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暗夜宅宇 > 第13章 交流会
    “第一名……”王临彬的声音在陆蕴耳畔轻轻响起,回荡不绝。

    随着一股清凉的液体缓缓流入体内,陆蕴的双眸逐渐睁开,看向王临彬那关切的脸庞。

    他轻轻搀扶着陆蕴,助其起身。

    四周的人群纷纷投来钦佩的目光,仿佛陆蕴是他们心中的英雄,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这位年轻人的敬佩和好奇。

    台上的老者,目光慈祥,缓缓开口:“年轻人,你叫什么名字?”

    陆蕴微微一笑,随意地答道:“陆蕴。”随即,他轻描淡写地补充了一句,“你们这活动,倒是挺奇怪。”

    王临彬在旁解释道:“这其实是我们专业的一种传统,每次讲座开始前,都会有一些别出心裁的实验。”

    此时,林心雨轻盈地走到陆蕴身边。

    老人见状,和蔼地笑了笑:“好了,大家都找个位置坐下吧。”随着他的话语落下,大厅内的桌椅已然整齐排列,专家学者们纷纷就坐,静候接下来的讲座。

    ……

    “目前的地层研究方法,乃是由蒙格玛丽院的杰出院士袁文闻所开创,然而,对于一些复杂而特殊的地质构造,这套方法仍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学术界一直在不懈地探索,希望寻找到一种更为全面、深入的理论来解释这些问题。”老人缓缓道出。

    陆蕴突然轻声向身旁的王临彬询问:“王临彬,你记得老图克里有没有提及过袁老所说的地层研究?”

    王临彬思索片刻,回答道:“没有,老图克的理论和袁老的理论研究的侧重点并不相同。老图克更注重于矿脉的探寻,而袁老则是深入剖析我们脚下的岩层结构,为我们揭示地质演化的秘密,从而为农业、矿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参考。”

    老人继续感慨道:“去年,全国有近三十名地质学者在探索中不幸牺牲,这不禁让我们反思,我们的学前教育和安全教育是否还有不足之处。”

    此时,观众席的一角传来了嘈杂的争论声,打破了现场的宁静。

    陆蕴好奇地朝左前方望去,疑惑地问道:“他们在争论些什么?”

    前排的一位学者转过头来,看着三人一脸茫然,便道:“是关于一个最近传得沸沸扬扬的传言。”他见三人依旧困惑,便补充道,“你们竟然还没听说?”

    老人微微皱眉,平静地开口:“关于最近的那个传言……”

    话未说完,一位胸前佩戴着蒙格玛丽院博士四级徽章的男人突然站起身,他激动地说道:“那不是传言,耀华在给我的信中明确提到了那只怪物。”

    一位女人不满地反驳道:“喂,你这样打断别人说话,太没礼貌了吧?这里可不是讨论这种捕风捉影的事情的地方。”

    她的话音一落,现场立刻恢复了安静。

    “言归正传,此次在场的,不乏众多在读的学生。过去,有不少人向我询问,学习地质学应研读哪些经典之作。今日,我便为你们推荐几本佳作。首当其冲的,自然是袁文闻的《地勘论》,它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地质学的奥秘。紧随其后,李识珍的《向下三百年》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王临彬听闻,颇为自得地向陆蕴表示:“这些书籍,我早都看过。”

    老人继续道:“最后一本,则是那本传世之作《老图克牧场》。然而,它的原本与复印本均被珍藏于深处,难以轻易借阅。因此,你们不妨先深入研读前面所提的着作。”

    王临彬与陆蕴相视无言,心中暗自揣摩。

    老人话锋一转,道:“接下来,我这里有三块矿石,它们各具特色,你们需仔细分辨,找出其中最晚形成的一块。”说罢,工作人员推着三个玻璃柜缓缓而来。

    玻璃柜中,三块矿石静静地躺着,它们色泽深邃,却又各有千秋。一号矿石沉稳内敛,二号矿石光华流转,三号矿石则显得古朴沧桑。它们被精心地标记着序号和重量。

    “你们可以相互讨论,但请将答案藏于心底。最后,能够准确辨别出最晚形成矿石的人,将有机会参加蒙格玛丽院地质研究员的考核。”老人的话语中充满了期待。

    随后,一张长达十米的木桌被推到众人面前,桌上摆放着投票用的工具。工作人员将玻璃柜一一取下,让矿石裸露在众人眼前。

    众人见状,纷纷跃跃欲试,想要一展身手。然而,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却无人注意到老人嘴角那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王临彬,这个机会很难得?”陆蕴轻声问道。

