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君不君 > 第58章 尘封往事
    越妃丁氏,好像等这一刻,等了好久好久,是对他人的审判,也是对自己的问罪。

    ‘大皇子,你可有耐心,听完这段曲折的故事。’

    王洪找了个位置坐下,‘娘娘还是长话短说吧,毕竟我是背着君父来到这里的,而且,你的话,信与不信,我还得斟酌几分,不管如何,你伤害我的那些事情,你是跑不掉的。’

    越妃冷笑,无所谓了,即便是你杀了我,也无所谓。反正姐姐应了我,你,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二十年前,麒国国君应翎国之意,择选公主为妃,虽是以前大有先例,但是当时国君已有君后,且恩爱有加,你母亲箫氏,乃是麒国豪门世家,从小锦衣玉食,天真无邪,但也因为如此,箫氏,极为张扬个性刚强。

    当初答应国君求娶之时,便要求一人心,国君初登大位,急需世家扶持,也确实喜爱箫氏明媚开朗的性格,两人也是过了一段郎情妾意的好时光,直至产下大皇子您,前朝众臣,纷纷要求广纳后宫,延绵子嗣。

    更甚者,这事情的主导者,居然是你的外族箫氏。

    这让刚生产后虚弱的君后娘娘,恼怒不已,招来箫氏当家人,,也就是你的外祖询问缘由,哪知,箫氏野心极大,扬言,要送自家族内适龄少女前来竞选。

    劝君后娘娘大度,为了家族荣誉考量,多多帮衬。

    君后大为震惊,想不到,自己在家时也是众星捧月,怎么位置坐到了君后,反而家族不为自己考虑了,断然拒绝。

    你外祖父,无可奈何,归家之后召开了族中议事,却被族中众人扣上了个庸碌无为,不能为家族荣耀据理力争的帽子,一边又不敢得罪君后娘娘,只得在朝中继续发力。

    到后面,居然还上奏,君后不愿广纳后宫是为妒,实非一国之后的心怀,刚开始国君还不予理睬,但是一句话,说的人多了,就渐渐变了意味。

    国君开始有意无意的在君后面前提及,不管如何,太子之位始终是大皇子的,君后的位置,不容质疑。

    君后在家国双重压力下,答应了此事。

    不过作为后宫之主,在择选上,有很大的权利,不知是存着报复的心理。还是当真你外族再也没有可相看之人,总之第一次选才女时,萧家,无一人上榜。这让箫氏族人气恼不已。

    你外祖父,再次入宫,好言相劝,君后也大方做出让步,指了个适龄少女进到宫中作伴,那女子,也不负众望,两月有余便得君上宠幸,只是命运不好,没过多久,便染疾郁郁而终了。

    萧家和君主,第一时间,当然是怀疑君后娘娘,但是找不出证据,或者说,找到证据又如何,难道为了个宗族女,拉自己的爱女君后娘娘下台吗,显然是不理智的行为。

    但是这边,朝臣不乐意了,广纳后宫以来,非但没有传出一丝好消息,后宫之后,才女佳人频频离奇身亡,你若说一两个是意外,可。。。

    ‘你是说,那些人都是我母后所为,简直胡说八道。母后最是敦厚和蔼,怎么会做这些事情,当年你和还是嫔妃的朱氏联手,逼得我母后节节败退。这些,我可是都知晓的。’王洪实在听不下去,出声打断。

    ‘敦厚和蔼?大皇子,那只是在你面前的伪装罢了,宫里的老人,全都换了不知道多少遍,背后之人费力隐藏的真相,你以为,是那么简单的。’

    哼、、、

    越妃才不管王洪的脸色,有多差,像是执着的要把这个故事讲完般。

    没人说都是君后所为,但是当时得利者,也只有一个君后娘娘。不猜是她,难道说是前面那位。

    就那么断断续续的一年多时间里,后宫还是毫无动静。

    这时候翎国的联姻书一到,群臣几乎是唯一一次全员通过。和亲名单里,有三位适龄公主,都可请君主选择,这让当时的国君很是得意一番,一国公主,都在自己一念选择之内,上位者的虚荣心在那一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

    君后娘娘听闻此事。连忙赶到御书房。知道此事已无缓转余地,本着对于国君的了解,想了一出以进为退的计谋。

    当时的名单里,是没有现在的贵妃娘娘的,是君后说,这些个公主,怎么配得上咱们英勇神武的君主,怎么,也得是个嫡公主,听闻,翎国有一女,面若桃花,颜容姣好,是为【朱颜二公主】。当时国君听闻之后,还有些不安,毕竟自己只是纳个嫔妾,就要别人的嫡公主,好似有些狂妄自大了。

