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 > 第23章 朝堂之上议封赏,百官俯首恭迎忙
    大乾皇城。

    德阳殿!

    庆隆帝位于龙椅上,这一次庆隆帝的眼神已经完全不一样。

    看向朝中臣子的目光。

    更多的是一种高高在上!

    这一切的自信都源于北方战场接二连三传来的捷报。

    不等朝中官员出列。

    庆隆帝已然按捺不住,奋然怒吼道:

    “冠军侯、征北大将军贾瑛率兵攻破赫图阿拉,亲手斩杀二贝勒阿敏以及草原大汗皇台吉!”

    “如今整个燕云十六郡,重新归入我大乾朝的版图!”

    “冠军侯此次以少胜多,收复疆土!堪比开疆拓土的不世之功!朕已经决定加封贾瑛为国公!”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此话一出。

    虽然朝中官员早就听到了很多关于贾瑛封国公的传言,但是大乾天子金口玉言,绝不能信口开河。

    这话在朝堂上从天子的口中说出,那可就大不一样了!

    十有八九的事情!

    哪怕是看不惯贾瑛的王子腾、北静王水溶等人,也是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唯有硬着头皮站出来鸡蛋里挑骨头。

    “陛下!”

    “冠军侯在辽东郡抗旨不遵,更是当众撕毁了太上皇的圣旨,这样的乱臣贼子岂能封为国公”

    “简直就是目无君臣之礼!”

    “若是在外领兵的军中将领日后人人效仿,我乾朝的王室威严谈何存在”

    “这贾瑛好大喜功,贪功冒进,又在草原上肆意妄为,杀人无数,实乃草菅人命与禽兽何异”

    “据说草原上的牧场都是血,这贾瑛简直就是个疯子,毫无怜悯之心!”

    这些叫嚣的人大都是朝中文官。

    又或者是十分眼红的武将。

    文人造反十年不成,出了名的心慈手软,只听说了点草原上的风言风语,便认定贾瑛滥杀无辜。

    而这些常年没有立功升迁无望的武将,自然也是眼红贾瑛这堪比坐火箭一样的升迁速度。

    “够了够了!”

    庆隆帝则是听得不厌其烦,厉声大喝道:“要是你们谁也能够像冠军侯一样收复燕云十六郡,再亲手斩杀草原大汗!”

    “朕也准许他滥杀无辜,抗旨不遵!”

    “如何”

    “谁能做得到”

    功劳大就是牛!

    庆隆帝指了指下面的史官喊道:“北伐大业那是百年难得一见的丰功伟绩,大将军持天子剑行君子之事,所有行为都是得到朕许可的!”

    “难道你们是想说朕滥杀无辜无恶不作吗”

    开玩笑!

    这件事记录在史书上。

    他皇帝和贾瑛要对半平分功劳的,此等功绩,不亚于先祖皇帝的开疆拓土之功绩。

    现在这些官员怒斥贾瑛的种种,那就是在否定庆隆帝的功绩!

    你让世人如何对皇帝歌功颂德

    庆隆帝的态度瞬间让文武百官闭嘴,哪怕是抗旨不遵的事情也不敢提了。

    毕竟。

    抗的是太上皇的诏令,又不是庆隆帝的诏令。

    贾瑛手执天子剑。

    你能说是陛下违抗了太上皇的旨意

    一国之君!

    天子才是最大的掌权人,天子行事还需要抗旨

    本就是皇帝和太上皇之间的矛盾。

    可不要殃及池鱼~

    朝中官员纷纷低下了脑袋,不敢再吱声。

    庆隆帝满意地点了点头。

    有了这笔功绩。

    他将会成为近数十年里,最有声望的大乾天子。

    “来人传朕口谕!”

    庆隆帝心情大好,朗声大喝道:“召冠军侯贾瑛即刻返回京城授封,同时将皇台吉的尸首携带入京悬挂于北城门外,让百姓们好一睹为快!”

    众人心惊。

    这是要鞭尸啊!

    好在现在外面都是冰天雪地的,否则这尸首恐怕早就腐烂了。

    中原人早就对金人恨之入骨。

    届时必然会引得无数反响。

    民心所向。

    天子顺应!

    “传太上皇口谕…”

    就在庆隆帝得意满满的时候。

    大太监戴权又发出了不合时宜的声音,直接打断了庆隆帝的讲话。

    朝会被打断。

    这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陛下,杂家身负太上皇口谕之命,就不能行礼了!”

    戴权还是那副模样。

    这一次。

    庆隆帝没有再轻言细语回应,而是冷冷地哼了一声也不说话。

    戴权的脑门子顿时汗珠直冒。

    只能是强行撑着腰杆宣读道:

    “传太上皇口谕,即刻召冠军侯回京授封,届时文武百官全部由皇长孙元胤率领于北门迎接冠军侯凯旋归来!!”

    “钦此~”

    让文武百官出城迎接

    还让皇长孙元胤率领百官相迎

    “臣等遵旨行事~”

    百官陆续叩首,但是心里面却是掀起了翻江倒海。

    百官迎接本来就是无上荣耀!

