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黛依亚 > 第12章 连接心灵
    自车祸以来,对于驾驶的恐惧一直如影随形。孟纪鹏感觉到他对车辆的信任已被无形中剥夺了,那只存在于记忆中的巨兽,成了驾驶座上的梦魇。在这充满不确定和阴影的日子里,公交车成了他的选择,车窗外流动的景象像是在提醒他,无论通往何方,他都无法逃脱内心深处的恐惧。

    孟纪鹏今天前往凤凰生物医学研究中心,这个名字在医学界有着不小的声望。抬头望去,中心整个建筑群以其现代化的设计,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尤为醒目,仿佛一座未来城堡,承载着人类对生命科学无尽的探索与期望。

    孟纪鹏深吸一口气,步入这座充满希望的医学殿堂。他刚迈入大厅,耳边响起一道熟悉而快乐的声音:“孟哥,没想到这么巧,在这儿遇见你!”

    他转身,就看见许莉婷正站在不远处,一脸惊喜。她今天的装扮轻快而富有春意,明媚的阳光从身后的落地窗透进来,为她的轮廓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辉。

    “我是来找逸风的,这段时间他沉浸在他的研究里,都快忘记我了。”她嘟了嘟嘴,不满的样子却也带着几分宠溺。

    “我听说你出了车祸,没事吧?”许莉婷的语气中流露出一抹关心。

    孟纪鹏点了点头,尽量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轻松:“是的,只是一些小伤,已经没事了。”

    他们肩并肩走入凤凰中心的大厅,这里的装饰简洁现代,处处彰显着科学与人文的和谐。宽敞的空间中,病人和医护人员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而屏幕上流转的是凤凰中心的最新研究进展,每一条信息都透露着对未来的无限探索。

    随着他们深入大堂,许莉婷的话题也越发轻松,她的笑声也为孟纪鹏带来了些许心灵上的慰藉。尽管如此,孟纪鹏的内心却如同大堂中的屏幕,不断刷新着对未知的担忧与对解答的追求。

    “逸风最近是有些过于投入,”孟纪鹏微笑着回应许莉婷的吐槽,“不过他如果能在研究上有所突破,那一切都值得了。”

    许莉婷笑了笑:“你们医生就是这样,一旦沉入自己的世界,什么都不管了。”

    两人穿行于来往的人群中,向着电梯走去。许莉婷的聊天声和她的笑声渐渐被电梯内的静默所取代。随着电梯逐渐升高,孟纪鹏的心情也跟着起伏不定。他知道,接下来的会面可能关系到他心中的谜题能否被解开。

    电梯的“叮”声响起,门缓缓打开,迎接他们的是凤凰中心静谧的研究区。这与繁忙的大堂截然不同,长长的走廊里,只有偶尔传来的仪器声和低语。

    江逸风的研究所坐落于凤凰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的最高一层,这里是科技创新的前沿。一步入内,就能感受到浓郁的未来气息。

    墙壁上镶嵌的触控屏幕实时显示着实验数据,智能辅助系统的声音在空气中轻轻回响,提供着必要的信息。中心的实验台上,精密的机械臂在操作着复杂的实验,而研究员们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们手边的平板电脑,上面同步显示着实验的每一个细节。

    天花板上悬挂的智能感应灯根据室内光线调节亮度,确保了最适宜的观察与研究环境。研究所内部的空气过滤系统保持着室内空气的纯净度,每一次呼吸都是清新的。

    这里的每一样设备都代表着当代科技的尖端,从基因测序器到细胞成像系统,每一项都是精心挑选,旨在确保研究的精准度与效率。在这样的环境中,江逸风和他的团队就像是未来世界的探险者,每天都在科学的边界上不断地拓展着人类的认知。

    他们继续向前走,走廊尽头的门牌上写着“人机交互研究部”,那是江逸风的实验室。孟纪鹏的步伐不由自主地加快了。他知道,走过这扇门,他不仅可能找到解决难题的办法,甚至有可能揭开自己心中那层神秘的面纱。

    一踏入江逸风的实验室,孟纪鹏和许莉婷便被一种紧张而活泼的氛围笼罩。江逸风坐在一台笔记本电脑前,他的手指如同在键盘上起舞,敲击声犹如急促的雨点落在窗台上。他的眉头紧蹙,嘴角不时发出不满的嘟囔,若不知情的旁观者定会以为他在与看不见的对手进行一场激烈的辩论。

    尽管江逸风此刻的神态有些气愤,但那不减他的帅气。阳光从窗户照进来,在他的头发上留下闪闪发光的金色,勾勒出他专注的侧脸轮廓。许莉婷望着江逸风,眼神中不禁流露出一丝痴迷。这位年轻的科学家身上仿佛有一种魔力,即使是在愤怒中,也透露出一种难以抗拒的魅力。

    在实验室的一角,一个名叫顾方才的助手正在安静地记录数据。他身材瘦削,一副眼镜安坐在他的鼻梁上,显得斯斯文文的。顾方才的个性与江逸风截然不同,他总是严谨低调,一丝不苟。

    孟纪鹏好奇地走向顾方才,询问江逸风的情况。顾方才抬起头,眼神平静而专注,他淡淡地答道:“他在和青蛙吵架。”语气中没有一丝波动,仿佛这样的事情在实验室中早已司空见惯。

    这简短而奇怪的回答使得孟纪鹏微微一愣,而许莉婷却忍不住轻笑出声,她对江逸风的另一面感到既惊讶又好奇。两人知道,即使不了解其中的原因,这样的江逸风也是如此的迷人。他们站在一旁,不打算打扰江逸风的“争论”,而是静静等待他结束战斗。在孟纪鹏和许莉婷的眼中,这位帅气的科学家,即使是在与青蛙“争执”,也依然是实验室中最闪耀的存在。

    江逸风终于停下键盘的敲打,嘟哝着“是谁告诉它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它现在居然和我谈条件”。他一抬头,终于注意到了孟纪鹏和许莉婷的到来。他的表情在一瞬间从专注转变成温柔。他站起身,向许莉婷走去,面带微笑地说:“莉婷,你怎么来了?”

