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曹家洼里的那些事 > 第二十四章救火
    薛礼武作为村干部,年底时空闲了,也在家忙着做年货,听到救火声,他从家里拎着水桶跑来。,过来时,杨志庆家屋顶火已经被扑灭。

    “志庆家厨房屋顶烟囱高温导致失火。多亏了五叔一家人。特别是志鹏,他腿脚麻利爬到屋顶上用水浇灭的。”

    薛礼武黑着脸,抬头看看屋顶,然后又来到杨志庆家厨房里看看,厨房屋顶被烧出一个大洞,他是村书记,农村安全监管也在他的职业范围内。

    农户失火造成损失,他有连带责任。

    “村里喇叭天天喊,注意防火防盗,你们不重视,看看事情出来了吧。”

    虽然农村每户都有交了保险,可是薛礼武可不愿意看到失火失盗出现。

    “今晚你们在场的人明天作证,我要去镇里汇报,你们这个损失,保险公司会给杨志庆家理赔的,你们今晚看到了吧,防火防盗的重要性,年关到了,你们每个人家都要做好防火防盗。”

    “知道了,薛书记。”

    “我们家都注意的。”

    “薛书记,你放心,我们都记着呢。”

    围观的村民七嘴八舌说着。

    “你们都说知道了,今天你们都看到了,就是麻痹大意导致的,大家记着了,你们看看,年底了,给我捅这么大篓子出来。”

    村民家失火也是他村书记工作管理的一种失误。本以为到腊月了,没什么事,可以安心在家过年,这下事情出来了,明天自己还要去趟镇里,把杨志庆家失火的事情汇报一下。

    每户村民家都买过保险,出现意外,需要镇里的安全员下来核实情况,再做理赔。而自己作为村书记,工作上失误可能还要扣除绩效工资,想想就有点恼火。

    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只能按部就班来处理了。

    “大家回去吧,检查下自己家的电,火。明天上午我带人过来,到时你们有空过来几个人做个证明,他家是意外失火就行。”

    “薛书记,明天上午,你带人过来,打声招呼,我们都过来作证。”

    “好了,好了,家里都有事。回去干活去吧!”

    薛礼武随后来到杨志庆家屋里检查室内情况。当时没有照相机,更没有录影机。薛礼武交代杨志庆一家再检查下屋顶还有没有明火。

    室内室外保持原状,不要动,明天他带人过来核实财产损失。做好后期补偿。

    杨志鹏救完火后,他和杨清,杨志飞,随后就回家了。他家厨房里还在蒸年糕呢。

    回来后,薛腊梅问他们什么情况。杨清把失火情况说了一遍,薛腊梅听了。心疼地拉着杨志鹏胳膊说。

    “儿子。你胆子真大。你爸说了。屋顶冒着火。我想想都害怕。你怎么敢上去啊!”

    “妈,没事的。你看我不是好好的吗!你不用担心的。”

    “没事就好。要是出事了。妈可怎么办啊!”

    薛腊梅捂着胸口,一副受惊的样子。

    “哥哥胆子大。我在地下看着都害怕。”

    “本来我说我上屋顶。志鹏不让我上去。”

    杨清在一边嘟囔着。

    “爸,事情结束了。我没事。你们不用担心的。”

    一家人一边蒸年糕,一边讨论着杨志庆家失火的事情。

    过年前几天,曹家洼农户家都在忙着。早晨起来,村庄里就能听见鸡鸣狗叫之声。前来收鸡鸭鹅毛的货郎挑就来了。

    薛礼武一大早就骑着他的嘉陵摩托车,突突地骑着向镇里赶去。杨志庆家厨房屋顶还有个大窟窿。他要带人过来核实。尽快让杨志庆家把厨房屋顶修补好。要不然过年还没地方做饭呢。

    “五叔,你在吃饭啊!”

    “志庆。你咋过来了?”

    “昨晚麻烦你们救火。今天还要麻烦您呢!我家屋顶那么大窟窿。你去看看怎么补。”

    “薛书记不是说了。他要带人过来吗?”

    “薛书记说了。要我提前准备材料。上午他带人过来核实后,我家就可以修补屋顶了。五叔。这个事情还要麻烦你辛苦下。”

    “行。我吃过早饭就过去。”

    “五叔,五婶。你们在家。我先回去了。”

    人倒霉喝凉水都塞牙。

    杨志鹏在一边看着堂哥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心里不由得有点心酸。杨志庆比他大不了几岁,已经成家立业好几年。

    他已经有两个娃娃,一男一女。二十五六岁的人,看着像个小老头。勾着腰。昨晚他家厨房失火,把他吓的不轻。到现在还没回过神来。

    “孩他爸。今天我家要做豆腐。你去志庆家帮忙干活。那我带孩子们在家做吧。”

    “行啊。做豆腐你是行家。我不会。”

