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家中有喜 > 第30章 心想事成
    经沈二郎提醒家具铺掌柜的意识到来回走货辛苦归辛苦, 胜在小富即安。

    沈二郎问掌柜的“有没有想过几日出一次货”

    “一次不是得十几二十天吗”

    沈二郎窒息,就这还想搬去长安跟那些人精抢地盘“今日做的变蛋半个月后出货,明日就不做了”

    掌柜的恍然大悟“我, 这我得算算。”

    沈二郎“天热变蛋不能久放, 天太冷不能做, 要不一个月两次”

    “那一次多少呢”

    沈二郎朝外面睨了一眼“水稻还得过几日,村里没什么活, 家家户户都有鸡蛋, 你要多少有多少。”

    “你家现在有吗我想去汉阴郡问问。”

    沈二郎无比想叹气,守着中原独一份的变蛋还把自己搞的这么辛苦,该说他不愧是匠人出身的家具铺的掌柜的吗。

    “你卖便宜了。”

    掌柜的不禁说“我不骗你,一个蛋净赚五文还便宜”

    “净赚五文很多, 但在那个酒楼里便宜了。四个变蛋一盘菜, 剥开切了上桌就可以卖六七十文。你说的那个酒楼一盘凉拌黄瓜十几文。”

    掌柜的点头“要的。租金和伙计月钱都贵。”

    “长安的价定了, 不好涨价, 那你卖到汉阴郡打算赚多少钱三文那你不如多辛苦一两天送往长安, 亦或者蜀郡。再少就不值了。一千个鸡蛋才赚两贯钱,不够来回车马折损。”

    掌柜的被他说蒙了, 请他赐教。

    “让他们过来拉。”沈二郎无奈地说。

    掌柜的如梦初醒“我怎么没想到。不用担心刮风下雨路上颠坏了他们挑三拣四, 还不用担心到了长安他们反悔不要, 或者仗势欺人。”忽然想起什么, “可是,钱都收了”

    “有文书吗签了多久”

    掌柜的想想契约内容“好像就说下次何时送货, 送多少过去。”

    “回头就说天热变蛋容易坏, 拉到长安去掉坏的不够本钱,过了三伏天再说。他们一定以为你想趁机加价。届时你就说倘若不信可以自己过来拉。他们要多少我们有多少。”

    掌柜的试探地问“那他们要是找你们”

    “你觉着我们家谁有能耐迎来送往谈生意”

    沈二郎的身体肉眼可见的虚弱,喜儿不知变通, 钟子孟厚道不适合谈生意,沈伊人是个贤惠的妇人,然后就是小薇和有为,前者不敢谈生意,后者还是个幼童。掌柜的放心下来“那就说方子是我的”

    沈二郎点头。

    掌柜的“那我们得再立个契。”

    “我们言而无信,你可以把我们推出去。”沈二郎道。

    掌柜的仔细一想有道理“倒是我小人了。”

    “先小人后君子,理应如此。”沈二郎感觉口干舌燥,下意识找拐杖。

    掌柜的见状越发相信钟家没人能跟长安来的大商人谈买卖。他心里百转千回,面上不显,扶着二郎起来。钟子孟问他怎么了。沈二郎朝不远处的饭桌看去。钟子孟连忙拿过水壶“渴了说话啊。”

    沈二郎麻烦姐夫大半年,不好总麻烦他“起来走走对身体好。不是你说的吗”

    “我说得多了,也没见你记住几句。”钟子孟递给他一杯水就问掌柜的渴不渴。

    掌柜的吃饱喝足来的,“沈兄”

    沈二郎呛着了。钟子孟接过杯子瞪一眼掌柜的。看起来三四十岁了,称二郎为“兄”,他也张得开口。

    “兄”不过是敬称,掌柜的也没想到沈二郎反应这么大。

    殊不知沈二郎在长安混日子的时候只能当弟弟,无论同僚还是上级都比他年长。近两年身边多出不少比他年少的,可彼时那些人已经不敢同他称兄道弟。

    “兄”这个字眼对沈二郎而言格外陌生。

    沈二郎坐回去“沈老弟,二郎,怎么称呼都行。”

