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穿越大明之在嘉靖眼皮下搂钱 > 第57章 王朝立的决定
    “爹,要不要想办,法把王文杰给”严世蕃抬起右手在脖子上比划了一下,眼神之凌厉,让人胆寒,倘若外人看见了,怕是对严世蕃的感官极具下降。

    “不要轻举妄动,王文杰不是现在能动的了的!”

    “爹,怕什么,有郭勋在,出了事儿让郭勋顶着便是,我们只需要和郭勋说一声就行。”严世蕃对严嵩的态度大感不满,想想老爹的身份,再想想自己对外的表现,哪个会相信堂堂礼部尚书会对一个平头百姓出手,即便出了事儿,还有皇帝罩着呢。

    “还是那句话,不要轻举妄动!”严嵩再次警告严世蕃,语气也变得严厉。

    “行吧!”严世蕃答应了,却满脸不在意。

    王鞍等人一连在炼铁厂待了十来天,水泥也烧制了三四十次,才基本确定、简化了水泥的生产工艺,生产出的水泥具备基本的性质,在加水凝固、硬化的过程中,散发出热量,而且体积并没有变化,体积变化均匀。

    “郑大哥,再去试试这次烧制的水泥怎么样!”

    每次检验水泥是否合格都是让郑好去的,谁让郑好那么能打呢,而且力气贼大,对付白莲教能一挑二,普通人一挑十几,让他去时试再好不过。

    只见郑好再次抄起手边的锤子,走到水泥墙边儿上就是一锤子,结果水泥墙只是出现一个白色印子,郑好双手却是震的直颤抖。

    “东家,这加了石子儿的水泥墙好生坚硬啊,震的我手都疼!”

    “那应该就算成功了,郑大哥,接下来恐怕还得辛苦你一趟,将这次生产的水泥全部打包装袋,用三轮车拉运到太原县,能卖的出去才算成功!”

    “没问题!”

    王鞍并没有打算去太原县,因为造出水泥,本身就是王鞍抛出去的饵,让所有人都将注意力从自行车转移到水泥上头。

    按价格来说,水泥的造价要比红砖高出很多,但比造城墙的青砖低不少,且造型可随意摆弄,不消耗粮食等,王朝立应该会接受。

    此后王鞍便在书店一直深居不出,想以此打消世人对王鞍的关注。

    期间王朝立来了一次,对水泥这个新事物赞不绝口,但话里话外的都是对水泥价格太高的担忧。

    “要不你我合伙开个水泥厂算了,自产自销肯定要比购买划算不少。”王鞍面无表情的说道。

    “真的?那真是太感谢你了!”

    “我话还没说完,水泥厂我以技术入股,要俩成五的份子,你也知道我最近很缺银两。”

    王朝立对此不置可否,但毕竟王鞍是独家技术,最后在俩人的商谈下最终王朝立会出资一万两用作启动资金,王鞍占据两成股。

    水泥的制作,除了高炉外就纯粹是力气活儿,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恰巧明朝最不缺的就是劳动力。

    王朝立的动作很快,没几天就筹到了资金准备开始建设水泥厂。

    王朝立的动作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不光是因为水泥厂招收大量人手引起的,还有王朝立也看出了水泥的巨大价值,就此想要向朝廷表功,看看能不能为自己搏个功名。

    但王朝立的奏书最终在朝廷机构中沉没了,无声无息。王朝立对此并没有什么抱怨,官府对待新事物的嗅觉向来很是缓慢。

    官府的奖励很缓慢,但监察却很快,尤其是在泽潞商帮的撺掇下。

    水泥厂的高炉是按照王鞍给的技术建的,而王鞍造水泥的高炉是用来炼铁的,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有需要,水泥厂的高炉可以短时内稍加改造,变成炼铁的高炉。

    依靠买卖铁料发家致富的泽潞商帮对此很是担忧,但却对王朝立的说法嗤之以鼻。

    “这是我用来造水泥的,炼什么铁啊!”

    尽管王朝立一再表示不会插手铁料市场,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泽潞商帮哪肯轻易放弃。

    但王朝立聪明的地方就在于这水泥厂不止有王朝立和王鞍的股,但凡太原县算得上人物的人都被王朝立拉进了水泥厂的建设当中,而且理由正大光明,为了保护家园。

    此时的太原县在泽潞商帮看来犹如刺猬一般扎手,最终怒火全部向着王鞍发去。

    在泽潞商帮的那群商人看来,王鞍搅风教搅雨的本事太大了些,出道才多久,先是煤球煤炉,又是报社和自行车,这下又来个水泥厂,不得安生。

    有人挑头联系了山西左布政使孟淮,想要通过孟淮对王鞍出手,而孟淮也是个缺钱的主,官员为民办事,收点儿劳务费合情合理吧,更何况孟淮还计划着俩头吃。

    于是孟淮一道指令,要求王朝立的水泥厂和王鞍的炼铁厂高炉输量产量等需要如实上报,以防山西再次被入侵。

    如果山西被再次入侵,那么这些高炉瞬间可以转化为炼铁炉打造兵器。

    王鞍很想笑,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孟淮通过这一招来摸清王鞍和王朝立的底细,王朝立又拉着太原县一大票人入股以防王鞍的变卦,都有着正大光明的理由,都是千年的狐狸。

    “唉,为了自行车厂,只能舍些身家了。”

    自行车厂是王鞍晋升的资本,也是王鞍能在太原府安稳待着的最强依靠,但凡有脑子的都能看出自行车这个行业的水很深,而且山西一定程度上缺之不可。

    王鞍老老实实的将炼铁厂信息在官府报备后便待在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比大家闺秀还要大家闺秀。

    但晋王却不乐意了,王鞍在家歇着,那晋王的下半身的性福怎么整。

    于是晋王派人通知王鞍加快医院的建设进度。

    王鞍无奈,只得再次找上知府于惟一,要求划一块地建设医院。

    于惟一想都没想立即同意,在靠近晋王府的位置选了一块地,美名其曰医院的建设会打破当前大明医疗体系的发展格局,但医院确实是个好东西,奈何官府诸事缠身,无法时时刻刻保护着,只能通过晋王来保护了。

    医院的建设于惟一也向上面反应过,对于于惟一的操作,上面也是同意了的,医院的建设,会打破不少人的饭碗,官府不想惹得一身骚。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3_33627/2816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