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她的怀里有座山 > 第三十六章修路
    两人鉴赏完,又相互交换。又花了一个小时,才停下手里的动作。

    “这两株都达到了八十年以上,这一株年份稍微高一点,不过药用价值相差不是很大。”

    相差不是很大,那也肯定是年份高的好一点。

    这点顾言安和蒋天华都心里有数,只是不知道怎么分。

    “你们出价吧!价高者得,卖主还有一个要求。”

    顾言邦也没有厚此薄彼,直接当着两人的面说出要求。

    “老三,能不能先把要求说出来,我们估量一下。”

    顾言安比蒋天华稍微聪明一些,他直接先从要求入手。

    “可以。卖主想把他们村子里通外界的路修一下,希望你们帮忙。”

    顾言邦也干脆,直接揭底,蒋凤英若有所思。

    “这修路即使批下来,花费也不少,国家不一定现在就愿意。除非他们那里有亮点,能让国家发展。”

    蒋天华想到这事情还是有些难度的,不禁难以取舍。

    “这个就不劳你们费心,只要批下来,他们自费修路。有人的出人,有钱的出钱。”

    顾言安一听,不禁对提出这种想法的人佩服。

    “现在还有这种大公无私的人,他们卖人参是不是就是为了筹钱修路。”

    “不错!他们村子里的人,一辈子都被困在山区。他想让村里的人过的好,想让村里的人走出来,所以才想了这个办法。”

    “我可以想办法批下来,这人参既然是八十年份的,那我们还出十万块钱。不过我希望这个牵头人是你,老二你在这里待的时间够久了,该挪位置了。”

    顾言安听了若有所思,他的脑子活泛,立马想到了最有利顾家的办法。

    蒋天华一听,也想通了其中的微妙,很是赞成。两家也是一荣俱荣的,顾言邦升职了,对蒋家也有好处。

    “那我就要那个年份稍低一些,我们出十一万。虽然不能完全帮上忙,不过我们家也可以在后方使使力。”

    “好!我的事不着急,不过还是替他们谢谢你们。”

    顾言邦这才松口气,两人直接分了人参,留下两大袋子钱带人离开。

    蒋凤英看着桌子上的二十多万,有些心惊肉跳。

    “老顾,这钱在家里不安全,我们是给他们存起来,还是直接送过去?”

    “我们俩一起送过去吧!这钱拿去银行,怕是会引人注意。”

    “对对,我们这就送去。”

    蒋凤英抱紧身上的包,坐在顾言邦自行车后座,还时不时的东张西望。

    顾言邦听她不吭声,下意识看了身后一眼,被她的动作气笑了,也消散了他的紧张。

    “你这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岂不是更引人注意。我知道我身手好,但你也别对我这么信心啊!”

    蒋凤英被他这一调侃,下意识反应过来,拍了下他的后背,心里的紧张也散了。

    顾言邦哈哈大笑,两人又开始斗起嘴来。

    当他们刚到姜家门口,蒋凤英一个箭步跳下去就窜到了院子里。

    顾言邦有些无语,向来冷静自持的妻子,也有这么不严谨的时候。

    他把自行车推到院子里,蒋凤英就小声催他,关院门,关院门。

    姜爷爷和姜奶奶面面相觑,略有些紧张起来,安安飞过去把院门关上,蒋凤英还特意拉上门栓。

    转过身来,一院子的人都有些莫名其妙的看着她。

    “小蒋啊,你这是!”

    “呵呵!大事,要慎重点!”

    “大叔大娘,我们进屋说吧!”

    顾言邦看她尴尬,给她解围。一院子人都进到屋里,蒋凤英把包郑重的递给姜爷爷。

    “大叔,拿好了,这是买参的钱。”

    这话说完,长舒一口气,感觉像是完成了某项艰巨的任务。

    姜爷爷直接把包打开,把那两包钱拿出来。姜以橙和安安一人打开一包,放在一起,一共二十一捆。

    “一捆一万,你们可以数数,应该不会差。”

    “不用,我们相信你。小顾,这次谢谢你帮忙啦!”

