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走出烽火狼烟 > 第95章 一列火车进入油库重地
    一列火车在飞驰。

    瞬间,两道黑影从两边射进了火车头,之后两具矮小光脱脱从两侧车门掉了下去,火车慢了些许;

    但见数道黑影粘上每节车厢,每厢四个黑影分两侧,全戴头套,他们的手在门窗处皆有插入动作,隔一会儿后,车厢门被拉开进入倆黑影,另侧俩黑影登上车顶向警卫车厢那边聚拢;

    接续,所有油料车厢扔下两具光脱脱矮小的人体,而警卫车厢顶部落入数个黑影,接着扔下数个光脱脱矮小的人体……

    这一段荒凉闭塞,路基两侧有专人收集所有掉下的矮小光脱脱。

    这列火车是运油车,它正驶向武安州涂山机场的大型油库。前后每节车厢内的所有替换好的油料押运人员和警卫人员,都在收听“召集人信使”在强调注意事项。蒸汽火车头里,倭军伍长军衔的卫洱在充当正司机,另一位上等兵军衔的“三无战士”在警卫,原正司机降为副司机,原副司机和司炉正在把窝藏在煤水舱里的已嗝儿屁的瘦裸倭兵塞进炉子里。这列火车的押车人全都是“三无战士”了。鬼子的押车人都成矮小光脱脱掉下去了。

    火车进入油库,里外三层重兵把关安检。所有油料车厢门打开,两名油料押解员(穿着倭军军装的三无战士)分立车门两侧,经安检后协助库兵把油桶移入马车,然后库兵驾驭马车进到库前指定位置,再将油桶移到机械滚动装置上,安排好路径的油桶会自动地走到油库为其定制的编号地方。

    马需要吃草,通过反刍获得营养和动力,同时还会打嗝、放屁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马和马车其实并不是低碳使用的好工具。油库中,甲烷和二氧化碳属于有害气体或是不适气味气体,它们若与挥发的油气混合弥漫在油库中是很危险的。所以这里的马匹属于法属印支政府专门训练的库马,蹄上不打钉,食料不产气,听从指挥,严守纪律,但终归不是上等油库所要具备的好方法。谁让你着急扩容呢?倭军心里明镜一般得大大地!

    火车头已脱钩,去加煤加水、检修审核,然后绕到此列车厢尾部,等待挂钩出库。两节警卫车厢的随车警卫人员经油库安检后,带到一处休息间待命。

    范红岩和英武杰两名新人居然分到同一油料车厢,这是瑕疵,小队长要负责。不过,俩人在训练中,各个方面都是顶级优秀,小队长也没有错。这里的小队长可不是英武杰和范红岩所率领的国军特种兵大队的小队长,他们是香岛某大亨“所属”的“三无战士”组织的小队长。

    时间长了,内部消息逐渐增加了,就知道“香岛某大亨”只是一个叫法而已,不仅仅是所谓香岛的一个大亨,而且是全世界的无数个大亨。所谓“三无战士”组织,也不是某个大亨所属的军队性质的组织严密的私人武装,而是不属于任何大亨的非军队、非组织严密、非私人所属的松散团伙。有事聚在一起做事,无事散在各处各干各的事。可以说这些“三无战士”各自不认识、没有上级是谁、战友是谁的说法。

    ……

    库兵小野,上等兵军衔的分队副,很是活跃,说说笑笑带领着本分队装卸完美。等待马车的空当儿,小野与矮了自己一阶的一等兵范红岩和英武杰主动搭话,哪年兵哦,多大了,家住哪里啊,范红岩和英武杰也是有一搭无一搭地嗑着牙、套着话。

    “嗄,分队长桑住荻洼伐~僕死拉西川口呀,”英武杰瞎聊,口音像福岛渔民在淞沪。

    “三饼子地界贼拉好啊!俺在三枪修理店修过三枪摩托,”范红岩跟着乱侃。说的是江户三饼和大辽铁丘的混合口音。

    小野住在江户市三饼区,他父亲在三井清扫堂做工,他母亲在和美书店临时打杂,他哥哥有个自行车修理店就在荻洼,店里供着一辆三十年代出品的军用三枪自行车。

    小野不屑福岛渔民,看了看大辽驻屯军的一等兵,认真地说:“三枪摩托稀松平常,而三枪自行车才是精品!手工打造,做工精细,优质钢材,质量上乘……”

