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之最逍遥太子 > 第17章 不妙,太子现在开始炼仙丹了
    拥有初级画家技能的朱厚照,对艺术的鉴赏力也提升了不少,能品味出唐伯虎画中的精髓。

    唐伯虎见朱厚照被扇面所吸引,大笑道:“兄台若是对画中的女子感兴趣,我可以带你去见她一面,我和清风姑娘很熟。”

    呃似乎我被误解了,这画中的女子竟然是真人,难道唐伯虎还兼职牵线搭桥?

    “唐兄误会了,我也热爱绘画,对唐兄的画艺极为钦佩。”

    \"咦?朱兄竟也热衷绘画,那真是太好了,我们不妨去静心斋找清风姑娘畅谈一番,相互切磋画艺如何?凭朱兄的风采和才情,必然能赢得众多女子的青睐呢。\"

    他边说边眨巴着眼睛,向朱厚照投去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

    刘瑾和邱聚听到唐伯虎的话,心中怒火中烧,这家伙是活得不耐烦了吧,竟然怂恿太子涉足风月之地,他难道不知道脑袋能保住几个?

    朱厚照略一犹豫,最终还是婉拒了。

    \"家中教诲严厉,父亲不准我涉足那些场所。\"

    刘瑾和邱聚听见太子的回答,不禁松了口气,还好太子明白轻重,若是让皇上知晓太子流连妓院,他们的脑袋恐怕就不保了。

    \"哈哈!小兄弟太过拘泥于规矩了,游历风月之地可是文人墨客的一大乐事,想当年为兄你这个年纪,已是常客了。\"

    朱厚照无言以对,这种事情炫耀什么呢。

    尽管唐伯虎的模样与他心目中的形象相去甚远,但才情横溢、博学多识、满腹经纶这些形容词用在唐伯虎身上,确是恰如其分。

    朱厚照有意招揽唐伯虎,毕竟历史上唐伯虎晚景凄凉。交谈间,朱厚照透露自己家从事商业,询问唐伯虎是否有意加入帮忙。

    唐伯虎犹豫片刻,表示会慎重考虑。虽然他与这位朱寿兄弟十分投缘,对方的邀请也诚挚感人,但毕竟相识不久,不便给人添麻烦。

    朱厚照问唐伯虎,家在何处?日后该如何寻他,因为这是他在大明遇到的第一个可以称作朋友的人,希望能保持联系。

    唐伯虎略带羞涩地笑了笑,说自己近期常驻静心斋,不过常常每隔十日半月就要换个地方,也许下一次会在红袖馆,也许会在百花院。

    哎呀,唐伯虎果然风流,出入妓院如同家常便饭。朱厚照担心他的银两不足,但又不好直接提及。

    我收了你的扇子,也没什么东西回赠你,如果在青楼遇到困难,我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唐伯虎听后大笑,声称自从他声名鹊起,逛青楼就从没付过钱。

    有时兴致来了,为姑娘们题诗作词,她们反而会给他丰厚的报酬。最近在静心斋待得闷了,出来走走透透气。

    朱厚照对他敬佩不已,免费享受不算什么,唐伯虎已经让姑娘们反过来掏腰包了。

    寻常人是心情不佳时去青楼消遣,而唐伯虎则是在青楼待腻了,才回到世俗生活寻求乐趣。

    两人相谈甚欢,刘瑾见天色已晚,终于忍不住催促朱厚照回宫。

    朱厚照也担心私自出宫的事被发现,虽然弘治帝拿他没办法,但日后若监管严格,再想出宫就不容易了。

    朱厚照与唐伯虎依依不舍地告别,并约定过些日子让唐伯虎到西山去找他。

    返回东宫,刘瑾等人的心才算是安稳下来,一路上紧张得犹如悬在嗓子眼。近来太子的娱乐方式日益新奇,最近连东宫里的宠物狗和猴子都不理了,武术练习也搁置一边,就连他最爱的骑马比武也弃之一旁。

    他们必须得想出新颖的游戏来陪伴太子,否则稍有不慎,太子自行离宫,他们的小心脏可承受不住这样的惊吓。刘瑾绞尽脑汁为朱厚照寻找乐趣,却发现在这段时间里,太子沉迷于绘画。

    更让刘瑾意外的是,他还得到了太子亲赐的一幅画。画中的他,头部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身躯却小得微不足道,嘴角歪斜,双眼一大一小,形态颇为奇特。

    刘瑾在宫廷多年,见识过无数大师的杰作,却从未见过如此别致的画风。尽管有些古怪,但至少能辨认出画中人就是自己。“太子殿下画得真棒,老奴一眼就认出了自己。”

    朱厚照踢了刘瑾一脚,斥道:“蠢材,连赞美的方式都不会,你懂什么艺术!”

    “去把璃芸、璃茉叫来!”朱厚照挥毫泼墨,片刻后,两张俏皮的卡通宫廷美女跃然纸上。璃芸侧头眨眼,手中做出“v”字手势,璃茉则手持折扇,倚在璃芸身旁,两人的笑容夸张而欢乐,透着一股喜庆的气息。

    璃芸和璃茉虽未见过这类类似漫画的作品,但也觉得既可爱又有趣。刘瑾在旁颇感失落,为何他俩被画得如此美丽,而自己却是歪嘴、大小眼的形象。

    朱厚照并不觉得自己画得有多好,一是技巧尚待磨炼,二是毛笔并不顺手,也不适宜这样的画风。对了,没有硬笔,他自己可以制作。“蠢材,去找些石墨和黏土来。”

    朱厚照并非喜欢责骂刘瑾,只是最近唤刘瑾为“伴伴”,他总是瑟瑟发抖,反倒是叫他“蠢材”时,他的精神反而振奋。刘瑾一听太子的吩咐,立刻动身去办。

    东宫原先制作镜子的小工坊并未拆除,上次雇佣的工匠们因为担心泄露镜子的制造秘密,都被留下并高价雇为常工。这些日子,他们一直在改良镜子的生产工艺,已初见成效,镜面的气泡和杂质明显减少。等西山的新工厂建成,他们全家都会搬到西山去。

    在大明,工匠的地位不高,能得到平时十倍的薪酬,并且为太子效力,他们欣然接受了这个提议。朱厚照向他们描述自己想要的铅笔,铅笔芯只需石墨和黏土混合烧制即可。他让他们尝试不同的比例,相信一定能成功制作出来。

    今天来给太子授课的是李东阳。自上次与太子讨论格物之术后,李东阳一直忧虑太子在学术道路上偏离正轨。后来又听说他在研究造镜,更加担忧。秋闱之事稍显清闲,李东阳趁机过来给太子上课,同时也打算劝说太子。

    然而在东宫的学堂,太子竟不在,李东阳打听后得知太子在一处工坊,便决定过去瞧瞧他在忙些什么。

    到达工坊,只见太子立于炉火边,全神贯注地注视着炉中熔炼的物体,周围散落着石墨、石灰岩、钾长石、硼砂、汞以及一些他无法辨识的物料。

    李东阳那平日波澜不惊的面容上浮现出一丝惊骇。

    “糟糕,太子竟然在尝试炼制仙丹。”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3_33734/1518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