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之最逍遥太子 > 第62章 唐岚儿挡剑
    唐岚儿听力超群,察觉到唐芊芊呼吸的微妙变化,便知她正蓄力待发。

    唐芊芊难道要刺杀太子?思绪如闪电般闪过,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心中酝酿。

    唐岚儿决定孤注一掷!唐芊芊来到门口,并未像影视剧中那样高声呐喊为自己壮胆,也没喊出\"我要替天行道\"之类的口号。

    她像一只阴冷的毒蛇,骤然发起攻击,力求一击必杀。

    朱厚照察觉不对劲时,短剑已近心脏。

    大意了,明知她们是宁王的人,还独自行事,我真傻!唐芊芊眼中掠过一丝得意,若刺杀太子成功,或许她能取代唐岚儿,成为白莲教的新圣女。

    突生变故!唐岚儿施展身法,抓住朱厚照,挡在他面前。

    轻轻拨开唐芊芊握剑的手,短剑直刺自己的胸膛。

    唐芊芊满脸惊愕,唐岚儿疯了吗?唐岚儿趁唐芊芊分心,运功内力,一掌击中唐芊芊胸口,唐芊芊吐血飞出。

    唐芊芊似乎明白了唐岚儿的意图。

    “你”唐芊芊承受了唐岚儿全力一击,心脉断裂,话到嘴边却无力再说,双眼一闭,瘫倒在地。

    唐岚儿胸口中剑,仍强运内力,眼前一黑,昏厥过去。

    朱厚照愣住了,这是怎么回事?不明真相的朱厚照唤来钱宁,让钱宁处理后续。

    钱宁看着倒地的两女,也有些茫然,这两个女子怎么都倒下了?

    得知有人企图暗杀,taizi的消息令他惊骇不已,瞬间汗如雨下。

    若是taizi遭遇不测,他的命运不仅止于失去地位,恐怕连生命都难保全。

    钱宁立刻跪地道:“属下失职,罪该万死。

    ”

    朱厚照并未责怪钱宁,只是让他起身,说:“这不怪你,是我疏忽了。

    ”

    身为现代人,朱厚照一直缺乏危机感。

    以往看古装剧,看到那些官员太监大呼小叫地保护主子,他总认为是小题大做。

    如今亲身经历过生死,他决定今后必须严肃对待安全问题。

    检查完倒地的刺客后,钱宁向朱厚照报告:“殿下,受伤的刺客还活着,另一个已经没了气息。

    ”

    刚刚从死亡边缘走过的朱厚照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吩咐道:“尽力救治那个活口,死去的刺客秘密处理,这件事保密。

    ”

    钱宁领命而去,保密正合他意,若此事张扬出去,他必定难逃问责。

    朱厚照不想让弘治知道,否则会被禁足宫中,无法行事。

    他对朱拱栩的胆量感到惊讶,居然敢行刺自己。

    然而唐岚儿又是怎么回事?她为何要救自己?难道她对刺杀一事毫不知情?自己错怪她了吗?

    满腹疑团的朱厚照急切地想要找出答案。

    看着气息微弱的唐岚儿,心中烦躁不已。

    万一她并无害他之意,却因救他而丧命,他将抱憾终身。

    “钱宁!”

    “属下在!”

    “找最好的医师,竭尽全力救治唐岚儿。

    ”

    “特大新闻!特大新闻!乡试结果揭晓,昆山的顾鼎臣荣膺解元”

    报纸的出现正在悄然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

    过去,长安街上总是挤满了翘首期盼的考生和围观群众。

    昨日的报纸预告了乡试结果将见报,于是长安街上的人流明显减少。

    但仍有考生在报纸上找不到名字,仍不死心地去榜单上确认,结果依然失落而归。

    乡试是科举中最艰难的一环,每三年举行一次,全国的秀才都有资格参加,成功者被称为举人。

    乡试状元称解元,亚军为亚元,第三至第五名为经魁,第六名为亚魁。

    成为举人意味着获得了为官的资格,踏入\"士\"的阶层,身份地位瞬间提升。

    范进中举的故事便源于乡试。

    所有中试者都能参与次年的会试,即春闱。

    乡试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全国大约录取一千人左右。

    而会试的录取率较高,约在这一千多人中选取三百人。

    会试合格者被称为贡生,其首席被誉为会魁。

    贡生这一称号对后人或许略显陌生。

    因会试之后随即展开殿试,由皇帝亲自督考,不再剔除考生,仅重排名次,故考生皆被视为天子门生。

    所有贡生均将受赐进士或同进士身份。

    状元、榜眼、探花,这三甲之名我们耳熟能详。

    如今京师的官员、士绅和富豪之家,无一不订阅报纸,每日均有专人送至府邸。

    礼部侍郎王华也不例外。

    今日王华休假,清晨即起,于书斋研读。

    王华的目光不时飘向窗外,表面平静,内心却焦急地等待着报纸的到来。

    后人提及王华,首先想到的是他是心学巨擘王守仁的父亲。

    然而此时的王守仁尚未成名,王华已是大明王朝的风云人物。

    王华于成化十七年摘得状元桂冠,是大明读书人中的翘楚,备受同僚敬重,且曾登上报纸,声名已传入民间。

    王  王守仁的事忧心忡忡。

    王守仁两度参加乡试,均未能及第,这让王华深感颜面无光。

    他人落第不足为奇,但他是状元,王守仁幼时被誉为神童,每逢考试便表现不佳,让王华心中五味杂陈。

    上次秋闱,王守仁闹了个笑话,得知落榜后竟放声痛哭。

    旁人安慰,一次失利无妨,下次再战便是。

    王守仁的回答却让人惊讶:“我不以未中举为耻,我以未中举而动摇我的心志为耻。

    ”

    意即他不以失败为耻,反以失败影响心态为耻。

    众人皆认为王守仁的思维方式与众不同。

    现代人或许会调侃王守仁装模作样,但满分给定了。

    然而王守仁确实是这样想的,在他看来,科举并非人生关键。

    圣人的境界,岂是我们所能理解的。

    “老爷,今天的报纸。

    ”

    仆人终于送来报纸,王华期待已久。

    “嗯,放在桌子上吧。

    ”

    尽管急于了解儿子是否及第,王华仍保持着矜持,未立即翻开报纸。

    原本他计划读完手中这一页书再看报纸,

    然而心神不宁的他无法专心阅读。

    放下书本,

    拿起报纸,

    紧张地翻到科举榜,

    仔细搜寻,

    当看见王守仁的名字赫然在列,

    王华的手不禁颤抖起来。

    “哈哈哈!中了!我儿中了!”

    矜持?

    哪还有什么矜持!

    王华看着报纸开怀大笑,几年来的重负瞬间卸下。

    “伯安,伯安,你中了!”

    王华兴奋地将喜讯告诉儿子,比当年自己高中状元还要欢喜。

    当王守仁获知自己名列榜中,也忍不住纵声大笑。

    王华见状,心情愉悦,打趣儿子:“伯安,中了举人,开心吗?”

    你还不是曾经说过,不应因科举成绩而影响心境,瞧你现在这兴奋的模样。

    王守仁回应父亲王华:“中举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王华以为儿子故作坚强,笑道:“你刚才笑得挺开心的嘛。

    ”

    王守仁轻轻一笑:“我高兴是因为我能专心研究蒸汽机了!”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3_33734/1518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