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穿越农家奔小康 > 第16章 开铺子
    就这样,许大年带着许二年码头集市两边跑了一个来月,偶尔会有县衙的人来订包子,老道士来了两回,夸了几句包子好吃就溜溜达达的走了,县衙大人的公子倒是没来过。

    这一个月的馒头生意基本上也稳定了下来,每天来来往往的买包子馒头的人基本上也都是老顾客居多,竞争对手也是时不时的出现,不过这东西的价钱没有打价格战的基础,所以以实力胜出也是意料中的事情。

    小打小闹的生意糊口也没有引来太多人的注意,许大年也看中一个铺面,在码头附近,正在招租,和二年合计了一下准备回家和许大山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租下来。

    家里每天进出卖包子馒头,村里人早就注意到了,明打听暗探访的人也不少。

    村里出名的泼辣人王冬婶更是逮着机会就问奶奶李春花,“春花啊,看你家大年二年每天都去镇上卖馒头,生意咋样啊,能挣着钱吗?”

    李春花是谁啊,那能说出花来:“老挣钱了,一个馒头都能挣一两银子呐,赶明你也卖去。”

    “你胡说啥,一个馒头能卖两文钱不?就挣一两银子?”李春花撇撇嘴“你也知道一个馒头两文钱,我撑破天我能挣多少钱?”然后转身回家去了。

    身后王冬婶也是翻了翻白眼“呸,得瑟啥!要是挣钱了咋不买身新衣服的。”

    回到家里的李春花也是生气,这都第几个问的了,烦死了,光看人挣钱,看不着一家人起早贪黑的干活。

    地里的活,家里的活,包子馒头不得要人做,都以为躺那一宿钱就掉下来了。

    五月笑咪咪的出来哄奶奶“奶,他们都是嫉妒,不遭人嫉妒那说明咱家没啥让人嫉妒的地方,你看村里王赖子一家穷的叮当响有人嫉妒吗?”

    “还真是,赶明咱攒够钱了可得把院墙垒好点,一点动静全村都知道。”李春花看着院墙道。

    现在时辰还早,许五月带着三月四月和小六去堂屋做算术,是的,现在学算术的人增加到了全家。

    因为有一次算馒头的时候,许大年还在那苦思冥想的准备掰手指算的时候,小六以惊人的算数速度震惊到了众人。

    众人看着小六:“小六,你咋算的?”小六呵呵笑:“你说一人吃了5个包子,7个人买,不就是35个吗?五七三十五啊,姐我算的对不对?”许五月拍拍小六的脑袋:“不错,有进步。”

    接下来,许大山觉得为了家里的包子馒头生意,得把算数学好,问五丫:“五丫,小六背的那个啥表,能让我们算的快不?你咋会的?”

    五丫想了想,说“其实和二哥学堂学的数学小九九差不多,我改编的,算着简单,爷不然回头让小六背给大家听,咱们都学学,算账的时候就减少算错了。”

    是的,现在也有乘除法计算的,不过具体的计算方法不如现代的九九乘法表简单,考古学家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发现了乘法表,现在小学生人人会背诵的九九乘法表也是经过了时间的简化而来,就像文字一样,从甲骨文到象形字再到繁体字和简体字,有共同点也有简便点。

    所以五月简便的说了一下如何计算如何背诵,大家伙基本上理解了,因为每天和钱打交道不能不会算钱的,不过一听五丫的计算方式确实简单快捷,于是家里掀起了计算狂潮。

    出乎意料的是三月是家里计算最快的一个人,有的时候比五月还要快。所以五月建议家里的账目有三月计算,奶奶李春花保管,这样就避免了一家人算账头昏眼花的情况。然后全家同意了。

    晌午刚过,许大年他们回来了,吃过饭后,把码头有个铺子的情况说了一下。许大山想了想,问大家:“你们都说说,这铺子能开吗?”

    二年先发表了意见:“我觉得可以,我问过了一个月八百文钱,咱再讲讲价钱,一天包子馒头加起来除去本钱能挣个两三百文钱,咱一个月能挣五两银子左右呐!”

    许大山想了想:“你看过这铺子旁边有做啥生意的吗?除了房租铺子里摆设还需要重新粉刷不?这铺子以前是干啥的,为啥不租了?”

    一连几个问题,许大年和二年有点懵,这些没问呐。

    看这两人,许大山来气:“你们当做生意都是那么好做的,不然人人都去做生意了,码头人来人往的,啥人没有,既然要做生意就要做个万全的准备。不然两眼一摸黑,你生意怎么砸的都不知道。”

    “爹,我们知道了,明天我们再仔细问问情况。”

    “爷爷,爹和二叔都去问过了,那铺子肯定认识他俩了,您带着我和三月哥去隔壁的铺子买买东西打听打听,您觉得呐?”

    许大山点点头:“行,正好明天集市,你俩跟着我赶集然后去问问。”

    隔天许大年和许二年还是一早就推车卖包子馒头了,而许大山和三月五月俩人作为赶集的人没必要去那么早。

    慢悠悠的吃着早饭准备出发,看的一旁的小六气鼓鼓的撅着嘴,五月摸摸小六的头,“乖哈,姐回头让爷给你买芝麻糖哈!”

    在这个出门全靠腿的时代,三人走到集市太阳也已经高照了,五月悄悄捶捶腿,心里暗想,哎,什么时候才能拥有在家大别墅,出门豪华马车啊。

    三人跟着爷爷先在集市上逛了逛买了芝麻糖,看天色差不多了赶去码头,顺着许大年说的地方找到了那个铺子,位置不远但也不是特别的显眼。

    隔壁是个杂货铺子,许大山进去转转买了两样东西和老板打听,老板一看这三人问铺子说“奥,这隔壁原来是卖腌菜酱豆子之类的铺子,生意不好做就不干了,你们打听这个是想租吗?这码头的生意可说不好。”“没有的事,就是看着空的,好奇问问。”

    许大山又闲聊了几句,大概也了解了情况,码头人员错综复杂,穷人和富人差别很大,要么扛包的工人要么客商,贫富差距大。

    五月看了看这位置,中肯的评价说挺一般,不好也不差,租金倒是合适。看完了铺子和许大山远远的看了看卖包子馒头的许大年,这会已经有买馒头的人了,也不方便说话,就决定先回去,再一起慢慢商量。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4_34142/1623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