    但是经不住君后的一番言语。他们既然呈上国书,那便是诚心结亲,如果舍不得嫡公主,那这事,再议就是了。而且,我们也是诚心为之,到时候妹妹进来,我们把位份给她抬一抬就是了。就在我之下,如何。

    一番说辞,让当时的国君很是心动,朱笔一批,写上了朱颜的名字,传回了翎国,也不知道那翎国怎么回事,还是答应了下来,风光大嫁将二公主送了过来。

    君后没有想到,翎国做事,这么没有章法,气急,但是国书已换,她再也没有办法。

    又想出一计。先前总说后宫频频出事,是自己这个中宫有失体统,现在,再次在世家各族中挑选适龄女子,以自己中宫之名承诺,绝不再让任何意外发生。

    箫氏族人,第一个屏除嫌隙,送上旁支嫡女,其余人见状,也纷纷应援。

    ‘你就是这么进宫的?’

    ‘嗯’

    越妃略带苦涩的点点头。早知那是人生的转折点,自己,无论如何也不会进宫。

    当时我还是刚及笄的丫头,哪里懂得这其中的弯弯绕绕。父亲说,咱们家族前朝势大,但是后宫中,缺一双眼睛,无需争宠,自保即可,安然在宫中度日。离家近,日后也能常常相见。给我挑选了精炼的麽麼,忠心的丫头。

    我以为,不过是一个华丽的地方,换到另一个华丽的地方享乐罢了。

    我随着一批年轻女子进得宫中,半月之后,翎国送亲的队伍到达了庆城,那是我第一次见贵妃姐姐。可是一张好看的脸上全无喜色,勉强的笑容看着让人心疼。她明明,不过是只比我稍大的年纪。

    册封仪式结束之后,我们早早散去,身边的人都议论,翎国这公主真是好福气,不用像我们一样还得逐阶晋升。

    可这话,没有传过两天,就出事了,当时还是玉妃娘娘的翎国朱颜,前去给你母后敬茶,不知怎么惊扰了凤体。害的君后娘娘昏厥当场,医者诊断,君后娘娘,居然是气急攻心,小产了。

    那医者更是断言,此胎必是男丁。

    一时间。玉妃娘娘不敬中宫,祸害皇室的罪名齐齐压下。

    国君下令,玉妃禁足于宫中。

    可千算万算。君后娘娘还是心急了一些。当时翎国送亲的队伍,刚出城。出了这等事情。使者调转回来。态度强硬,毫不讲理。无意真相,只拿麒国是否有意开战,找理由为之。

    君主不知一后宫小事,竟然演变到国事之上,各方权衡之下。只得来到中宫,给君后娘娘说明利弊、、、

    事情,以医者一门三代斩首,其余五族流放为结束。此乃,贵妃与君后娘娘第一次交锋。结怨的开始。

    那年,你,两岁。

    事后很长一段时间,君后独霸后宫,国君因着此事对君后心生愧疚,倒是像又回到了两人恩爱如初的开始,三月以后,贵妃得知自己有孕。忐忑不安。从才女殿将我选出。安放至宣禾宫偏居。本来我和那些肮脏之事毫无关联。

    可那时君后娘娘娘看着后宫一举一动,对于贵妃此举颇为不满。君后自那次小产后,再也无所出。得知贵妃产子的时候,勃然大怒。

    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竟然消息被瞒得密不透风。

    我在贵妃的扶持下,渐渐甚得恩宠。

    二皇子一落地,君后心起一计,劝导国君,玉妃身份特殊,若是亲自抚养难免会有异心。自己不计前嫌,可以代养在身边,好生教导。

    国君忌惮玉妃背后势力,哪怕只是猜想,也绝不让意外发生,本应被嘉奖的人,寻了个由头,竟然位份生生降了两级。

    至此,后宫再无一人是君后的对手。

    ‘可我记忆里母妃对二皇弟明明很好’王洪冷冷出声,你说的这些,有什么证据。

    ‘大皇子今日前来,难道不是因为有人送了什么证人给你,你来我这边确认一番吗。那姑娘知道的是后面君后不和,我所说的,不过是前面的铺垫,为什么他们不和而已。’

    王洪的心,冷了冷,看着越妃不像撒谎的样子,难道,自己的母后、、、不,就算如此,母后坐镇中宫,一些手段,自然也是可以理解的。

    王洪有些失了耐心,‘你就说,最后为什么会发展成那样。’