    冠军侯有滔天大功。

    受到此等待遇无可厚非!

    可是偏偏率领百官迎接的人,竟然是皇长(bfda)孙元胤!

    按照历朝历代的规矩。

    百官相迎。

    皇帝本人自然是不能率领百官出城的,否则未免显得功高盖主,但是为了显示皇家的恩宠,又需要派一名皇室的重要人物前去代表。

    历朝历代这种责任都是落在东宫太子身上。

    可是。

    当今天子虽然是一代明主,但是却迟迟没有子嗣能够入主东宫。

    这些年庆隆帝的后宫可不平静。

    陆续有嫔妃流产的传言。

    时至今日。

    竟然都没有一个小皇子能够被视为未来的储君人选。

    反而是皇长孙元胤愈发成熟。

    这一次。

    太上皇公然把元胤给推向众人的视线。

    一来是太上皇试探百官对于元胤成为下一任皇帝的态度;

    二来恐怕也是存了拉拢贾瑛的想法。

    贾瑛携北伐之胜利凯旋而归,将来贾瑛在朝堂、北军将校以及天下百姓心中的地位只高不低!

    甚至于贾瑛日后的态度,对于储君之位的人选影响举足轻重。

    而贾瑛在燕云手撕太上皇圣旨的事情。

    如今太上皇没法追究。

    索性就让元胤站出来代表他来拉拢贾瑛。

    可以说是在为元胤搞个数熟脸顺便铺路。

    至于是不是拉拢还要另说。

    就像贾元春被封贵妃一样。

    或许也只是缓兵之计罢了。

    朝中官员心思各异。

    打仗治国的事情这些人或许是半吊子,但是揣摩上位者的心思,那绝对是杠杠的。

    都在考虑到底要站在哪边。

    只要是站错了队。

    轻则罢官贬职。

    重则家破人亡!

    可不是儿戏~

    众人目光都不由得重新落在庆隆帝身上。

    “哼!”

    “既然如此,那等到冠军侯返城之日,百官便早早前往北门等候便是!”

    庆隆帝似乎并不懊恼,只是淡然道:

    “届时让元胤好好看看朕的冠军侯、征北大将军,到底是多么威风!”

    “也好让某些尸位素餐者自惭形秽!”

    “退朝!!!”

    又是一次不欢而散的朝会。

    近来。

    太上皇强行干涉朝会的次数越来越多,庆隆帝也不似往年那般忍让谦逊,夹在两方中间的官员则是叫苦不休。

    荣国府。

    王夫人坐在屋子里,趾高气昂道:

    “贵妃省亲可不是小事情,差你们去姑苏采买女孩子,置办乐器行头等事,务必要面面俱到,绝不能出了纰漏!”

    贾琏虽然看不惯王夫人这模样,但还是点头问道:

    “敢问这一处银子从哪里出”

    眼下二房掌着荣国府的经济大权,哪里有银子哪里没银子,也就全都是王夫人知道罢了。

    至于贾琏等人则只有听话办事的份。

    王夫人则是沉吟道:

    “这么点小事还摆不平江南甄家不是欠着我们五万两银子明儿拿着飞票去甄家先支三万出来,另外还有两万银子,刚好用来置办花灯彩烛并各色帷幔花帘。”

    贾琏面色诧异。

    “花两万两银子买戏班我倒是能理解,可是这花烛彩灯也能花得了两万两银子未免太过铺张浪费了!”

    “你懂什么”

    王夫人冷哼一声道:“我们王家在金陵可是接过圣驾的,哪一项不是花费巨资银子就像是泥土一样不值钱,哪一项不是山填海塞”

    “就这花烛说不定还不够用,到时候还得再去东城差人再置办。”

    “迎接贵妃省亲,可是象征着皇室的恩宠,务必要穷尽一切,银子哪里还是银子这是面子的事情!”

    话里话外。

    都透露着了不起得意的高傲。

    有说什么王家曾经接过圣驾。

    又说什么贵妃省亲是荣国府的荣幸,无非就是想要凭着贵妃的身份来衬托她的面子罢了。

    贾琏嗤之以鼻。

    但是又无奈只能忍气吞声。

    谁让人家有个好哥哥,又有个好女儿呢

    一个是当朝大官。

    一个是贵妃娘娘。

    惹不起啊~

    “太上皇差人来传口谕了!”

    “荣宁二府的人全都出来接旨!”

    最近宫里人来宁荣街的次数略显频繁。

    王夫人高兴道:

    “莫不是省亲的事情又有其他安排了”

    “还是皇宫里又派人送赏赐来了”

    众人急急忙忙来到前堂。

    全都换好了朝服。

    贾母、李纨、王夫人、邢夫人还有宁府的尤氏等等,全都出来迎接太上皇口谕。

    宫里的太监掐着兰花指朗声道:

    “太上皇口谕,不日冠军侯、征北大将军贾瑛班师回朝,皇长孙率文武百官于北门外相迎,届时准许贾府人随行,不得有误~”

    宫里人拿了银子赏钱后,没有停留当即离去。

    而贾母等人却是懵了。

    “文武百官相迎”

    “瑛哥儿这是立了什么了不起的滔天大功”

    “皇长孙率百官相迎”

    “瑛哥儿要回来了”

    本来还因为贵妃省亲的事情忙得浑身是劲的王夫人,突然间就没了兴致。

    赵姨娘趁机冷嘲热讽道:

    “瞧瞧人家贾瑛是什么待遇和身份,竟然要让皇长孙还有满朝文武出城迎接!”

