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昭和 > 第122章 无功而返
    沈南之诧异道:“不懂什么?”

    杨广看着站在阶下的沈南之,摇了摇头反问道:“你知道为何先帝宁愿饿死那么多人,也不愿动用大仓粮食么?”

    沈南之回想起之前的事情,的确,不管是十几年前的大灾,还是前几年自己参与的那次,先帝都不曾想过开仓赈济。当下不解,开口道:“请陛下指教。”

    杨广依旧眺望天际,背对着沈南之说道:“你不妨大胆的猜一猜,放心,猜错了也不会怪罪于你。”

    沈南之思忖再三,犹疑道:“陛下觉得饿死些人不甚重要?”

    杨广轻嗯一声,声音无喜无忧,示意沈南之接着说。

    沈南之回想以前的一些传闻,整理措辞道:“对于先帝而言,这些人命没有这些粮食重要?”

    杨广点了点头,没有反对。

    沈南之不可置信道:“人命大如天!岂是这些死物能比?”

    杨广转过身来,问道:“朕且问你,如果不赈灾不救济,最坏会怎样?”

    “饿殍遍野,伏尸十万。”沈南之照实回答,即使上次的灾情规模并不大,若无最后当时还是晋王的当今陛下开仓赈济,可能也要饿死数万人。

    “现在你明白了么?”杨广没有解释,出声问道。

    沈南之明白了,更是震惊,作为一国之君在那么多人命面前,竟然要考虑划不划算?为了手中有粮心不慌,可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便要视可控内的人命于无物么?

    “陛下同先帝一样看法么?”沉默良久,沈南之硬着头皮问道,不过心中却是已经知道了答案,此刻只是不见黄河心不死,略有不甘而已。

    “朕承先帝遗命,你说呢?”杨广没有遮掩,直接击碎了沈南之的幻想。

    沈南之依旧不愿放弃,硬着头皮道:“明明上次,是你开了那广通仓”

    杨广嗤笑出声:“怎么?你以为朕是为了那些难民开的仓?”

    沈南之闻言心中大震,当下脱口而出:“难道不是?”眼神里满是震惊,觉得自己好像有些不认识这个杨同学了。

    杨广用毫不遮掩的语气回道:“朕做这些,并不是为了那些难民。”

    “未来之事尚不可知,我们能做的难道不应该是把握当下么?就像陛下当初开了仓,救了人,并没有出什么差错,数万人因陛下之举得以活命。若当初因为心有顾虑,那这数万人岂不是白死了?”沈南之依旧在努力抗辩。

    “沈南之,你相信命运么?”杨广没有为自己辩解,随口问道。

    沈南之不解何意,直接问道:“陛下想说什么?”

    “算了。”杨广突然不想再说了,示意沈南之可以回去了。

    沈南之不愿放弃,依旧不死心道:“不知陛下此时,心中可还有我们当初济世安民的理想?”

    杨广此刻已经有些不耐,道:“你自去,朕不拦你。”

    沈南之明白了,此番对话,沈南之很失望。

    沈南之失望的是作为一朝君主,都不把百姓当回事,在那么多人命面前大谈得失。

    已经心生去意的沈南之旧事重提最后争取道:“不知陛下可否将挖渠造河的工程放在洛阳竣工以后?”

    杨广没有回答,只是回到龙案上拿去一幅地图,走下来到沈南之面前,把地图递给沈南之,只是眼神中也透露着些许失望。

    沈南之接过地图,准确来说是一幅水系图,上面有杨广用红色笔墨标记的工程以及工程的先后排序,当前要修的是通济渠,后面还要修邗沟、永济渠、江南运河。

    沈南之明白了杨广的不言之意,如此浩大工程,时间跨度不亚于修建长城,又怎会因为这些问题延期?

    看着水系图上的笔记注释,沈南之有些恍惚,因为他突然发现心里有些动摇,如此伟大工程,必能遗泽后世上千年。只是想起要为之买单的上百万劳役,沈南之猛然收回摇曳的心神,突然想起老王曾说:当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

    一时间冷汗不止,自己差点就成了杨广的追随者。

    事已至此,沈南之以无力回天,整个人陷入恍惚之中,正欲告退,又突然听杨广说道:“朕一直觉得民部不太贴切,将民改成户怎么样?”

    沈南之思忖一番道:“以如今民部的运行机构来说,户字的确更为贴切。”

    与帝交谈,沈南之完败收场,无功而返。

    见沈南之失魂落魄回来,民部尚书李雄上前问道:“沈大人,怎么样?陛下没怪罪吧?”

    沈南之摇了摇头不忘抬手为礼回道:“回李大人,陛下并无怪罪。”

    李雄诧异,既然全身而退,那事情应该是有所进展,随即好奇道:“那沈大人定是所求事成了,怎还这般苦着脸?”

    沈南之依旧摇摇头,苦笑道:“不瞒李大人,下官此次进宫面圣,可谓是一败涂地,并没有说动陛下。”

    李雄闻言更是好奇,沈南之却不欲多说,只得岔开话题道:“对了,李大人,估摸再过几日,到朝会的时候,民部就不在了。”

    李雄闻言手一哆嗦,手中的茶杯脱手,还是沈南之眼疾手快接住了杯子讪笑道:“都怪下官说的慢了,先前面圣,陛下有意更民为户,以后咱们就是户部官员了。”

    李雄这会才缓过劲来,刚刚吓坏了,还以为沈南之触怒龙颜,连累了民部呢。如今听闻只是更个名而已,摩挲着左胸舒缓一番后才对着沈南之笑骂道:“沈大人,怎可作弄老夫,老夫都这么大年纪了,万一有个好歹的,可就没人在上面给你扛事了!”

    沈南之连忙给尚书大人续杯之后谄媚道:“那可不行,下官可是希望李大人千秋鼎盛,一直为下官遮风挡雨呢。”

    李雄接过茶杯,思量一番后才道:“陛下英明啊,这个户字可比民字强多了,不错,不错。”缓过劲来的李雄想起沈南之说的民部更名一事,对于新名户部还是很满意的。

    经过与李尚书插科打诨,沈南之情绪好了一些,送别李尚书后,认真工作起来。既然改变不了圣意,那便从民部着手,若是能多给国库攒些银子,在钱粮方面尽量给前线劳工提供最大保障,也能减少劳工人员损伤。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5_35859/2015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