    掌柜的觉着“二郎”亲切“那就二郎老弟,今天下午或明儿就安排人做吧。”

    沈二郎点头“姐夫,家里的鸡蛋可能不够,回头你去村里问问,谁卖给我们就叫谁做。但一开始别这么说。”

    钟子孟不懂为何多此一举,但他听小舅子的听习惯了,午饭后等天不热了,他先和沈伊人去县里买石灰等物,回来就去村正家问他家有没有这几日才下的蛋。

    钟子孟不认为此事见不得人,同村正说话的时候也没刻意压低声音或捏着嗓子。村正左右邻居闻言隔着墙头喊他们家有,还热乎着呢。

    邻居的这句话叫从村正家门口经过的人听个正着。那几个村民停下就朝院里喊“子孟”,不等钟子孟出来就说他家也有这几日才下的蛋。

    钟子孟出来安抚乡亲们,让他们回家找个篮子把近五日下的蛋送过去,明日他定做的坛子到了,篮子腾出来还给乡亲们的时候再付钱。

    钟子孟有钱,村民不怕他耍无赖,闻言纷纷回家挑鸡蛋。钟子孟到家沈二郎就提醒他姐夫把东偏房拾掇出来,搁东偏房里做变蛋。家里不忙了就在东偏房东边用竹子和瓦搭五间棚三间朝北,两间朝西。竹子山上就有,搭棚的铺席可以找村里人买便宜,买瓦也用不了几个钱,说不定这次一千个蛋赚得钱都用不完。

    钟子孟稍稍一想就说“听你的。”

    “还有,等会数鸡蛋的时候叫小薇过去,谁家的篮子,多少个蛋,都写在篮子上。明儿来拿钱和篮子的时候叫他们做变蛋。做好了也在陶罐上贴上他们的名,这样就算不挨个查鸡蛋,他们也不敢弄虚作假。”

    钟子孟不禁佩服小舅子想得周到。

    喜儿进来听到这番话忍不住夸他聪慧,不愧是她钦点的二聪明。

    沈二郎气笑了。

    钟子孟想趁机调侃两句,吵闹声传进来。钟子孟叫喜儿跟他出去看看,以免打起来有人趁机给他两巴掌。

    喜儿出了堂屋门就喊“吵什么”

    村民都知道她力大无穷,一看到她都跟乖孙子似的,讪笑道“没吵什么。”

    钟子孟当和事老“有话好好说。怎么了”

    脸通红的女人指着身旁老媼,“她家就五只老母鸡,就算一天下五个蛋,五天也才二十五个。她弄五十个过来,我说现在天热,等十天前下的蛋送到长安小鸡仔都出来了,她还说又不是我家的事,用得着我操这份闲心。我说到了长安卖不出去,以后谁还敢找子孟做变蛋。没人找子孟,咱们的蛋卖给谁去。她说城里那么多人还愁没人要,就我事多。小薇她爹,你说是我事多吗”

    钟子孟忙说“当然不是。”

    喜儿一把拉开姐夫“废什么话。爱去哪儿卖去哪儿卖。卖给我们就得听我们的。”指着那老媼,“你家的鸡蛋我不要了,哪凉快哪呆着去。”

    鸡蛋那么好卖至于放十天吗。

    果不其然,此言一出那位老媼脸色骤变,露出讨好的笑容。

    钟子孟越过喜儿“别嫌喜儿说话直。你把鸡蛋都放一起了,我们也不知道哪个是十天前下的,哪个是这两天下的,我们怎么收这么热的天小鸡二十天就出来了。十多天的蛋里头已经有黑点了。”

    被老媼气得脸通红的女子点头“我也是这样说的。这事不能怪你挑剔。县令家的厨娘一次也只敢买十来个蛋,吃完了再买。”

    钟子孟点头“这样吧。小薇,去拿笔墨,谁的鸡蛋谁的篮子都记下来。”

