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千户 > 第17章 儒释首战(二)
    孟轲大先生见状,直接问道:“如二位所言,张良弼不愿意交出来了?”

    李神通看到了双方有点要动手的意思,也深知二人可是儒教和释教响当当的人物。

    当即,他解释道:“释禅武大师,姚承千户侯爷,我就是询问张良弼几个问题而已,绝无他意。”

    “不可,我说了,河朔客栈一百零八人命案,乃是我所为。李大人,劳烦你回大理寺交差,我将在大相国寺等候处置。”

    释禅武再次的表明态度,让李神通再也没有办法。

    那孟轲大先生当即哈哈大笑,说道:“释禅武大师,想承认自己是凶手,也要有证据才行。不然,就是胡乱认罪。出家人可是不打诳语,你可是要想清楚。”

    岂料那释禅武似乎已经认定,但见他低头不语,心中默念经文。

    姚承见状,立即上前解释道:“那河朔客栈命案,乃是六人所为。他们都是糅合了三教三道的内家功法,修为极其高深。而这幕后之人,就是释禅武大师。释禅武大师不杀生,我将他们全部斩杀。”

    眼看两人说的头头是道,这更加让李神通难以理解。为今之计,他们就是想让李神通速速离开,草草结案。

    那孟轲大先生则是云淡风轻,继续问道:“既然是释禅武大师手笔,敢问动机何在?释教不杀生,不贪嗔痴。这释禅武大师却是为何?”

    一句话,让释禅武再次睁开了眼睛。他微微一笑,说道:“孟轲大先生,贫僧敬重您。这河朔城的事情,远远没有您想象的那么简单。我劝你还是云游天下,莫要涉足这个泥潭。”

    “哈哈,哈哈哈哈,我孟轲既然来此,岂有置身事外的道理?”

    说完,孟轲大先生立即上前一步,就要闯进去。

    李神通见状,立即劝说道:“孟轲大先生,我看我们还是从长计议吧。如此上前,恐怕会伤了和气。”

    孟轲大先生立即转身看向了李神通,说道:“我原本以为你是一个追求真相而不惧怕困难之人,如今看来,我是看走眼了。”

    他这一句话,瞬间刺激到了李神通。

    于是李神通立即反驳道:“身为大理寺少卿,我的职责就是将案子搞清楚。既然姚承千户侯说了杀了那六人,敢问尸体在哪里?还有,为什么派那六人杀了那一百零八人,是何用意?人证、物证、动机都没有,无法结案。”

    李神通的话,着实惹恼了姚承。只见他走上前来,怒视李神通道:“小小大理寺少卿,我敬重你是朝廷钦差。要是他人,敢在我河朔之地撒野,我早就砍了你。”

    李神通也气愤不已,当即怒怼道:“河朔之地如何,也是我大虞之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是你是河朔侯爷,也要遵守大虞律法。难道,河朔之地要造反不成?”

    李神通的话,直接戳中了姚承的神经。毕竟他掌管河朔之地的军政大权,也有想法独立。但是面对强大的大虞军队,亿兆百姓,他不得不三思而行。

    其实这次他上书朝廷,就是故意让朝廷派遣跟自己作对的钦差,刚好借此跟朝廷博弈一番。。

    只是朝廷居然派遣一人李神通,根本就不像是来挑起事端架空自己的举措。

    姚承没有想到,一件小小的案子,居然惊动了江湖上几派大佬。而且他们都是个个门派响当当的人物,不单单是在江湖上,在朝堂上也是可以掀起血雨腥风的人物。

    但是姚承只认释禅武,唯他是从。

    眼看孟轲大先生大步向前,释禅武不得不上前硬刚。然后他示意姚承,守好最后一道防线。

    姚承后退三步,站在大门之内。

    此时,孟轲大先生与释禅武对面而立,相距不过两步之遥。

    李神通也是知道,今天之战恐怕难以避免。他侧立而居,距离孟轲大先生五步之遥。

    孟轲大先生此时说道:“李神通,今日我们定要见到张良弼。你且等候,等我将他寻觅出来。”

    释禅武当即说道:“孟轲大先生,如此说来,贫僧可要得罪了。”

    “哈哈哈哈,大师,请赐教。”

    两人的出手,震惊了远在阁楼上的道门七子。他们都不敢相信,两位教派的顶尖高手,居然会为了一个人而出手。

    这边,道门七子之一的张道灵叹息一声,说道:“看来,这个张良弼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重要。如果不是无可奈何,他们二位大宗师级别的人物不会动手。”

    小店内,冯凡喝完最后一口羊汤,不禁说道:“哎呀,真是太好喝了。”

    可是他的徒弟贾玉儿,则是根本无心用食。她的注意力,全部在侯爷府门口。

    这时,她说道:“师尊,看样子他们会打起来。”

    冯凡用手擦了一下嘴,回道:“也好,也好,看看他们二人的修为境界。”

    就在这时,释禅武双手合十,站立在此。他紧闭双眼,浑身散发热气。

    孟轲大先生见状,当即轻弹衣服上的灰尘。然后他也是闭上双眼,两人早已经灵魂出窍。

    大宗师级别的人物对决,完全用无招式代替有招式。如此对决,自然对周围万物没有任何伤害。

    但见两人灵魂出窍,犹如云泥之别。肉身在泥土之中,灵魂在九霄之外。

    那释禅武,讲究经法境界。这孟轲大先生,以天下第一读书人自居。两人当属文道,又是巅峰之上,大宗师级别的人物。

    修为比拼,差点打开那天门之境。只是释禅武又施展武道修为,一招一式硬桥硬马,有板有眼。

    孟轲大先生则是积极进取,主动进攻。两人你来我往,有来有去。刹那之间,似有千万招式对过。

    释禅武虽然兼修文道、武道、又领悟杂道修为,奈何他不如孟轲大先生一门心思参悟文道之精华。遂释禅武千变万化之招式,孟轲自一门心思求战胜。

    很快,释禅武就败下阵来。

    孟轲大先生也没有乘胜追击,将他修为废掉。而是适可而止,帮他避免堕入魔道,走火入魔。

    登时,释禅武睁开双眼,满身大汗淋漓。而那孟轲大先生,则是轻松睁开双眼,完好无损。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4_34917/1814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