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昭和 > 第92章 设独立营
    沈南之笑着答应,并没有在意毛继续多要了一千两,对于自己来说,这钱花得值。若是和毛继祖没有这层关系,双方火拼起来,也不会少花银子。

    双方敲定之后,事情进展的很顺利,即使是门外的那九个连长听到依旧是跟着老大,不用换人,也不用担心被拆分,都很开心满意。

    山寨上下开始狂欢,沈南之也融入其中。趁着大家都在狂欢,毛继祖随即安排些人手收拾东西,短短一个时辰山寨便被打包一空。

    翌日一早,浩浩荡荡的队伍随着沈南之回扬州。

    这一路,农民避之不及,生怕这群土匪是最近生意寡淡下山扫荡的。

    待众人来到扬州城外,司马张长顺得到城门卫士通报有大批土匪围城,赶紧来到城门之上观望,把此前神居山的一百五十位还在训练期的勇士也都拉上城门,准备防御扬州城。

    沈南之老远看到城门上的架势,就知道怕有误会,怕这个司马张长顺距离太远认不出自己一言不发就放箭,只得对着毛德祖一众说道先在外围等候,自己和罗老驾着马车先往城门口去。

    见一人一马车前进,浩浩荡荡的一千人都在原地,司马张长顺感觉不对,便招呼众卫士说道:“等等,没有我的命令,不许放箭!”待沈南之赶着马车带着罗老继续靠近城门的时候,张长顺便觉得这马车熟悉,只是终究距离有点远,看不清人。想着有可能刺史大人被龙山挟持,当下也不敢放松警惕。但毕竟是一人一马车,自己也不用着急争先,可以先看看情况再反击。

    又过了一会,距离够近了,司马才放下心来,示意兵卫们把手中弓箭都放下,是大人!刺史大人回来了。随后飞奔下城楼,率队出门迎接。

    刚见到沈南之,司马就赶紧上前抱住沈南之:“大人啊,这两天可担心死属下了。您能平安归来可太好了。”别的不说,刺史大人刚上任,自己手下兵卫便增加了一百五十多人,这对于以前穷巴巴的扬州城来说,是司马想都不敢想的事,平日里被刘麟骑在头上,不就是因为自己作为武官,管的兵卫还没有刘麟这个长史手底下的官员多。

    沈南之厌恶的推开张长顺,这货怎么还好这口呢。抚了抚衣服才对着司马说起正事,外围的那些都是自己雇佣而来的龙山匪众,从今天开始便是司马的同僚了。

    果然,司马听到后并不开心,出声询问起来:“什么雇佣?什么同僚?”

    “就是本官花钱请来的人,与你们系统不同,直接对本官负责,你们彼此不相干,他们使唤不了你,你也使唤不了他们。”沈南之简单解释了两句,就让司马派人去把龙山众人接过来。

    司马有些不乐意,自己作为司马,掌管一州军务,凭什么要雇佣一队不受自己辖制的人马,即使州府要招兵勇,也该走正常程序,进了州府兵卫,自当受自己这个司马支配。当即准备出声反对,却被沈南之直接打断。

    “本官知道司马心中不满,此事事出有因,回头本官再与你慢慢解释,也会补偿与你,司马尽管放心,不会因为兵卫低于他人而影响到的你的司马位置。”一堆人穿的山匪模样的人围在城郊影响也不好,当下还是让司马派人赶紧把人都接进来安置下来,只得给司马先吃一个定心丸。

    司马吃下了沈南之给的定心丸,当即派一个小队前去引导,带着龙山众匪浩浩荡荡的来到了专门划分好的一处军营等待刺史大人的进一步指示。

    沈南之此刻拿出之前跟毛继祖商量好的分配方案:设立独立营,下辖九个连,一连二连驻防军营设置与东门,三连四连驻防南门,五连六连驻守西门,七连八连驻扎北门。取消九连番号,更改为警卫连,住进刺史府偏院,护卫刺史大人安全,当然随之一起住进刺史府的还有独立营营长毛继祖,独立营拿钱办事,不入州府官员序列,只对刺史大人负责。

    匪患之事彻底解决,沈南之也是好好的歇了歇,一觉睡至第二天午时。倒不是王慧兰有能耐喊沈南之起来,实在是睡得太久尿憋不住了,起来方便方便。

    既然起来了,就干脆起床用了午膳,正式回归政事。

    沈南之是睡了一上午,其他人却是各司其职。一大早王世充便跟罗老为了学堂奔波选址,毛继祖率队出去操练,说什么警卫连,竟然一个人都没给沈南之留下,刺史府安全全靠沈南之从京城带来的几个亲卫。

    罗士礼倒是没什么事,大早上便来了刺史府,得知沈南之还在休息,便回去了,说是下午再来。

    沈南之和王慧兰吃完午饭之后,又开始忙碌起来。匪患已平,下一步要着手恢复扬州城的经济了。

    王慧兰坚持“要想富,先修路”的方针,坚持下一步修缮官道,而沈南之觉得西市棚户区年久失修,应当先行修缮西市。就在二人各执己见争论不休的时候,罗士礼来了。

    沈南之赶紧拉着罗士礼过来,阐明自己和王慧兰的观点之后要三人举手投票表决,表明自己不是一言堂,让罗士礼凭从内心站队。

    罗士礼却没有站队,修路时候不举手,修缮西市也不举手,沈南之当即不爽道:“有什么想法就直说。你这置身事外不参与是几个意思?”

    罗士礼笑了笑,拱手道:“刺史大人,非是小弟作壁上观,只是小弟觉得二者完全可以同时进行,并不冲突。”

    “哦?此话何意?”沈南之之所以没想同时搞这两件事,主要还是钱财不够人手也不足。

    “回大人,此事距离农收还有两月,虽然错过了劳役期,我们可以以役代税,发动村民修桥补路,工期可以折抵秋收税赋,州府只需管饭管住就行,所需银两不会太多,大人的钱应该够用。”罗士礼说出自己的计划,早先在得知沈南之有意修缮官道便提前考察了情况以及办法。

    “此事可行!那西市呢?刨去修桥补路的经费和雇佣师兄,我这可没有多少银子了。”沈南之觉得以役抵税之事可行,先解了眼下之急,所需劳役也不会太多,到时候实在填不上这口子就找几个大户再搜刮一波。

    “以工代赈!”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5_35859/2011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