    “再看看咱们府上,为了娘娘回来省亲,又是盖院子又是置办戏班、鸟兽花草的,真是云泥之别,和用瓢来丈量海水有什么区别”

    “有些人还洋洋得意,自以为多么了不起!”

    “结果和人家瑛哥儿一比…”

    话说了一半。

    立马就被贾母给瞪了回去,最后的半句话却是硬生生咽了回去。

    众人心里却是和明镜似的。

    话糙理不糙!

    因为贵妃省亲的事情,府里上下忙得焦头烂额,结果人家皇室还不领情。

    再看看人家贾瑛

    不仅让百官相迎,就连太上皇最宠爱的皇长孙都要出城迎接。

    当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不一会功夫。

    就在众人都好奇又羡慕的时候。

    贾政终于是急匆匆地从外面赶了回来。

    “老爷到底发生什么大事了”

    “贾瑛不是在辽东打仗吗怎么就突然要回来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

    府上的人都是好奇不已。

    尤氏、李纨等人也是睁着美目,香腮微荔,对于贾瑛现在的消息很是希望马上知道。

    贾瑛出征虽然一路畅通无阻战无不胜。

    但是行军打仗。

    往往对峙僵持、赶路的事情要远比正面交锋还要多上数倍。

    不知不觉。

    贾瑛已经离开京城大半年的时间了。

    对于动辄打仗耗费数年时间的古代人来说,贾瑛如此快就取得胜利,已然是神迹。

    但是依旧离开神京城已久。

    有念想的人自然是日日念想。

    贾政则是添油加醋将自己知道的事情原原本本复述了一遍。

    直教两府的人目瞪口呆、

    “贾瑛在战场上手撕圣旨了”

    “撕了圣旨也就罢了,然后还要封国公了”

    “那贾瑛岂不是要比肩两位太爷了!”

    “就是不知道是辅国公还是镇国公!”

    众人议论个不停。

    王夫人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

    她每日在府上大揽大包修建省亲别院,置办各种物件,就是为了让贵妃帮她扳回一局。

    结果辛辛苦苦准备了这么久。

    贵妃省亲还没开始。

    直接就被贾瑛给完全比下去了。

    一时间怒急攻心。

    再加上多日来的操劳。

    王夫人直接两眼一黑气得晕了过去。

    又是一阵鸡飞狗跳。

    年关将至。

    一队仅有不到二十人的黑甲骑兵出现在距离京城最近的驿站外。

    为首之人一身蟒纹戎装。

    身后十八名亲卫沉默寡言。

    隔着老远就给人一种沉闷的压迫感。

    正是贾瑛以及燕云十八骑。

    “律律律~”

    贾瑛勒紧缰绳堪堪停下。

    只见负责来接应的宫里宦官早就等候多时。

    夏公公上前作揖道:

    “恭迎侯爷凯旋归来!”

    “杂家奉命在此等候多时了!”

    贾瑛面色疑惑。

    夏公公连忙解释道:

    “侯爷有所不知!”

    “为了让文武百官还有全城百姓一睹冠军侯以及我大乾将士们的风采,陛下特地下旨明日辰时三刻,冠军侯携骑兵精锐从北门而入。”

    “届时有盛大的欢迎仪式~”

    贾瑛则是一脸疑惑。

    “本侯此次回京述职,只携带了皇台吉的尸首,并未带兵!”

    外军将领私自带兵回京

    那不是找死吗

    夏公公则是继续说道:“陛下已经调遣了五千名南宫禁卫,明日由侯爷亲自率领返回神京城,百姓又分不清是不是北军将校,届时方能彰显我乾朝将士的威风嘛!”

    贾瑛顿时就明白了。

    怪不得每次看电视里皇帝大将军班师回朝的时候,都是场面恢弘盛大。

    敢情都是事先计划排练好的。

    南宫禁卫军选拔就一个标准。

    长得高大威猛!

    然后再加上华丽的装备!

    普通百姓看了自然是心生敬畏,对于皇室的恐惧和崇拜只会愈发深信不疑。

    贾瑛沉声道;

    “如此说来,本侯今日是不能回城了,要在这驿站休息一晚”

    夏公公笑脸相迎,一个劲地点头,又是小心翼翼道:

    “杂家已经吩咐驿卒备好了水浴,侯爷一路风尘仆仆,洗漱打扮后,明日穿戴上贵妃娘娘专程给侯爷准备的盔甲,明日定然八面威风,仿若神人也!”

    贾瑛也是无语住了。

    这就是所谓的面子工程啊!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6_36465/2164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