    王临彬眼中闪烁着渴望的光芒,回答道:“的确难得,地质研究员的培养周期极长,有时五年才出一个,有时甚至一个都没有。地质研究所不仅拥有完备的理论书籍和实验器材,而且那里的学生水平丝毫不逊色于蒙格玛丽院的博士导师。但话说回来,这次的题目肯定极为棘手,我们也就只能想想而已。”

    林心雨疑惑地插话道:“可是,既然有三个答案,总有人能答对吧?这个选拔标准是不是太随意了些?”

    王临彬摇了摇头,解释道:“这其中的奥妙,远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就像让你在两个橘子和一个柿子中选柿子,看似简单,但如果告诉你,那柿子是橘子外表包裹着柿子皮,而橘子则是柿子外皮包裹着橘子皮——从地质学的角度去分析,就是这样,我们很容易被表象和常理所迷惑。”

    林心雨听后,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惊叹道:“竟然还有这样的巧妙之处!”

    在矿石旁,有人手持放大镜和楷晶灯制成的手电筒,试图揭开矿石的真面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感到无力,纷纷放弃。

    “这根本看不出什么名堂啊。”有人失望地嘟囔。

    “不会三块石头都一样吧?”又有人猜测道。

    最终,大部分人都坐回了原位,甚至连投票的意愿都没有。

    陆蕴凝视着众人,眉宇间流露出一丝困惑,他转头望向王临彬,轻声道:“他们怎么不随便蒙一个?”

    王临彬却似乎早已见怪不怪,他淡淡地解释道:“在鉴定岩石年份这个方面,真正的专业人士都深知其重要性。他们不会轻率地做出判断,因为一旦没有足够的把握就草率选择一个答案,很可能直接导致不及格,甚至会被同行所耻笑。”

    陆蕴听后,不禁感慨道:“没想到你们这个专业竟然有这么多规矩和讲究。”

    王临彬微微一笑,回应道:“你们工程领域也是一样的,毕竟安全第一。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我们都必须谨慎行事。”

    陆蕴听后,认同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赞同的笑容。

    随着人数的减少,王临彬终于能够近距离接触这些神秘的矿石。

    他和其他人一样,拿出自己的工具,开始认真观察面前的三块矿石。

    从表面上看,这些矿石的颜色各不相同,但王临彬深知,这不过是地质运动中掺杂的杂质所致,它们的本质其实是同一种矿石。

    “淮良石母?”王临彬低声自语,脸上露出好奇的神色,“这种石头通常出现在大江大河的河床中,而且上游往往有裸露的岩石山谷。”

    陆蕴和林心雨站在一旁,仔细聆听着王临彬的分析,想要从中领悟出一些门道。

    王临彬被三块石头相同的重量困惑到,他拿出尺子般的工具,开始更加细致地打量这三块石头。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围观的人群却逐渐减少,许多人都已经放弃了寻找答案的念头。

    “看来这三块石头确实一模一样。”王临彬终于忍不住嘟囔了一句。

    这时,几位中年男子走了过来,他们胸前别着专生或是博士的徽章,脸上带着嘲讽的笑容。

    “年轻人,别灰心,等你在蒙格玛丽院学上几年,沉淀沉淀,就知道答案了。”其中一人戏谑地说道。

    王临彬听了,心中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他喃喃自语道:“沉淀……”突然,他的脸色由阴转晴,似乎想到了什么。

    “陆蕴,心雨,跟我来。”王临彬神秘兮兮地朝一侧跑去,似乎已经有了答案的线索。

    台上的老人注视着三人离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微笑,似乎对王临彬的表现颇为满意。

    博物馆的洗手间内,水声潺潺。

    “喂,你们两个快点儿!”林心雨不满地催促着,她站在远离男厕的角落,显得有些不耐烦。

    “别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王临彬轻松地笑道,似乎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林心雨的脸颊微微泛红,她偷偷瞟了一眼走廊上挂着的画作,心中暗自后悔:“早知道就不跟你们来掺和了。”

    此时,水龙头的水正哗哗地流入放置拖把的木桶中,发出清脆的声响。

    “你到底想到什么办法了?”陆蕴的脑海中还回想着刚才趁工作人员不注意,将拖把一一取出的场景。

    王临彬深吸了一口气,缓缓道出:“全国各地的淮良石母,基本上都是在同一个地质时期产生的。要想在没有专业工具的情况下确认它们具体的时间先后,确实非常困难。”

    陆蕴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紧张地追问:“除非……你有什么高招?”