    越妃喝了口茶,缓了缓。

    二皇子出生被抱走后,玉妃伤心欲绝,整日以泪洗面,浑噩度日,这让君后放下心来,可是自己的身子,确实一直没有起色,转眼又是两年之后。如果殿下记性好的话,应该能记得,当时君后的宫里,常年飘散着浓浓的药味,哪怕是用香薰熏过,依然掩盖不了。

    国君渐渐厌恶了那种味道,也曾劝解,已经有了大皇子,身子慢慢将养便是,不用太执着,可是君后哪里听得进去。

    第二年,同我一批的才女,有几个进了位份,传出喜讯。因为有着之前担保,君后只能忍着怒气,笑脸恭喜,为了控制自己见到她们心绪不宁,就连日常问安都免了他们的。

    可也就在那时,无处发泄的情绪,使得君后娘娘常常夜探当时玉嫔的寝宫,没有人知道那些夜晚发生了什么。

    直到宫中传出好消息,得了两位公主。翎国派来使臣祝贺,玉嫔一改往日低迷。出现在众人视线之中,许是长久未见,本就生的面容姣好的玉嫔,一时间又让国君神迷不已。

    一段时间后,我与恢复妃位的贵妃娘娘一同被诊出身孕,国君高兴不已,那边箫氏族亲,看着后宫频频传出好消息,压力也给到了君后娘娘,族中不断有女子被送进宫中。

    国君看着野心不断膨胀的箫氏族亲,对于立太子的谏言一直按捺不发,这就让君后娘娘坐不住了,与国君大吵了一架,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国君与君后开始离心。

    王洪听着,原来这里面,还有自己的事情吗。

    后面两人达成协议,立你为太子,但是箫氏,不能再出后宫高位,前朝,也渐渐扶植起了我父亲与之抗衡。

    在箫氏知道君后做主答应了这等事情后,家族,再也忍不住怪罪于你母亲。这些事情,你外祖家应该还有尚在人世的人,可以作证。你大可随意去问。

    失去了家族助力,频频受挫,国君也不再独宠。这才到你记忆里常常沉默温和的君后娘娘。

    后宫百花齐放,各家争相斗艳,日子,倒是也过了几年安稳。

    从角门而出,几人趁着夜色慢慢向前走去,都说这皇宫大,要是日日被困在这,好像,也总有机会熟知一切。

    事情,在你十六岁那年,发生了转变,前朝,局势不断变化,箫氏一族感觉到了国君的有意打压。但是碍于你的身份,也只是撤官撤职,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惩罚,但是各世家,从来都是见风使舵之人,在我父亲的带领下。竟然开始了提议,太子之位,能者居之。

    这事情,你应该就开始清楚了,你为了证明能力,开始不断前往各受灾区救援,那段时间,庆城里,流言漫天,都说国君有意更换太子。

    君后重新振作。各方联系,打压政敌,国君当时身体抱恙,不知道哪里听得风声,说是后宫干政,箫氏一族,野心可见。这让国君气愤不已。连连呵斥君后,忘了自己的身份。

    君后在气急之下,更是说出,‘你当然无所谓,都是你儿子,可是我的儿子,只有洪儿一人。’

    此言一出,前朝后宫震荡,这实属不是一国之后该讲出的话语,贵妃趁势而上,要回了二皇子的养育权。

    君后眼见情势失控,便以自己身份为由,将后宫中全部未满十岁的皇子公主,接养于寝宫偏殿之中。

    可就是那么凑巧,意外,就发生在了那个时候,偏殿走水,带走了三条无辜的性命。

    你说,我是不是有理由相信是你母后所为,我不过是权利游戏中的牺牲品,可是千不该万不该,我的孩儿,是无辜的、

    君后为此,大病一场。一蹶不振。后面的事情,你都知道了,我也一直以为是这样的,以至于这些年,我对你的恨,绵绵不断,失了心智。

    但是这其中,还有一些细节,那场火,是怎么来的呢。

    是国君所为。

    越妃的脸,呈惨白色。

    是国君所为,当有人告诉我这个真相的时候,我的信念都崩塌了,国君啊,下了一盘好大的棋,起初,他只是想要贵妃的儿子性命的。

    结果一场火,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事后的国君,怨贵妃,怨你强闯宫门,怨箫氏一族、、、

    也将自己折腾的一病不起。

    忘了告诉你,当初将你拦在宫门外的人,也是国君的死侍。不过他低估了一个儿子的心。

    哈哈哈。报应,报应。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6_36742/2827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