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 > 第101章 贾探春初掌权柄,三把火烧除旧疾
    却说这边荣国府上。

    自打老太太卸下了王夫人的权力后,贾探春一个人未免难以服众,又说服了长嫂李纨还有薛宝钗一同帮忙处置。

    三人在府上管事后。

    日日清点账目,却深感无奈。

    一来是贾府上下大几百号人口,动辄就是各种花销,是个人就要张口吃饭。

    荣国府大手大脚过惯了日子。

    如今收支骤减。

    只能是想办法开源节流。

    探春住处。

    院内人多嘈杂。

    逐见宝钗、李纨两人都在,还有府上的几个管事,嬷嬷。

    大管家赖大、负责管理银库账房的林之孝等等。

    等到人差不多齐了。

    探春立即朝着下面的管事说道:

    “府上姑娘们的月钱都是二两银子,另外各房丫头们另有月钱。怎么偏偏每月所用的头油脂粉,每人又是二两支出负责采办的人到底在做什么”

    “从这件小事就能看出来,各房的钱银都是重重叠叠,虽然银子不多,事也不大,但是这些重复的开支叠加起来。”

    “每月岂不是白白浪费了几百两银子”

    这一问。

    立即让林之孝等人有些语塞。

    最后。

    林之孝只能是如实说道:

    “每月的钱银都是让在外采办的总领负责,有些名贵的胭脂水粉也不是常常都有现货的,所以买办的人只能是拿着钱往后推迟些日子。”

    “但是各房的人有时候等不急勒,又觉得府上专人采办的东西都不是什么好的正经货!便私下拿钱让奶妈们出去买办。”

    实际上。

    这不过是一种说辞罢了。

    对于管账的人来说。

    无非就是以次充好,然后暗中做假账罢了。

    贾探春早就识破,却又不想直接说出来,毕竟这些下人以前都是跟着王夫人的,哪里还没捞点油水的途径

    水至清则无鱼。

    也不能一棍子打死。

    探春则是凝声道:

    “以后各房要置办衣服首饰头油脂粉的,便不要经过外办的总领了,只管让各房的人自己派嬷嬷丫鬟出去置办就是。省得平白无故浪费这么多的冤枉钱!”

    这一番话。

    却是断了不少人的财路。

    几个主要管事的人都是心有怨言,只觉得贾探春此举实在是果断,以至于他们的财路突然就断了。

    连回旋的余地都没有。

    贾探春又是继续说道:

    “这是第一件事,还有第二件事!”

    “我年里去赖大贾的园子里,只见那处还没有这里的一半大,花茶树木也是少了许多。”

    “结果我差人一问才知道,就那处园子除了他们带的花、笋茶鱼虾之外,一年还有人包了去,竟然也有二百两银子!”

    薛宝钗等人闻言皆是一惊。

    这些大家闺秀不食人间烟火。

    却是不知道这小小的园子竟然还能这么高的收益。

    贾探春继续说道:

    “—池一树,一束花一个荷叶,哪怕是烂菜根子那也是值钱的!”

    “咱们这园子可比那处要大了不知道多少,一倍也是有了。”

    “若是按照赖大家的算算利息,光是四百两银子有了,也不用费心费力再花钱去派人打理,只管包办给府上的老妈妈,谁愿意谁做,除去这四百两的利息外,剩下的收益就全都是老妈妈们自己得的。”

    “这么大片的地方闲置着,实在是暴殄天物!”

    一席话却是让府上的老妈妈们议论纷纷。

    薛宝钗也是凑趣道:

    “真真是膏梁纨绮之谈,我们这些千金小姐,原不知这事。”

    李纨也是附和道:

    “善哉!”

    “一年四百两银子,两年就是八百两银子,十年那就是四千两银子的利息!”

    “另外再不用花钱,老妈妈们又有利可图,自然也就是尽心尽力了。”

    下面正在听着的人。

    一时间也是喜不自胜。

    这么大的园子给她们照料,所得的笋茶鱼虾莲藕等等,只怕是收益不俗。

    几个老妈妈们都是连连感谢。

    这两个决定。

    却是让府上打工的下人们都高兴不已,然而却是让那些管账的颇有微词。

    因为这样一来。

    他们每年的灰色收入又要少一笔了。

    往年。

    府上管事花钱差人来清理收拾园子,最后这些笋茶鱼虾之类都是卖出去的,得来的钱自然就是他们这些管事人分一分。

    一来二去每年省出来几百两银子。

    却是让几个管家心有不忿。

    正房。

    王夫人所住的院子里。

    佛香缭绕。

    王夫人手中攥着念珠,一副漠不关心的模样。

    然而。

    下面的赖大、赖二两人却是上前抱怨道:

    “太太咱就这么眼睁睁看着探春那丫头胡闹不成”