    小野没有弯弯绕,一会儿功夫就被俩人掏光了家庭。英武杰突然低声发话:“小野君姆妈在和美书店工作?那是《赤旗报》发行点,我家人在那儿买过《共産黨宣言》,是一九零六年三月《社会主义研究》创刊号所刊登的全文本,幸德秋水、堺利彦译的。”

    小野停顿,郑重其事,福岛渔民渐渐风仪华润……他真想握握手,道一声:侬晓得同志伐~阿拉在虹口驻扎过……

    上个月,小野在武安州港口区见到了哥哥。哥哥没有说为何到武安州来,却急切地向小野讲述了他自己的情况。

    【我被俘虏后,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顽抗向死到自觉向生,我加入了“最早的倭国八路”杉本一夫同志发起成立的第一个倭人反战组织——“倭军士兵觉醒联盟”。

    【后来八路军领导根据我的特长,把我分配到枪械修理所工作。我的第一任师傅叫李淬火,曾是一位铸刀大匠,血战喜峰口的大刀多出自他手,二十九军番号撤销后,他来到八路军枪械修理所铸大刀、刺刀与匕首。憨直内秀,不问政治。我与他爱好相仿,性格相吻,故半年后师徒合一。

    【李师傅第一次向我敞开心扉是在结识半年后的一个夏日的傍晚,在一棵老槐树下,师傅说:“ 俺师从俺舅学习铸刀,可俺舅向往铸剑。他送俺一册绣像版的《吴越春秋》,里边有春秋末期越王诚求欧冶子为他铸剑的故事。欧冶子携妻朱氏、带女莫邪来到清幽树茂的湛卢山。但见薪炭易得、矿藏丰富、山泉清冽、淬剑极佳,则垒屋结舍于此。历经三年辛苦,终于铸就锋芒盖世的五柄宝剑:墨黑无锋的湛卢剑,泱泱如水的纯钧剑,女儿之名的胜邪剑,藏于鱼腹的鱼肠剑,切泥削浆的巨阙剑。其中湛卢剑举世无双。元代湛卢书院山长杨缨采用神话色彩语言描绘了湛卢剑的铸炼过程:欧冶子挟其精术,径往湛卢山中,于其山胜决绝处,架炉点火。取锡以赤谨之山,致铜于若耶之溪,雨师洒扫,雷公击劈,蛟龙捧炉,天帝装炭,盖三年在此而剑成之。精光贯天,日月斗耀,星斗避彩,鬼神悲号,越王神之。”

    【李师傅神色放光,越说越高兴,我的内心也越来越暖洋洋。这是信仰的力量啊!我顿时明白了师傅说教的精髓之处!铸剑者为谁铸剑是一回事,铸剑为铸成“圣物”而奋斗是另一回事,陶醉在做事中的天人合一是铸剑人的荣光……

    【以后的我泵发了无穷无尽的力量之源,对待工作完全是百分之二百的三伏天火热,听从党的指挥真儿真儿的,服从领导的分配乐乐的,上瘾机械,痴迷技术,认真细致,无分昼夜 …… 即使为天蝗做事,也没这样努力过。前方急需子弹、炮弹、手榴弹、枪榴弹时,我就一根筋儿做子弹、炮弹、手榴弹、枪榴弹;前方战事停歇的间隙,我就铸大刀,造枪械,修理车辆,鼓捣机床……有一次,我偷偷玩命地摆弄某种炸药的配方,还发生过大事故……】

    哥哥沉醉在无比地幸福之中。“小野,来吧,到哥哥这边来,别为天蝗卖命了,我等着你!”

    ……

    加煤加水检修审核都走完的火车头正在向高岗缓缓驶去,卫洱此时正在煤水舱内用日耳曼aeg公司特制的红外夜视望远镜观察油库北墙上方的两处地方。

    这处地方此刻正在渐渐露出模样。突然,卫洱看到油库北墙上方的两处窗户打开了……!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3_33479/2137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