    顾言邦想让他们点点,结果姜爷爷是完全的信任,让两口子心里很是舒坦。

    姜爷爷有了先前十一万的打底,心里倒是没有姜奶奶和安安面上的震惊。唯一处境不变的人,就只有姜以橙。

    “大叔,你们说的事,不会那么容易批下来。但是他们回去后,会尽快想办法促成这事。”

    顾言邦把修路的事也跟他们说了说,姜爷爷很是开心,留他们吃晚饭。

    因为现在午饭早过了,两口子这才想起来没吃午饭,肚子也争先恐后的叫起来,瞬间红了脸。

    安安没憋住偷笑,姜爷爷和姜奶奶姜以橙倒是面不改色。

    “我们一早上就忙活这事,送他们走了,怕钱在家里不安全,就没顾上吃饭。”

    蒋凤英有些羞恼,顾言邦忙尴尬开口。

    “那也是怪我们,老婆子,给他们俩赶紧下两碗面。”

    “哎!马上就好,你们先坐坐。橙橙,拿糕点出来,让叔叔阿姨垫吧一下。”

    “好!”

    姜爷爷把钱也交给她收起来,安安帮着姐姐拿糕点。

    鸡蛋糕、桃酥、曲奇饼干,一一摆在桌上。

    蒋凤英也不假客气,吃了两块桃酥。顾言邦不喜欢吃甜食,再说他经饿,坐着跟老爷子说话。

    姜奶奶速度很快,很快端了两碗鸡蛋面出来。又把中午的酸辣肥肠,酸辣土豆丝,和茄子豆角端出来。

    “这是我们中午的菜,你们想吃就吃。”

    顾言邦吃了一口面,夹了一筷子肥肠,瞬间眼睛一亮,倒了一半在碗里。

    蒋凤英本来不喜欢吃肥肠,看着老顾的稀罕劲,也跟着夹了一筷子。味道不冲,就着这酸辣味配面条居然也不错。

    顾言邦吃了两碗才放下筷子,蒋凤英这会儿正捧着西瓜。

    “大娘,您这西瓜哪买的?我让老顾去买几个。”

    “买啥,地里种的,待会儿带两个回去。”

    “这自己种的?那我们可有口福了。大娘,你们种的西瓜真甜。就是拿出去卖,也是很多人抢着买。”

    “小蒋,那你说我们村以后种西瓜,然后运到别处去卖,可行不可行?”

    “行啊!大叔,所以老顾说的出钱修路是你们自己?这要是在古代,不得立功德碑。只是大叔,修路得花不少,你们这怕是得贴不少。”

    “英姨,这毕竟不是我们一家之事。我们想过了,我们出钱买材料,村里出人,那么我们就省了人工。如果国家同意,他们肯定会予我们一些便利,说不定材料钱也会便宜一点。”

    “这可是项大工程,村里所有人愿意把时间都花在修路上吗?”

    “要是他们不愿意,那么我们这个请求就作废。这也是我爷爷的一番心意,他们要是不配合,那我还节约了。顾叔叔,你先让你家人别操作,我爷爷先和村里达成统一意见,你们再行动。”

    “好!”

    顾言邦和蒋凤英倒底没留下吃晚饭,带了两个西瓜和一些葡萄回了家。

    姜爷爷以前太想当然了,蒋凤英提醒的非常对。要是村里不愿意,他何必费心费力。

    他一刻也坐不住,立马去找了姜卫同。

    “修路?那真是太好了!这样我们进出就方便了。”

    姜卫国一听,举双手赞成。

    “只是我有一个要求,这条路必须我们自己修。要不然就村里出钱请人,要不然路就别修了。”

    “为什么?”

    “大哥,我给你交个底,我们等橙橙考上大学,就会跟她一起去京城定居。这个村子,我们以后回来的也会少了。所以我想为村子里做些什么,但是橙橙又害怕我办了好事,还惹村子里嫉妒报怨。再说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大头我们都出了,没道理什么都是我的事,而且人工也是一大笔开支。她就说那就全村参与进来,那这条路就属于村里的。”

    姜卫国沉默下来,其实村子里还是有些他们家的闲话的。只是有所顾忌,没有闹到他们面前。

    “老大,你动员村里所有人,投票表决。要是全票同意就修,只要有一票没过,那就算了。”

    “哎!我和村里的干部好好商量一下。”

    “大哥,我可以给你们提供一个筹码。”

    “什么?”