    “现在探春丫头非要搞什么开源节流。”

    “而且还把府上的月钱看得死死的,根本就不似之前那般好做账了。”

    “继续这样,下面的人都去哪找饭吃”

    这些下人赚不到油水。

    自然是要抱怨的。

    只期望王夫人能够想办法。

    然而。

    王夫人此时也是没辙了,贾政不在府上,王家也是日落西山,贾母卸下她的管事之权,王夫人眼下只能是敲敲木鱼念念佛经。

    “让探春管家,这是老太太的主意。”

    “我又有什么法子”

    王夫人面色不善。

    赖大等人却是撺掇道:

    “三姑娘年纪也不小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太太何不早日找个陈好人家把三姑娘给嫁出去”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老太太也拦不住是不是”

    “只要三姑娘走了,日后咱们还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事事也还是太太说了算!”

    这话却是提醒了王夫人。

    不知不觉。

    府上的姑娘们都到了该嫁人的年纪了。

    迎春、探春也不小了。

    迎春的婚事她做不了主。

    那么探春的婚事她却是可以完全自作主张的。

    名义上。

    王夫人才是探春的母亲,虽然不是亲生的,但是古代封建家族中的规矩如此。

    甚至于。

    贾探春都只能喊亲娘为姨娘,反而要喊王夫人娘亲。

    “这是个好主意!”

    “宝钗毕竟是个外姓人,李纨也管不了事!只要再把探春这伶牙俐齿的丫头给弄出去,老太太就算不想让我管家,也无人可用了不是”

    王夫人连连点头。

    旋即眼珠子一转。

    已经开始在想办法了。

    大乾皇城德阳殿。

    朝会结束后。

    贾瑛找到了辛弃疾等人,开始询问这段时间各项进展。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推行龙元银票使用。

    然后筹集军粮保准西线将士能够吃饱喝足。

    提及这件事

    辛弃疾顿时有些支支吾吾道:

    “上将军所提供的龙元银票虽然不易损毁,而且极难仿制,但是各地钱庄、百姓还有商人都不愿承认。”

    “市场上所流通的还是钱币金银!”

    贾瑛闻言也都是意料之中。

    新的事物出现。

    很多人都难以接受。

    尤其是钱币银票这种敏感性的东西。

    要不是有绝对的权威性。

    谁会把自己手头上的银子拿去换银票

    贾瑛这时候说道:

    “从这个月开始,朝廷上下大小官员的俸禄,全都分发龙元银票。”

    “另外凡衙署所卖盐铁,都必须要用龙元银票支付!”

    盐铁都是只有官府才有资格售卖的。

    然而。

    这两样东西又都是普通百姓根本就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

    时间一长。

    钱币这种陈旧的东西必然会被淘汰。

    这对于即将大力支持商业发展,推行商业税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一旦商业税能够形成。

    那么就可以真正意义上做到免除农业税、免除徭役!

    届时。

    整个大乾朝的经济发展将会得到爆发式的回报。

    彻底解除大多束缚于农业的劳动者。

    手工业、制造业才会涌入更多的劳动力。

    只不过这事也不是立竿见影就有效果的,还是需要时间的演练和百姓们逐渐适应。

    “对了!”

    “还有另外一件事!”

    辛弃疾又是说道:

    “南安王派人来京上书,说是江南一带的田地分布错综复杂,一时间难以统计准确的田地面积,官田、私田混乱,所以想要延缓江南一带上交税银的时间。”

    “你怎么看”贾瑛如实问道。

    辛弃疾则是点头分析起来。

    “这不过是江南一带人的说辞罢了,缓兵之计,估计是有什么其他的想法!”

    “要不是水溶等人在长安败得如此之快。”

    “只怕这些江南士大夫早就闹事了!”

    “这些江南门阀士族,动辄就有数十万亩的田产,怎么可能愿意年年执行新政”

    “长久以往下去。”

    “南安王经营江州水师多年,只怕是有恃无恐,要是朝廷逼急了,搞不好还要投靠外敌,得不偿失!”

    贾瑛闻言也是眉头紧皱,深吸了口气感慨道:

    “江州水师朦僮斗舰无数,要想跨过长江天险不易。”

    “另外就如你所言。”

    “南安王府虽然是负责驻守边疆抵御南梁兵马的,但是如今难保江南士大夫不会临阵倒戈投靠于南梁!”

    “所以这也是个麻烦!”

    一想到南边的威胁冷。

    贾瑛继续沉声道:

    “看来组建水师舰队的事情要尽快提上日程了!”

    一来是为了能够对付南安王麾下的江州水师。

    二来则是想要发展商业贸易。

    海上的水师舰队是必须要尽快组建大力发展的。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6_36465/2840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