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蜃梦 > 第6章 归期君莫问
    天黑了又亮。

    临海城门外既没有老渔夫父子的尸体,也不见拨开云雾的那轮太阳。

    春雨淅淅沥沥,久久不见停歇。

    “老爷,卢九他们几人自昨日出门,便一直没有音信,该不会出了什么意外吧?”

    卢员外正吃着早茶,听完管家的话,饭桌的佳肴顿时没了滋味。

    “你是在问我吗,出去这么久,不见人回来,你不会差人去找吗?”

    老管家嘴角微微一撇。

    “寻着他们留的记号去找了,找到云雾山山脚,便没了踪迹。”

    卢员外狭长的眼睛一眯。

    “没了踪迹是什么意思,凭空消失了不成?”

    老管家摇头表示不知。

    卢员外把盛满着粥饭的瓷碗往桌子上一扣。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一个老渔夫带着个孩子能跑到哪里去,安排两波人,一路上沿着卢九留下的标记上云雾山,一路去渔村问问懂事的人,还能人间蒸发了不成。”

    老管家领命而去。

    不多久卢府门前就纠集了两路人马,一路前往渔村,一路直奔云雾山。

    一场春雨久久不停。

    极少出海的渔村村长,一早便打渔归来,用的渔网正是老渔夫昨日赠与他的那张。

    渔网上的鱼很少,只有一条。

    鱼很大,半张网才勉强包裹住它。

    村长扛着渔网站在村口等人,渔网上缠着那条大鱼。

    云雾山半山处被云雾遮蔽的那座道观里,两个老头迎面而坐,身前各自摆着一碗清茶。

    “观主赠我那捆丝线,我便织了一张渔网留给了李敬,算是还了在村里这些年,他和老村长照拂我一家的情分。”

    老观主端起身前的清茶轻抿了一口。

    “事事不能只讲因果利弊,人心人性最难揣度,求个自然便是。”

    老渔夫也端起茶碗,却没喝,只是轻轻闻了闻。

    “儒学者,总也离不开安身立命之本,若无邦国,则儒学难兴。大夏皇朝境内儒术虽已独尊,却不兴法治,三教九流层级固化,大忧也。”

    老观主哈哈一笑。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老渔夫跟着笑。

    “春雨纷纷,吾儿在这云深处采摘杏花,我与观主在此间对饮,何时不可乐乎?”

    老观主放下手中茶碗。

    “不如意事常八九,欢乐不长,离别常有,良辰还这么小,就要远行,实在是令人羡慕啊!”

    云雾山云雾渐浓,有稚童环山采摘杏花,有人在这云雾间迷了方向,失足跌入崖底。

    早晨从卢家出来的两队人马,只回来一队。

    扛着条大鱼从渔村返回的卢家人回府复命。

    老管家差人将大鱼扛进正堂。

    “老爷,渔村村长李敬说老渔夫父子昨日从临海城返回后,便紧急收拾行李离开渔村,外出避难去了。此外,李敬听闻小少爷受了伤,失了不少血气,特将这条名贵的金枪鱼送与少爷,为他补补气血。”

    老管家又补充一句。

    “那李敬还说,渔村村民们是无辜的,老爷请他们吃过酒,还请不要殃及池鱼。”

    卢员外盯着桌上摆着的那条足有一人高低的金枪鱼,脸上阴云密布。

    “可知道逃往了何处,或是投奔了谁?”

    老管家摇头。

    卢员外又问。

    “去往云雾山的人回来了吗?”

    老管家摇头。

    说到云雾山,老管家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便小声提醒了一句。

    “老爷,云雾山昨日猛然响起几声闷雷,卢九等人至今未归,今日山上的雾气极大,卢八到现在也没个音信。依我看,我们是惹了不该惹的人。据我所知,那云雾山上半山观的老观主,可是位世外高人。连城主大人都时常去拜访他,若是老观主收留了他们,我们又当如何?”