    王临彬微微一笑神秘地说:“你注意到桌子上的数字了吗?”

    “一二三?”陆蕴有些摸不着头脑。

    “不是,是那些石头的重量。”王临彬解释道,“每块石头都是两斤重。”

    陆蕴这才恍然大悟,他回想起之前的细节,不禁佩服王临彬的观察力。

    “我们只需要将石头分别放入水桶中,通过计算水位上涨的高度,就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王临彬自信地笑道。

    陆蕴眼前一亮,他惊喜地叫道:“原来如此!是算密度吧!”

    “不全是,但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王临彬说着,轻轻关上了水龙头。

    此时,林心雨也转过身来,看着推着带滚轮的木桶的两人,好奇地问:“好了吗?”

    王临彬点了点头,自信地说:“走吧,我们去揭晓这个谜题。”

    大厅内,众人已纷纷归座,却无人能解开眼前这道难题。老人脸上波澜不惊,似乎早已预料到这样的结果,正准备宣布答案。

    突然,一阵“空隆空隆”的滚轮声打破了沉默,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转向声源——那是王临彬、陆蕴和林心雨三人所在的方向。

    “让我试试。”王临彬自信地向老人示意。

    老人微微颔首,淡淡地说:“随你,只要不搞乱编号就好。”

    众人的好奇心被彻底点燃,纷纷伸长脖子想要看清这三人究竟在做什么。只见王临彬在陆蕴的协助下,将三块矿石一一放入木桶中,随后进行了一番细致的测算。

    “原来是这样!我当初怎么没想到?”

    “好简单啊!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

    众人纷纷懊恼不已,为自己之前的疏忽而后悔。

    王临彬微微一笑,走到桌边,潇洒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老人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结果,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没想到,仅凭一位学士之力,竟能解开这道难题?”

    台下顿时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记住了这个名字——王临彬。

    ……

    最后,老人语重心长地叮嘱道:“不论你们将来踏上何种岗位,务必保持严谨,保持学习,保持乐观,这将为你们的人生之路铺就坚实的基石,使你们受益无穷。”话语间,台下掌声雷动,如同潮水般涌向老人,表达着对他智慧的敬仰。

    随着人群的逐渐散去,老人缓缓走到王临彬面前,将一张资格证郑重地交到他手中:“年轻人,你的才华与潜力都令人瞩目,未来定将大有作为。”

    王临彬接过资格证,心怀感激地深深鞠躬:“多谢前辈。”

    老人转而看向陆蕴和林心雨,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你们都是戮魇逐竞的参赛选手?不知取得了第几名的佳绩?”

    陆蕴恭敬地回答:“我们是第三名。”

    “第三名?”老人眼中闪过一丝思索之色,随后他仿佛想到了什么,目光转向陆蕴:“那么,你莫非就是陆寻的孩子?”

    陆蕴点了点头,心中涌起一丝莫名的期待。

    然而老人却似乎有些犹豫,他将属于陆蕴的奖品递给他,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挥挥手,转身离去。留下陆蕴一脸困惑,不知老人究竟有何深意。

    就在三人准备离开博物馆之际,一位瘦小的男人突然叫住了他们:“王临彬,我有一些重要的情报,或许你会感兴趣。”

    王临彬停下脚步,回头看向他:“为何找我?”

    男人微微一笑:“或许是缘分吧。我听说你们即将前往蒙格玛丽院,因此我想奉劝你们一句,千万不要与天国的人有任何接触。”

    “天国?那是什么?”王临彬和林心雨面露疑惑之色。

    陆蕴却对这个名字感到莫名的熟悉,心中涌起一丝不安。

    男人继续道:“最近一段时间,有不少地质学者离奇死亡,据说与天国有关。我真心希望你们能够小心行事,平安无事。”

    王临彬眉头微皱,但语气却十分坚定:“谢谢你的提醒,我们会注意的。”说完,他转身离开。

    陆蕴走在最后,拆开盒子,取出一块珍贵的镶金玉石,随后目光复杂地转头看向走廊尽头,那里男人的身影已经消失不见。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5_35790/2004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