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梅花三梦 > 第74章 爬山
    “回老爷,板凳张去外乡这些年,祸害了不少良家妇女,至今不知是死是活。如若这些苦主有难处,恳请老爷把板凳张该我的一百贯钱,补给她们,让她们活着的人能安度晚年,死去的人能放下怨气,早日托生。”

    县太爷频频感慨:“你倒是个心地善良的鬼,都已经死了,还要替这板凳张积阴德。”

    赵贞娘使劲摇头:“积阴德他还不配!老爷,贞娘这些年,深深知道被骗婚的苦,背井离乡的苦,和父母家人无缘再见的苦……实在是可怜这些同命相连的姊妹,若能稍稍减少她们的苦处,我心里的苦也能少几分。”

    县太爷点头:“原来如此。唔,这三十五贯,就由县衙先出钱,给板凳张垫上,赵氏,你们领了钱,就可以离开。剩下的案情,和苦主的冤情,本官会一一调查审理,给苦主们一个交待。”

    当下,让吏员点算好钱,交给赵氏。

    几个人正要离开,车夫回来了,还带着包袱。

    “杜小姐,果然不出你所料,那家妇人还仔仔细细收着赵氏的喜服,只在大婚当天穿过一次,都还是新的。”

    车夫说着,打开了包袱:“那妇人听说了来龙去脉,可怜赵氏遭遇悲惨,连钱也不要,就要把这衣服还给她。我只管放下五贯钱回来了。”

    赵贞娘一见娘亲当年给她亲手准备的喜服,忙接过来捧在手里,又把脸埋在喜服上,失声痛哭。

    县太爷见状,大喝一声:“板凳张!你如此可恶!这套喜服的钱,加上利钱,判你都还给赵氏!”

    板凳张哆嗦着,只管拼命点头,不敢吭声。

    义庄旁边的马棚。

    杜丽娘、翠微和赵贞娘,一起给贞娘的尸身入殓。

    赵贞娘看看当年她娘给她的喜服,又看看自己攒钱购置、被板凳张新妇穿过的喜服,真心实意露出微笑。

    “我这好命哟!当年一门心思要穿着喜服嫁入,没穿成,现在临了,一下有了两套。丽娘,翠微,你们是大户人家小姐,眼光好,帮我看看,我穿哪一套下葬?”

    杜丽娘和翠微一直笑着看她,不说话。

    赵贞娘明白了。

    “那就穿我娘给我准备的这一套吧。另外这一套,等迁葬回江州,托人在我娘坟前烧化了,让她看看……我娘,还没见过我穿喜服哩!”

    葬礼由村中义庄举办。

    他们早就想把赵氏安葬了,碍于赵氏有婆家,有丈夫,需要夫家人点头才敢动赵氏棺椁,就一直没人能管。

    看着送葬的队伍越走越远,赵贞娘长吁一口气,把心里的苦楚和郁闷都释放了。

    “这下可好,我也该等着投胎啦。不知道下辈子还会不会遇见我娘和小弟哩。”

    杜丽娘和翠微还没说话,柳梦梅连忙抢白道:“投什么胎?你不能去投胎,你得跟着我们去当神仙!”

    赵贞娘纳闷:“什么神仙?”

    杜丽娘三人面面相觑:这人,还没想起来呢?

    柳梦梅急了:“你前世是天上的花仙子,你仔细想想,好好想,你这辈子最喜欢什么花?”

    赵贞娘心说,我一辈子没日没夜做活儿,除了绣花,连真花都少见,哪有功夫去喜欢花。

    她半开玩笑回答:“我最喜欢有钱花!”

    柳梦梅脸上一僵。

    不对!

    如今,她的冤屈洗白了,她的心结解开了,怎么还没想起来她是花仙子的事?

    杜丽娘直视着她:“你真的不记得?”

    赵贞娘茫然摇头。

    那就是还有心结没有解开。

    会是什么呢?

    赵贞娘见众人发愁,晃晃钱袋子。

    “我如今发财了,请你们吃饼子!”

    饼铺前。

    “掌柜的,来十个饼子,要烤得脆脆的!”

    “哟,看我这瞎忙,忙得眼花,原来是嫂子哟!满村都在说你的事,那板凳张真个作孽,害苦了你哟!”

    “都过去啦。掌柜的,这么些年,承蒙你可怜我,一文钱卖给我两个饼子,说不好还要往里贴钱。如今我发了一注财,这一贯钱给你,稍稍填补填补。”

    “哪个好意思哟,快别这样!”

    “应该的!应该的!你快收下,我也不惦记欠你的恩情啦!你要是不收,我不得安心投胎,做鬼也不放过你哦!”

    店主大热的天打了个冷战。

    “这话说得……嗐,那、我谢谢嫂子哩!”店主叹口气,“现在生意不好做哩,村东头也开了一家饼店,不但卖饼,还卖油散儿,好多老主顾都跑那边去来……”

    翠微好奇:“油散儿是什么东西?”

    赵贞娘大笑:“啷个油散儿?就是麻花嘛!麻花用我们江州话,就叫油散……”

    赵贞娘脸上的笑猛然收住。

    油散儿。

    山泉。

    爬山。

    映山红。

    ……

    杜丽娘忙问:“阿嫂,你是不是想起来?”

    赵贞娘点头。

    是杜鹃花。

    贞娘十四岁那年,小弟才三岁,爹也还活着。

    一家四口去爬山。

    山脚下,有阿婆支了个凉棚卖茶水,还带着卖点心。

    贞娘想吃点心,撺掇着小弟去要。

    小弟不认识麻花,见麻花长得像绳子,便吵着要“面绳”,逗得所有人哈哈大笑。

    有个看着蛮斯文的客人,摸摸小弟脑袋:“这娃娃有灵哩!小时候要面绳,长大了要面圣,能当大官!好兆头!”

    卖茶水的阿婆也乐了:“小官人快来,老太婆请你吃面绳,将来你面圣了,替老太婆在圣上跟前说说好话,封我个长寿星!”

    娘连忙掏钱,买了好多麻花,请大家吃。

    贞娘挨过去:“娘,我也要面绳!”

    娘把麻花递给她,还亲昵地捏捏她的脸:“傻妮子!这是麻花,咱们江州话叫做油散儿!”

    噢!

    爹那天特别高兴,带着全家一口气爬到山顶。

    往山下望去,红艳艳的百里杜鹃,蔓延成花海、火海。

    爹朗声大笑:“这映山红兆头好啊,咱们赵家以后就红红火火,旺起来啦!”

    小弟太矮,看不见,闹着要看山火。

    娘就抱着小弟,指给他看。

    山花烂漫,山风清爽,山泉叮咚。

    那一天,成了赵贞娘这一生最美好的记忆。

    因为很快,爹爹为了多挣点钱,供弟弟念书,便去了外乡做生意,遇难死在外面,再也没回来。

    “所以,我娘不管再苦再累,也要供小弟念书考试。我家里不管多落魄,我娘也不肯轻易把我许给不怎么样的人家。她心里憋着一股劲呢,我们家会红红火火,兴旺起来。”

    赵贞娘劳苦一生,终于理解了母亲。

    “娘啊……”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5_35469/1939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