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新军被申大将军的部队吸引在太华山脚下,我军可以从四面包围然后满满合拢,一举吃掉这一股骑兵,昨天申将军惨败就是因为这一支新军骑兵突袭,这估计就是王莽最后的底牌。

    我军不说全歼就算吃掉其大部,也让王莽实力大损,这样我军又重新有了进攻长安的可能,有了这个泼天大功您不是能稳稳地当上这丞相吗。”

    听到邓守地分析,李松地注意力彻底被吸引过来了,捻了捻下巴的胡须,目光一定,终于下定了决心。

    “命令全军出城,分为十股由你们各位带领,从四周满满合拢包围圈,我不仅要救出申将军,还要歼灭这支新军给死去的汉军将士报仇。”

    邓晔顿时劝谏道:“将军,三思啊,新军明知道我军在华阴,还追了过来,疑点重重,必然有诈啊!”

    李松摆了摆手,“我意已决,行军打仗不能一味退缩不前,多派探马探查附近三十里。”

    “诺!”

    韩臣、邓守闻言喜上眉梢,大声应道,一个个去点起人马,

    邓晔面带不愿但是看到李松已经下了命令,也只能无奈地跟了出去,他要亲自派出探马,他总感觉有点不对劲。

    半个时辰后,王匡站在太华山上无奈地看着分兵十股慢慢合围的汉军,就感觉无从下手,看了看隐隐在包围圈中心的赵云还没有发出信号,只能急得来回徘徊走动。

    赵云这是要等对方完全包围自己才会让他们伏军下山出击。

    只是这样一来王匡离山下还有一段距离,要不在山腰中间的密林中,他们也躲不过汉军探子的探查。

    这就导致白马义从需要抵挡住十倍于己的敌军比预想更长时间的进攻,赵云这是以自己为诱饵来吊李松完全上钩,赵云完全相信自己部下的白马义从。

    看到自己外面的汉军已经出现,赵云点了点头,鱼终于上钩了,那鱼饵也就没什么用了。

    “随我冲锋!”

    赵云直接向申屠建发动了最后的冲锋,他要在汉军合围圈完全成型之前,彻底消灭掉申屠建部。

    听到统帅的命令,执旗手把大旗高高挥起,白马义从四千多将士爆发出了和前面懒洋洋的追击完全不同的状态,

    那种有我无敌的信心爆发出来笼罩在每一个骑手的心中,征战多年杀敌无数,令人胆颤心惊的杀气包隆了全身,连空气都仿佛被这杀气感染的变了颜色一般。

    “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

    轰隆隆的马蹄声踏过,不过一个回合的冲锋,申屠建和其百余亲卫全部倒地,无一幸免。

    看着申屠建的尸体,赵云拔出环首刀一刀割下了他的首级挂在了马匹上,

    选了十支汉军中的随意一支的方向,一挺长枪,直接全军马不停蹄,继续向包围自己的汉军发起了第二次冲锋。

    邓晔看到白马义从身陷重围不守反攻,大吃一惊,这要是被突破了那自己就被挂到了耻辱柱上了,

    生性谨慎的他连忙命令汉军阵型变换,在前面直接布下了三层盾甲兵,后面又布置了三层长枪兵。

    白马义从排成以赵云为尖刀的锋矢阵,凭借马匹加速起来的巨大的冲撞力,前面第一排的举着大盾的汉军只感觉到一股万钧巨力袭来,连人带甲飞出了好几米,好在后面的盾甲兵又续上保阵型不乱。

    汉军就凭着人多慢慢地向前推进,一步一步缩小白马义从地活动空间。

    冲阵失败后赵云带领白马义从回到中央空地上,进行短暂的休整过后,赵云往四周一看汉军的包围圈已经形成,密密麻麻的汉军组成了一个向里的圆阵。

    这个时候汉军箭在弦上,想退就不可能了,只要有一部分汉军撤退,就会引来全局的崩盘,不像一开始分为十股的汉军可以随时抛弃哪一段。

    赵云心道战机已到,让执旗手将号旗高高挥起,向旁边山上的哀章伏军打出了可以攻击的信号,

    同时白马义从变换方向,对准汉军中军大纛,随时可以配合哀章伏军里应外合。

    “咚咚咚!”

    听到地面振动的声音,顺着声音的来源,邓晔抬头望向了太华山上,漫山遍野数之不尽的打着新军旗号的士兵从山上冲了下来。

    邓晔脸色瞬间变了,果然有诈,难怪他亲自派出了三倍的探子,也没有发现这支新军的动向,

    除了被新军探子拦截以外,这新军主力藏于太华山中,山高林密,就是把四万汉军都撒进去也无法探清楚每一片土地。

    这太华山就是现在的西岳华山,华山是秦岭山脉向北的一条支脉,长度达20多公里,面积有150平方公里,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山险林密,是最适合藏人的地方。

    汉军组成的圆阵方向全都向里,陡然受到外面数量不下于自己的四万新军背刺,内有被赵云抓住机会带领白马义从四千多精锐骑兵冲击中军,

    赵云奋勇当前,过去一刀砍断了汉军中军大纛的绳索,高约三丈的大纛轰然倒地。

    纵然李松还在努力的指挥部队抵挡,但是加上亲卫大声呼喊,声音不过传百余步,只有千余中军能够听到主帅还在,外面更多的汉军士兵却只能通过大纛来判断中军情况。

    邓晔看到平时高高竖立的中军大纛不见了,深知李松本性的他第一反应是李松已经自己偷偷跑了。

    他给李松的建议一般是偏保守的,这可不光是因为自己性格,还因为他早就看出李松色厉内荏,这次要不是韩臣说丞相之位戳到了李松的心坎里,李松绝对会听从他的意见避守不出的。

    邓晔知道此时战场大势已经不可挽回了,带着自己的几个亲卫找了一个战场的空隙跑了,他得找到李松一起返回关东,没有李松他回汉朝,更始帝哪知道他是谁啊。

    他是谨慎之人,知道自己发动起义还拿下武关迎接汉军入关的时候,就已经和新朝处于对立面了,他不敢赌投降后王莽放过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6_36670/2205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