    卢员外显然是把老管家的话听进去了。

    “就是那个我们差人去了几次,都拒不开门的那个老道士?”

    老管家点头称是,心里却在想。

    【就连城主都要亲自登门拜访的世外高人,你一个城里的商贾,还真以为随便几个臭铜板,就能敲开所有人的门?】

    想是这么想,却是无论如何都不敢说出口的。

    “老爷,您看这金枪鱼,少爷吃过之后,不仅可以补上流失的气血,还可以强精提神,可以说益处多多。依我看,我们还是听二爷一句劝,这事就这么过去吧?”

    卢员外冷哼一声,他自然知道这鱼的珍贵,但他那日在众人面前落了面子,又该怎么弥补?

    老管家像是看出了卢员外的心事一般。

    “老爷,少爷马上就要去蓬莱仙岛寻仙问道去了,既然那渔夫家的顽童也要去蓬莱,那年轻人的恩怨,就交给年轻人自己去处理,对少爷也是一种磨炼不是?”

    不得不说,作为管家,老管家是称职的,懂得给主家借坡下驴的台阶。

    但管家就是管家,就算管家聪明,也只是一个聪明的管家而已,这做事的主意,还得主家来拿。

    嗯哼。

    卢员外清了清嗓子。

    “来人,请酒楼的厨子来,把这鱼给收拾了,好好给阳儿补补,恢复好了,到了蓬莱仙岛,一定把那个老渔夫家的逆子给狠狠地踩在脚下。”

    老管家非常识趣的亲自去了临海城最好的酒楼,去请最好的厨师,旁人去了还真不一定能请的来。

    又过去两天。

    在云雾山上摘了不少杏花的何良辰并不知道,那场因他拿玉刺人而引起的纠纷,在经历一番风起云涌之后,暂时告一段落。

    卢家因为这起纠纷,失踪了十个下人,谁还会记得他们呢。

    为人卖命,迟早没命。

    事情可能没过去,时间总是不等人,劝君但行当下。

    二月十八清晨。

    细密的春雨朦胧了海岸。

    烟气缭绕间,一艘灵舟悄然靠岸。

    为生计奔波的人们,往往都懂得赶早不赶晚的道理。

    在灵舟还未出现之前,码头的栈桥上就已经围满了人。

    这可是自家儿女的仙缘,自然马虎不得。

    灵舟出现后,自诩见过一些世面的人,也都忍不住张大了嘴。

    灵舟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一个字。

    大,高,长。

    很大,很高,很长!

    待灵舟在港口码头上彻底稳定,甲板上的一个个悬梯缓缓放下。

    悬梯非金非木,像是由一朵朵彩云编制而成,十分讨人喜欢。

    众人惊叹间。

    灵舟上传出一道气势恢宏的声音。

    “持玉牌者,待接引童子核实身份,有序登船!”

    一时间码头上的欢喜和别离的情绪堆叠,形成了十二分的嘈杂。

    戴着斗笠,穿着蓑衣的少年和老渔夫等人一起站在人群的外围。

    “此去蓬莱,归期未定,爹爹定要好生照顾自己。”

    老渔夫默然点头,算作答应。

    何良辰对着同样来送行的渔村村长李敬拱手行弟子礼。

    “先生保重!”

    李敬微笑还礼。

    像是怕被一旁的女孩听到,李敬将何良辰叫到一旁。

    “良辰,瑶儿虽虚长你两岁,但心智见闻上远不及你,待到了蓬莱,多照应她一些,男子汉总是要长大,守护些什么的。”

    何良辰郑重点头,他自然知道瑶儿姐姐在先生心中的分量。

    得到何良辰的保证,李敬放心不少。

    灵舟每个悬梯口都各自站着一个接引童子。

    负责检验何良辰和李瑶儿号牌的童子看上去有些眼熟,刚巧是接引他参加入门考验的那位。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4_34742/1777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