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我为张氏先祖扛大旗 > 第75章 小巫见大巫张纮(2)
    到了公元208年,孙权让张纮担任长史,还亲自带着他一起去攻打合肥城。

    可这合肥城,就是一个顽固的硬壳果子,怎么啃都啃不下来。

    张纮看孙权急得要死,就献计:“古时候的人攻城,他们都会故意留个口子不围,就是让敌人心里发慌,不知道哪边是突破口。咱们现在把城围得水泄不通,还猛攻猛打,敌人肯定会拼死抵抗的。这样真的不好打,要不咱们先稍微松一松包围,看看敌人会有什么反应?”

    不过,大家对这个主意都各持己见,有的说好,有的说不好,吵得不可开交。

    就在这个时候,敌人的援兵来了,对方骑着马在孙权他们的包围圈外面转悠,还不时地挑衅孙权,就好像在嘲笑他们一样。

    这孙权哪里还忍得了?

    怒上心头的他带着轻骑兵,打算来个突袭,给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张纮一看孙权这架势,赶紧拉住他:“哎呀,您可千万得三思啊!兵器可不是闹着玩的,打仗也不是游戏。咱们的人虽然年轻气盛,但也不能轻敌啊。就算您能斩将夺旗,威风八面,但那也是偏将的职责,您作为主公,可得稳重点,别冒险了。您得学学古代那些大王的智谋,别一味地追求勇猛。”

    孙权听了张纮的话,于取消了突袭计划,决定听从张纮的建议,先观察敌人的动向,再作打算。

    然后,孙权带着大军回了基地。

    第二年他又跃跃欲试,想要出兵好好收拾他们一顿。

    这时,张纮又来劝他:“自古以来,那些厉害的帝王都是受命于天的,但他们可不仅仅靠神仙帮忙,或者文治武功来赢得民心哦。

    其实,更重要的是选对时机行动,这样才能更有威严呢。现在咱们正经历点困难,但也做了不少好事,比如扶危济困。

    所以我觉得现在应该让军队好好休息一下,多种种地,发展民生,同时找些有才能的人来帮忙,大家一起推行些宽容和恩惠的政策。这样,顺应天命去征伐,咱们就能轻轻松松地实现安定啦。”

    孙权听了以后,也决定先不出兵了。

    后来,张纮有一次跟孙权闲聊,提了一个建议,那就是将都城迁移到秣(o)陵。

    他跟孙权说:“秣陵这个地方可是大有来头的。

    当年楚武王就看中了这里,给它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金陵。这金陵的地势啊,可真是险要得不得了,山陵连绵不断,一直延伸到石头山那边。

    为了了解这地方的历史,我还特地去找了一些老人家聊天。他们告诉我,秦始皇东巡会稽的时候,曾经路过这个县。

    当时,有个专门观察天象和地理的望气者,说金陵这个地方地形特殊,有成为王者都邑的潜质。

    秦始皇听了这话,心里可不舒服了,就下令掘断了连山,把金陵的名字改成了秣陵。现在,这些地方都还在呢,秣陵这块土地依然充满了王者之气,这可是天意啊,我们应该顺应天意,把这里作为都城。”

    听了张纮的话,孙权心里也开始动摇了,可他还是谨慎,没有马上做出决定。

    没过多久,刘备也来到了京口,还在秣陵住了一晚。

    他亲自观察了秣陵的地形后,也忍不住跟孙权说:“我看这秣陵真是个好地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确实是做都城的绝佳选择。我觉得您把都城迁到这里来真的靠谱。”

    孙权听了刘备的话,笑着点了点头,说:“看来,智者所见略同啊!”

    最后,在公元211年,孙权下定决心,把都城迁到了秣陵。

    第二年的时候,他还把秣陵的名字改成了建业,寓意着在这里建立新的伟业。

    过了没多久,孙权让张纮回吴郡把妻儿老小都给接过来,可张纮在半路就病逝了,终年六十岁。

    他临终前,给孙权留了一封信,让他儿子张靖转交,信上说:“从古到今,不论是当皇帝的还是做大臣的,大家都想让国家越来越好,靠的都是好的政策。

    但说实话,很多人都没能如愿。

    这可不是因为身边没有好人帮忙,也不是他们不懂怎么治国,而是身处高位的君主有时候容易感情用事,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大家都喜欢轻松简单的事,喜欢听自己爱听的话,这很正常,但这跟治国可就不搭调了。

    《易传》上说‘从善如登山,学坏如崩山’,就是说学好很难,学坏却很容易。

    您作为君主,继承了祖先的基业,手握大权,很容易就满足于现状,喜欢听顺耳的话。但忠臣们却常常有治国的好主意,说出来可能不那么好听。

    这样双方意见不合,其实也很正常。但如果不注意,就会让小人钻了空子,被他们的甜言蜜语蒙蔽双眼。

    这样一来,国家上下就会变得贤愚不分,秩序混乱。

    所以,聪明的君主会明白这一点,他们会努力寻找有才能的人,不怕听难听的话,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欲望,为了大局舍弃个人的喜好。

    这样,国家才能上下一心,共同为了国家的繁荣努力。

    您应该好好想想这些,学会忍耐和收敛,这样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希望您能好好领会这封信的意思。”

    孙权看了遗书后,哭得那叫一个稀里哗啦。

    张纮不仅是个忠诚的臣子,还是个有才华的文人,还留下了十多篇优美的诗赋和铭诔(lěi)呢。

    有一次,张纮看到一只超级漂亮的楠榴木枕头,上面的纹理简直美翻了!

    他特别喜欢,然后就忍不住为它写了一篇赋。

    陈琳在北方读到了这篇赋,兴奋地拿给别人看,还骄傲地说:“嘿,这是我老乡张纮写的哦!”

    后来,张纮读了陈琳写的《武库赋》和《应机论》,简直是爱不释手,马上写了一封信给陈琳,大夸特夸这些作品太棒了!

    陈琳收到信后谦虚地回复说:“自从我来到河北,这里离天下那么远,写作的人也不多,所以我稍微努力一下就显得很出色了。其实,我也知道自己被大家夸得有点过头了。现在,你和张昭在那边都是大佬,我在你们面前真的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感觉自己都不好意思了呢!”

    张纮这个人不仅超级喜欢文学,还是个书法高手,楷书和篆书样样精通。

    他有一次给孔融写了一封亲笔信。

    孔融收到信后,给他回信:“哎呀,你的字真好看,尤其是那些篆书,每次看到都好像看到你本人一样,让我心情大好!”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4_34718/1766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