    许莉婷轻轻地挽起江逸风的手臂,嘴角浮现出一抹甜甜的笑意,眼神中满是倾慕。“我来看看你。”她的声音低柔,充满了深情。

    江逸风轻轻拍了拍她的手,眼中闪过一丝宠溺。他转头对孟纪鹏说:“纪鹏,刚才没注意到你,不好意思啊。”

    三人一同步入了会议室,阳光透过大窗户斑驳地洒在长桌上,几盏射灯投下了均匀的光线。江逸风选择了靠窗的位置坐下,而许莉婷自然地坐在了他的身边,孟纪鹏则选择了对面的座位。

    “纪鹏,你今天专程来这里,不会还是为了那个视频的事吧?”江逸风开门见山地问道,双手交叠支在桌上,神情略显复杂。

    孟纪鹏摇了摇头,嘴角挂着一抹苦笑,“不,不是那个视频。”

    许莉婷好奇地凑近了一些,“什么视频?你们在谈什么?”

    江逸风转头朝她解释,“就是前段时间他办公室的‘闹鬼’的视频。我们一开始以为那是什么设备故障或者操作失误,但调查下来,实在是太诡异了,专业鉴定都没能确定是什么原因。”

    许莉婷的眼睛一下子睁大了,露出了惊恐的神情,“闹鬼?这…这真的吗?”

    江逸风见状急忙安慰她,“别担心,莉婷,所谓的‘闹鬼’只是个说法。”

    许莉婷虽然还是有些不安,但也因江逸风的话而稍感宽慰。她紧张地咬了咬下唇,然后尽力让自己放松下来。

    孟纪鹏接着说,“那件事情确实很诡异,不过今天我来是想讨论另外一个问题。”

    孟纪鹏眨了眨眼,深吸了一口气。“逸风,你的人机接口研究项目现在进展到哪一步了?”

    江逸风的眼睛里闪烁着得意的光芒,他挺直了背,口气中充满了自豪:“我们已经取得重大突破!现在我们可以直接与动物的大脑对话了。你能想象吗?我们可以解码它们的脑电波,理解它们的大脑活动,甚至还能将信息编译回去。简单来说,就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动物心灵的窗户。”

    许莉婷听着,眼睛越睁越大,一脸震惊:“这听起来像是科幻片里的情节。”

    孟纪鹏皱了皱眉头,他对这项技术的潜力感到震惊。“所以,你是说,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感知程序,我们之前无法理解它们,是因为我们没有正确的‘解码器’?”

    江逸风点点头:“完全正确。就像我们用眼睛来看世界,用耳朵来听声音,每种动物都有它们特定的感知方式。这些感知构成了它们独有的世界观。通过破译蛙类的脑电波,我们发现了一套全新的编码系统,这就是蛙类感知世界的方式,而这,对我们人类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孟纪鹏对这项技术的影响力感到好奇:“那么,我们可以用这种方式控制动物吗?”

    江逸风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了一丝嘲讽的笑容:“控制?不,那是个大误区。我们所做的只是沟通和交流。你知道的,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的智慧,我们之前只是没办法理解它们。现在我们可以对话,但控制它们?那是另外一回事了。实际上,可能还需要你们心理学家的高超技巧来‘pua’它们呢,我可做不来。”

    孟纪鹏笑了,“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我们现在可以与动物‘交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够‘支配’它们。”

    “正是。”江逸风补充道,“你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吗?似乎有人向青蛙的大脑透露了有关‘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信息。结果呢?这家伙立马开始提出要求,说我们得给它更好的待遇,不然就不配合我们的研究了。”

    许莉婷被逗笑了,她想象着江逸风和一只青蛙讨价还价的情景,忍不住笑出声。

    孟纪鹏的脑海中却是另一回事,他问:“那么,对于人类大脑的研究呢?我们能使用同样的技术吗?”

    江逸风摇头:“人类大脑远比任何动物的都要复杂得多,我们的脑电波活动变化莫测,逐一破译几乎是不可能的。就拿蛙类来说,我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才破译了部分内容。而且,就像我们无法通过左脚踩右脚越跳越高一样,想用人脑来解译人脑,这在逻辑上就不成立。只有比我们人类更高级的物种才可能做到这一点。”

    孟纪鹏沉默了。他原本的想法是借助这项技术来解码沈浩的异常活跃脑电图,但现在看来,这条路行不通。

    江逸风似乎察觉到了孟纪鹏的失望,他站起身:“来,我带你们去看一看刚才和我吵架的青蛙。”

    他带着孟纪鹏和许莉婷穿过一条长长的走廊,来到一个隔离的观察室。通过厚厚的玻璃窗,他们看到一个小型的湿生环境,其中一只青蛙浸泡在清澈的生理盐水中,身上布满了导管和电极。这些导管和电极密集地连接着青蛙的身体,每一个导管和电极都像是人类科技的触手,伸入青蛙的神经系统。

    许莉婷紧皱眉头:“青蛙会不会很痛苦?”

    江逸风点了点头,认真地解释:“这是必要的。我们遵循科研伦理,尽量减少它们的不适。没有这些导管和电极,我们就无法与它们的大脑建立高效的通信。”

    青蛙在盐水中安静地躺着,似乎并不感到困扰。孟纪鹏望着这一幕,思考着科技的进步与代价。他知道,他的想法又一次落空了。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6_36053/2044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