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未知何路 > 第65章 十天之前(2)
    刘岑问苏贺瞳和郭明帆的初中生活时,他们两个也会问一下刘岑“走”后的生活。

    其实生活都是差不多的,刘岑在街口的学校里每天都是循规蹈矩,最自由的时候就是每天晚上躺到宿舍的床上,然后就可以开始畅想了。

    每当黑夜降临,月亮升起,星星开始眨眼,刘岑就闭上眼睛,最开始的声音是室友们聊天的声音,然后刘岑在八卦和一些宇宙探索的话题中睡去。

    在入校的第一天学校里就通知要军训,这一天很忙,登记入校,交钱,发校服、军训服,还有些演讲什么的,把东西搬到宿舍里去,还要再去领其它的一些东西……

    父母给刘岑收拾完宿舍把他送到教室后就走了,家里还有活要忙,还有羊要喂。于是刘岑就开始在教室里教朋友。

    刚开始进校的时候刘岑以为这里的人都是城里的,他们都有自己的圈子,不是好交流的,但是刘岑认识了几个同学后才发现其实农村来的学生占很大的一部分,后来有几次他们的校长还专门赞扬了一番学校里的农村学生,因为有的家长对于一些农村来的学生不满,那个家长还建议要把城市的孩子和农村的孩子分开来教,不能让农村的孩子影响到城市的孩子,于是校长就专门发表了几次讲话。

    刘岑不知道这里面的真真假假,也没有为此自豪,为此有所感慨,在他看来这些都没什么用。还有一些家长会、运动会什么的用处也不是很大,但可以不上课,可以放松一阵。

    刘岑认为初一办的社团很有用,他当时参加了一个毛笔书法的社团,社团的老师很好,还对刘岑有些照护。两个学期让刘岑算是入了门,毕竟每十天才上两节课,然后刘岑就算掌握了一项技能,一直运用到了现在。

    现在,刘岑还会不时的写写毛笔字。

    刘岑最开始在教室里认识了两个同学,聊的也算投入,很快成为了朋友,在后来给苏贺瞳写的信里面也把这两个同学写了进去,同样,苏贺瞳的回信一样介绍了他认识的新同学。

    到了宿舍里刘岑认识到人就开始“社会”了,那时候刘岑所认为的“社会”看来只是一些更为自信和开朗的人,并且很早就认识,聊天很幽默,还乐于助人,不过后来刘岑就认识到那只是刚刚入校,他们也只是刚刚六年级毕业的学生,在这些人里,有很多后来还和刘岑保持交流的人,即使不在一个班里,在路上遇见后也会热情地给刘岑打招呼,初中的刘岑在很多人发眼里都是“老实人”。

    然后刘岑就和很多人一样开始军训了,而且还遇见了两个小学的男同学,这让刘岑倍感惊喜与亲切,即使相互之间不说话也很好,对于这两个同学刘岑所认为的关系是想说话就可以说话,不说就不说,不是因为本来就认识而交流的多,而是因为来自同一处地方而有的亲和,这对于刚刚进入新环境的刘岑来说就像是看到了家里的人。

    在军训期间刘岑结识了各色各样的人,现在的刘岑再回想起那时的一些朋友才觉得是“人才”了,还有几个是真正的“人才”,回溯的时候可要好好地再交谈一番。

    军训的时候见了几次谢心楠,她开始和刘岑“称兄道弟”,这一点让刘岑很感谢她,对于女生,刘岑在一段时间里对谢心楠的交流是最多的,他们还是会一起看书,谢心楠把她带的一些书借给刘岑,刘岑把自己写的一些东西给谢心楠看。

    军训结束后就开始分班了,班级的人并不是原来一起军训的人,而是重新又排的,好在刘岑和刚刚认识的几个朋友在一个班里,后来他又在这个班里认识了几个新朋友。

    在后来刘岑就认识到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真诚的,但是每个人都是有趣的,每个人的身上都有故事,刘岑自认为自己是最没有故事的那一个,所以他在与苏贺瞳和郭明帆交流的时候多是把自己忽略去讲其他人的故事。

    对于很多人的期望,尤其是父母的,在入了校后刘岑也是这样带着他们和自己的期待进去的,但后来他发现上学其实在那都差不多,学到的东西差不多,其他的甚至不如一些公办的镇初中。于是刘岑将这个想法也带到了高中,不过高考过后他就改变了一下这个想法。

    不是“唯环境论”,而是“论环境论”。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4_34068/2839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