    “妈,爸爸哪有不会的。他是给你机会表现一下自己的。”

    “是吗。孩子爸。”

    薛腊梅歪着脖子看着杨清。

    “小飞,我没你妈妈厉害。我做的豆腐没人喜欢吃。”

    “你啥时候会做豆腐的。我咋不知道。”

    “我是不会,只会动嘴说说而已。”

    杨清看着薛腊梅苦笑一声。

    “好了,不说了。志鹏。等下你再去左琳家借电磨回来。”

    “知道了。”

    杨志鹏家过年前有三样土特产要做,一是蒸年糕,二是做豆腐炸油豆腐,三是做米糖。三样事情结束,基本就是要过年了。

    村子里大家都约好了时间一样。家里到了腊月二十三后基本天天就是在忙着这三件事。

    蒸年糕,做豆腐倒是不难。每家基本都会。即使又不会的,就是做豆腐点卤水这块。都还难不倒大家。

    做米糖可是个技术活,曹家洼会的人不多。杨清是第一个在外地学会了这门技术,每次到过年前,他是最忙碌的一个人。

    他的几个侄儿,只有胡梅丈夫杨志方跟杨清学会了。其他人对于炒米,红薯熬糖稀。就是学不会,更别说米糖和糖稀的比例了。

    好的米糖做出来,清脆爽口。质量不好的米糖。口感不好之外,还不容易保存。

    曹家洼是属于丘陵地带,水稻田和旱地各有一半。每家每户都会种点红薯,花生,芝麻。这些食物,在过年做米汤时都能用上。

    炒熟的米泡,可以任意搭配芝麻,花生还有板栗。过年时是招待客人最好的一道美食。

    腊月二十三小年过后,杨清和杨志方是最忙碌的两个人。杨家这边,杨清要帮自己四个哥哥家加工米糖外,还要帮薛家这边。

    随着他年龄渐渐大了,杨家这边他就把加工米糖的活交给杨志方做了,他只负责薛家这边。

    不过随着时间流转,薛家这边年轻人很少再请他加工米糖,只有薛礼武几个堂兄弟依然请他过来帮忙。这个忙帮了差不多十多年了。

    薛礼武带镇上人过来是上午十点左右。查看杨志庆家屋顶屋内受损情况后。让几位村民签了字。这个事情就算告一段落。等着后面赔偿补贴就行了。

    杨清开始给自己侄儿家修补屋顶。他是木匠。对于老房子修补,熟门熟路。材料早已备好。杨志庆又请来几个帮手。到了傍晚时分,屋顶修补如新。里光外圆。杨志庆一家人开开心心开始在厨房里做了晚饭,招待前来帮忙的众人。

    年底杨志鹏在家也是没闲着。他书法写的好。小年刚过,就有人把书写对联的红纸送到他家。白天上午家里有事。中午吃过饭,他抽空在客厅开始书写对联。

    整整忙了两天时间,书写了上百副对联。杨清更就不用说了。忙完家里的活后。腊月二十七到腊月二十九。

    每天早出晚归。在薛家这边帮几个舅哥家加工米糖。整整忙了三天。加工几百斤米糖出来。

    回到家后。薛腊梅知道杨清是帮她娘家干活。格外心疼他。不停地安慰他。杨清是个实在人。他告诉薛腊梅。目前他还做的了这个事情。真做不了。他就帮不上忙了。

    薛家这边几个亲戚,也没亏待他。每家都会把他加工出来的米糖,让他带些回来。

    等到他最后结束时候。他家里米糖也有几十斤之多。还有三四个舅哥家杀猪送了猪肉让他带回来。算作礼尚往来。感谢他帮忙辛苦了。

    杨志鹏忙到腊月二十九才有空上县城采购家里过年用的物品。腊月二十三当天,他打通了冯婷家的电话。

    告诉冯婷。自己放假在家这几天,一直在忙。实在抽不出时间过来陪她。

    冯婷倒是非常大气。电话里告诉杨志鹏。她理解他。说是没关系。杨志鹏家在曹家洼村是最后一家买电视机回来的人家。

    腊月二十八晚上。杨清从薛家吃过晚饭回来,告诉薛腊梅。他们家过年前要买台彩电回来,还要买辆新自行车。

    家里自行车太旧了。骑在路上到处响。修了很多次,修自行车的师傅都说了,再坏就没办法修了。

    他在抽屉里拿出四千多块交给薛腊梅,让他第二天早上交给杨志鹏,让他带杨志飞一道去县城,买台彩电和新自行车回来。

    再把家里年货采购下。他还要去薛家那边收收尾。要不然他就陪杨志鹏一道去县城了。他实在抽不出时间出来。

    腊月二十九早上。杨志鹏来到前面房子。薛腊梅告诉他杨清晚上的安排。杨志鹏听了连忙答应。准备吃了早饭就去县城。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4_34739/1774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