据《淮南子》所载,天下有九个着名的关隘,其中居庸关便是其中之一。十五日癸卯,京师出现风霾天气,日光更加昏暗,正阳门外关神庙中的旗杆突然断裂为两截,倒在道路上。一时间,人们纷纷传言关帝厌倦世间,已经离开京城。据说在三天之前,关帝还曾托梦于皇帝。这也是一桩非常奇异的事情。

    贼军自柳沟出发,一路直抵居庸关。柳沟地势险要,只需百人便可固守,但守军竟然毫无防备。总兵唐通、太监杜之秩等人不战而降。巡抚何谦假装死亡,暗中逃离。朝廷紧急调拨京营三大营驻扎齐化门外,李国桢坐镇京师城楼,却无所作为,只能依靠太监王相尧指挥。总兵马岱亲自杀了他的妻儿后,仓皇逃往山海关,对王永吉说:“形势如此严峻,我们如何自保?”于是决定投靠吴三桂。当日,朝廷的勋贵、锦衣卫、公卿大臣等官员开始轮流值守城门。当时,京城以西的诸多郡县已经闻风瓦解,将领官吏或降或逃。伪政权的权将军刘宗敏发檄文至京师,声称将于十八日攻入京城,并会在幽州会馆暂作停留,京城上下震动不已。李自成还发布告示,告知沿途乡村百姓无需恐慌,顺军入境将公平交易,严禁士兵淫掠,第一声炮响时要城池的主要官员出迎,第二声炮响时当地乡绅官员要出迎,第三声炮响时百姓要出迎。

    亲藩仁和王朱由棓护送着周王的灵柩南下。

    十六贼焚十二陵

    甲辰日黎明时分,昌平失陷,十二座皇陵的享殿全部被焚烧。贼军砍伐松柏,分兵掠夺通州的粮食储备,并将檄文传至京师。皇帝正在御殿,召集新考选的诸位大臣,询问如何充裕军饷、安抚百姓。滋阳知县黄国琦回答:“充裕军饷不在于搜刮而在于节约,安抚百姓取决于皇帝圣心。皇帝圣心安宁,百姓自然安宁。”皇帝认为此言正确,当即任命黄国琦为给事中,其余大臣依次回答,还未过半,皇帝忽然收到一封密函。

    皇帝看过后脸色大变,随即起身进入内宫,诸臣站立等候片刻后被命令退下。此时大家才知道是昌平失守的消息。当晚,贼军从沙河进发,直扑平则门,整个晚上竟然禁止抢劫,贼军火光之盛,映照天空。此时京师内外城共有十五万四千多兵力,但登上城墙守卫的只有五万六千多疲弱之兵,加上几千名宦官,守卫力量不足,又缺少炊具,只能在市场上买饭充饥,军饷久缺,每人只发给一百铜钱,士气早已解体,十分低落。

    贼军自从攻破中原后,相继占领陕西、山西之地,早就窥视京畿地区空虚,暗中派遣了党羽携带金银财帛,装扮成大商人,在京城开设店铺,又派遣奸细混入官府充作衙门署吏,专门刺探情报,大小事情无所不知。京师每天派骑兵探查敌情,贼党的探子立即就将情报告知贼军,贼军将这些骑兵劫掠到营地,并且重金贿赂,这些骑兵大多投降了贼军,没有一人返回京师。

    当时有数百骑兵来到齐化门,沿着子门西行,驻扎在郊外的京师士兵询问他们是何方兵马,这些骑兵谎称是从阳和来的勤王兵马,其实是贼军的侦察骑兵。当时人心惶惶,都说皇帝要南巡,已经被几十名太监护卫着出了得胜门。当时守卫城门的都是太监,朝廷中的勋贵公卿大臣等高官,因为没有得到皇帝召见,也无从得知详情。随着贼军要求投降的檄文南下,清河、沐阳、邳州等地都任命了伪官。

    其他史书记载昌平是十二日被攻破的,守将李守鑅战死,而甲申、乙酉两年的史书则记载李守鑅是十二日阵亡,十六日昌平才陷落。我认为李守鑅是十二日阵亡的,昌平也是十二日被攻破的,那么史书记载昌平十六日陷落,是因为十六日才上报朝廷。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6_36802/2230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