    话音落下,又有几个人脸色骤变,不由得想起他们出去做活,烧一块砖都得在上面刻上自己的名。

    钟子孟看见了也当没看见。他叫大伙儿在院里等一下,他和喜儿把东偏房腾出来。沈伊人在院里劝众人消消气,小薇去她爹屋里拿笔墨。

    弄虚作假的几个村民趁着沈伊人不注意悄悄退出去。

    钟子孟叫大伙儿排队数鸡蛋的时候仔细瞅一下,果然先前那几人不见了。钟子孟就当只来院里这么多人。这些人走后,钟子孟叫女儿算一下还差多少。

    家家户户都养鸡,你家二十四,我家二十七,她家六十个,等等,小薇算一下八百七。沈伊人“加上你舅母这几天做的差不多了。”

    沈二郎提醒小薇找块木板画个蛋,在蛋上划两道,告诉村民这个牌子放外面就说明蛋够了。

    喜儿知道九成村民都不识字,闻言不禁调侃“相公,你怎么这么聪明啊”

    “相公不聪明怎配得上你”

    喜儿的小脸红了。

    沈伊人笑她“以前由着你捉弄,不是他脾气好,而是没心思跟你闹。”

    喜儿拉着有为“摘黄瓜去。晚上做凉拌黄瓜和变蛋。”

    沈伊人跟出去“喜儿,你娘家也有下蛋的老母鸡”

    喜儿点头“肯定把这些天下的蛋放一起了。”

    “这几天下的蛋在上面,以前的肯定在底下。你拿十个变蛋过去跟他们换二十个蛋呢回来单放着。明儿把掌柜的要的变蛋做好你再做留咱们自己吃。”

    喜儿“我就说是你说的啊”

    沈伊人好笑“不就是我说的吗。去吧。你爹娘还没吃过你做的变蛋,也该叫他们尝尝鲜了。”

    小薇听到这话就把舅舅舅母屋里的坛子搬出来,又找个竹编小篮,给她数十个变蛋。

    钟子孟“喜儿,明儿再弄几个鸭蛋试试也不能天天喝粥就咸鸭蛋。”

    沈伊人瞥他一眼“人家都不舍得吃,你还吃够了”

    钟子孟闭嘴,送喜儿和有为过桥。

    有为对鸭蛋做的变蛋很是好奇,怂恿舅母再试一次,试坏了就怪他爹。

    喜儿心说,你爹养了个好儿子啊。

    曹氏也觉着她养了个好儿子钟子孟的钱用的七七八八租地种果树,他又找到赚钱的门路。曹氏一见喜儿出去就到隔壁命令钟子孟把做变蛋的活交给老二和老三。

    钟子孟气无语了。

    曹氏就当她同意了,昂着头去二儿子家报喜。

    沈伊人气得骂“她怎么不去死”

    钟子孟劝她小点声“哪能什么好事都叫我占了。”

    沈伊人压低声音“她以为变蛋方子是家具铺的,咱们只赚个辛苦钱,这个钱叫老二老三赚了,咱们图什么行善积德呢。”

    钟子孟“一会儿喜儿不就回来了吗。”

    喜儿回来听说此事叫姐姐姐夫放宽心,明儿钟老二和钟老三两家敢进门,砍了他个狗日的。

    大黄以为大主人喊它,屁颠屁颠跑过来。

    有为伸手抱住它“别去。烦了舅母连你一块砍。”

    喜儿见天黑还早就找砍刀,沈伊人吓得不敢抱怨“喜儿,姐就是随口一说。”

    “上山砍竹子,削尖尖的倒插在墙角,以防老太婆翻墙头偷变蛋。”喜儿这话对着西边说,西边很是安静。喜儿确定用棉球堵着耳朵他们也能听见。沈伊人松手,喜儿跟姐夫上山。

    有为也要去,小薇拿着小篮子拉着他跟过去。到山上小薇找藏在树荫底下的菌子。

    翌日清晨,用过早饭喜儿就配料。喜儿这边刚弄好,那边送坛子的人来了。先送二十个用着,剩下八十个等全部烧好再送过来。

    钟子孟昨儿说了,坛子到了篮子腾出来就给钱。村民一见送坛子的走了,成群一起过来等着拿钱。钟子孟和小薇把篮子拎出来,叫乡亲们用自家鸡蛋做变蛋。

    沈伊人拎着水壶出来“这事太突然,院里也没个阴凉地,大伙儿先辛苦一下,收了水稻我们就搭棚。下次就不用在太阳底下做了。”