    “明年,我教你们种西瓜,第一年我们帮你们推销出去,以后就靠你们自己了。其实,你们要是愿意,可以把那些荒废的山地利用起来种果树。就像我家旁边的一样,年之后,你们就可以年年收获了。果树又不像别的东西一样,需要养的很精细。它的生命力旺盛,不愁没有收获。”

    “好!老大,要让村里记得你二叔的大恩。要是出现白眼狼,以后村里的事情咱也别管了。你这村长当的吃力不讨好,还不如顾好自己的家。以后咱发达了,他们也别求上门来。”

    “爹,我知道的。我这就去安排。”

    姜卫国脸有些发烫,现在家里人都比他会挣钱。

    姜大爷爷拉着他,仔细问了果树的事情。姜爷爷也没说姜以橙以后得计划,只是告诉他种果树以后没坏处的。

    两人就西瓜的事情,姜爷爷谈了一下自己的经验。

    因为他的确在自己的果园里种了一行西瓜苗,虽然结的没有空间里好,但是他也摸索了经验,明年肯定更好。

    姜卫国和村里的干部一起开了会,说了修路的事情。

    村干部先是同意,后来听到说要抽人去修路时,安静了下来。

    修路不是一两天的事,他们还要忙活地里的事。但是村里请人修路,又拿不出钱来。

    姜卫国把他二叔的意思说了一遍,就等他们这些人先表决。

    “橙橙马上要去市里读高中,要是他们走了,村里还没决定,那就代表放弃。他们想办法请人帮忙让政府批准修路,也是要花不少心思的。”

    姜卫国撂下这些话就想走,被村支书拦了下来。

    两人已是老搭档了,其他的三人都是新上岗的。

    “卫国,别生气!我们不得考虑好。”

    “老叔,你这话怎么听着我二叔合着为村里修路,还得求着你们?那这路不修也罢。我爹说了,送上门的好处我都办不好,就让我辞了这职位,回家帮忙。您知道我家现在就我不怎么挣钱吗?他们早就不想我为村里办事了。这村长谁爱当谁当,吃力不讨好!”

    “别生气,别生气。我们好好思量一下,怎么跟村民说他们容易接受。”

    老支书敲了敲自己的烟枪,对着那三人问意见。

    新上任的会计是个年轻人,他清了清自己的嗓子,首次说了自己的看法。

    “要致富,先修路。老话说的是没错的。姜二叔愿意为村里修路,是我们的福气。单我个人是很同意的,但是我不能代表村里所有人。自从废除公有制,分田到户后,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过我们的经济发展?我经常去县里汇报工作时,注意到县里的发展很是迅速。如果我们村里的脚步跟不上县里的发展,那么我们村会越来越穷。现在所有的村子是一样的,但是如果我们修了路,可以随时与县里的发展接轨,慢慢带动村子发展。我们村家家户户能奔小康,家里的孩子都能去上学,然后走出去。”

    “对!大旺说的对,我赞同!”

    村里的治保主任也是新上任没多久的,他们都属于年轻人,思想都差不多。

    “好!既然你们都同意,都说说怎么跟村里人说明白?我家有三个孩子上学,最是明白读书的好处了,但这就处处需要钱。现在正是为以后解决钱的事情,不知道村里的人的工作怎么做?”

    姜卫国见他们同意,脸色好了许多,直接点出最重要的问题。

    “大旺,就按你刚才说的搬。你们两个年轻人,脑子活络,也都补充补充。咱村里又不是一言堂,集思广益嘛!”

    老支书拍板定案,那两个年轻人也不藏着掖着,想到什么说什么,很快就拟定了章程。

    第二天村里在广播里召集大家在晒谷厂开会,姜以橙一家都没有参与。还有三天就要开学了,他们收拾东西准备回市里。

    至于村里进行了怎样的讨论,姜以橙他们一概没问,只要最终的意见。

    晚上时,姜卫国和老爹登上了他家的门。

    “二叔,村里同意了,你们找人申请吧!”

    “好!记住,在申请没下来前,村里这段时间千万不要出任何影响村子声誉的事情。我估计上面会派人下来考察,我们村子背靠大山,山里的山货在那些大城市还是挺紧俏的,这也算是个亮点。我说的果园,也可以在村子推行起来,西瓜苗的事,我明年亲自回来教大家怎么种。”

    “好!”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4_34856/1802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