    村民没想到今儿就能赚钱,以至于一个个都懵了。闻言瞬间清醒,问她下次是什么时候。喜儿回答“二十天后吧。长安贵人嫌热不想吃的话就过了三伏天再做。”

    过了三伏天也行,离秋收水稻和黄豆还有些日子,闲着也是闲着。

    喜儿拿起自家的鸡蛋“我做个你们看。看仔细了啊。谁家的蛋谁做的写谁的名。”

    钟老二和钟老三两家人进门听到这番话就齐声嚷嚷“我们呢”

    喜儿起来“有你们的鸡蛋吗”

    钟老二转向钟子孟“你是我哥吗”

    “兴许不是。你哥也许在那儿呢。”喜儿指着猪圈。

    乡亲们瞬间想起上次滴血认亲跟猪成了亲戚,不禁哈哈大笑。

    钟老三一家臊得脸通红。

    喜儿“老三,你不是要跟你妹妹亲上加亲你妹那么有钱,随便给你一点也够你喝酒吃肉了。”

    钟老三隔空指着喜儿,咬牙切齿地拽着妻子回家。

    喜儿看向钟老二“我家挖坑的时候你抄着手看,修果林的时候你还看热闹,好不容易找个赚钱的门路你来了,你咋这么美呢你不要看姐夫,这门生意是我找来的。”

    老二妻子邹氏笑一声,笑她大言不惭。

    钟子孟“那些家具我和小薇她娘原本不打算要了。喜儿非要拉出来卖给掌柜的,我们这才跟人攀上关系。”

    钟老二夫妻俩闻言相信这是真的。以沈伊人的脾气不可能要前女婿用过的东西。

    喜儿极有可能要把家具卖了买美食。

    其他村民也是这样想的。

    喜儿抓一把稀泥“还不滚”

    钟老二一家担心喜儿上前,吓得连连后退。

    曹氏隔着墙壁听到这番话就叫小孙子给他姑写信,叫他姑过来和钟子孟谈变蛋生意。钟文翰不懂祖母这样做的目的。曹氏同孙子解释,变蛋能卖到长安肯定是个稀罕物,等闺女赚了钱,叫闺女给她几个钱,她不就有钱给孙子买肉买书了吗。

    钟文翰听着都累,不想写。钟文翰的兄长问他想干嘛。钟文翰脱口而出“读书。”然而他大嫂对此嗤之以鼻。

    钟老二的长子长媳比钟老三回来的还早。他们觉着此事不成,到钟子孟家门外被喜儿拒绝就回来了。此时家中只有一老一小以及他们三人。

    曹氏被拒绝心里不痛快不想帮孙子。钟文翰兄长见状趁机问他写过几篇文章,作过几首诗。即便能过县试、州试,到了长安能过明经科吗。

    依他之见趁早放下书本跟他学种地。

    话音刚落,钟老二夫妇二人回来了。邹氏只听到最后一句,看看儿媳妇的神色就知道长子什么意思。三句话没说完,婆媳二人叨叨起来。这次钟金宝的娘不再退让,推开婆母就往外走回娘家。不收拾行李,孩子也不要,钟金宝吓得嚎啕大哭。钟老二小闺女跑出去追长嫂。然而她今年才十四,哪拽得住干了多年农活不缺力气的妇人。眼睁睁看着嫂子过了桥往东去。

    钟老二的长子抱着儿子出来,追上妻子一同回丈母娘家。

    喜儿跟村里人出来看热闹,正好听到邹氏大骂“走了就别回来。”

    沈伊人不禁跟钟子孟说“金宝的娘气狠了啊。”

    喜儿“金宝外祖母家有房有地吗”

    钟子孟“有吧。早年饿死战死那么多人,哪儿都不缺地。人没了,屋子空出来,也不缺房。”

    喜儿若有所思道“邹氏可能要心想事成啦。”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4_34134/2831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