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走出烽火狼烟 > 第87章 走向
    也许是林觉民那晚写“两书”时,引起了旅店某一年轻服务生的关注;也许是土匪截获林觉民的书信而观之落泪时,其中一名年少土匪甲受到了心灵震撼暗暗决定继承林觉民的未竟事业……

    也许是现已中年的服务生,和现已是青年的土匪甲,偶然走入到一个震撼的环境,又在此环境中偶然遇到了林觉民的后人,例如偶然来到了一二九运动的旋涡中、然后又遇到了参加一二九运动的清华大一的林恒……结果那位现已中年的服务生在军警的棍棒下将林恒拉进了自己的店铺,或是那名现已青年的土匪甲看热闹被抓、被关押进与林恒一起的牢房中……

    结果是:另一震撼的事情发生了。总之,到了一九四一年接近中旬之时,有人打出来“三无战士”的旗帜。

    那位已壮年之末或老年之初的非林姓之服务生突然改姓林了,从香岛那个旅店的服务生,成为香岛那个旅店原址的五星级酒店、及由酒店扩张成多领域的集团老板;那名已青年之末或壮年之初的林姓土匪甲突然由林姓改为非林姓了,从林觉民之子痛哭其父遗书是多么重要之地,再到一二九运动爆发之地,再到一二九运动延续之地,最后来到了林觉民书写“两书”之原旅店地址处的集团总部,做了一名员工,现已是老板的最得力的管家。

    羊城,番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之纪功坊前。一位“陕北老农”,一名“中年长衫”,来到了这里。七十二块叠山的青石依旧巍峨,上面有一块青石出自“陕北老农”之手,只不过上面所刻的海外支部名称代替了他的名字。“中年长衫”当年还小,捐献青石没有他的份,即使他长大后也不够捐献资格。

    他俩在等一位林家的人,一位空军飞行中尉。“陕北老农”打算将之前成立的“三无战士”组织名称,更名为“觉民战士”。这需要征得林家人的同意。虽说“三无战士”是个松散组织,但执行任务是决不含糊的!丁是丁,卯是卯,求真务实,信誉第一。

    “中年长衫”,祖籍洱海,生在华夏东南,成长在大西南、广州湾与香岛,之后的足迹遍布世界。法语、英语、葡语、俄语、倭语、粤语、安南话、北平话,都说得杠溜。他的东家是香岛大亨,大亨家族自从资助同盟会起义,遂染家国情怀之嗜好,且无尽无休。“陕北老农”作为东家大亨的接班人,资助同盟会起义的直接倡导者,更是家国情怀深厚,而“三无战士”组织乃为东家大亨与“陕北老农”共同创立的新鲜玩法。

    作为管家的“中年长衫”,就是这新鲜玩法的总召集人。

    其召集书曰:

    吾等不属任何国家、任何党派、任何政治势力;正义者出靶,自愿人参与;轮廓公开,细节不议;神仙审核,通关崎岖;生死系天,绽放欢愉;无酬无奖无葬礼,有名有姓有碑题;为谁而战大众论,心照不宣光明袭……

    其“三无战士”的誓言:

    我们是没有报酬、没有奖章、没有收尸人的“三无战士”。自觉参加,心甘情愿!奋不顾身,生死在天!为谁而战,心照不宣!

    等来等去,等来英武杰和范红岩,还有孙金顺。一声晴天霹雳,炸响在“陕北老农”和“中年长衫”的心头!什么?林恒中尉牺牲了?又一代烈士献身了!林家真是满门忠烈啊!”

    “还叫三无战士吧!看来炸毁倭军油库的行动要提前了!为了替林家报仇雪恨!”

    ……

    疆柢混乱地醒来,又开始混乱的一天。

    倭军出兵安南,触动了阮朝皇族中一些偏激人物和社会上一些激进势力的反抗神经。反抗谁呢?当然是旧有的殖民政府了。他们配合新晋的“亲善友邦”,发动了暴恐暗杀的死士行动。

    阮朝皇室亲王彊柢,承封畿外候,领地是北城十一镇之中还是嘉定城六镇之中?估计是未有实际领地的光杆亲王。疆柢与他的安南复国军就是这样的人物与势力。他的祖先在朝廷失势,使得他们对朝廷及法国殖民当局怀有不满情绪。结果疆柢一伙儿结识潘佩珠这样的在海外从事反法独立活动的合作伙伴,又借助于潘廷逢这样的倍受安南国共两党称赞的义军首领与民族英雄的招牌。

    若是如上所述,疆柢还算得上正义一把,可是,他投靠倭寇,建立亲倭组织,为倭寇入侵安南积极效力。是用跪求新的侵略者的手段来达到反抗旧的殖民者的目的。

    彊柢早年江户游学,与倭人关系很好。所以在倭军第五师团侵入安南凉时,配合倭军打击法军,妄图使得自己势力一帮人从此倍感扬眉吐气。他与另一边的是爱国创始人所领导的印支共产组织在北山地区组织领导的农民起义,还是有本质区别。当然都是有配合倭军对落难法军进攻的嫌疑。

    不过好景不长,由于同是轴心国的维希法国统治着法属印支,所以倭寇碍于面子与法国殖民者达成了共识:倭军具有进驻法属印支三国的权力,而不干预法国人在当地的殖民活动。三国资源与法国共享。于是为了掌握法国殖民下的印支联邦,毫无信誉的日本人就调转枪口来配合法军,围剿原来欢迎他们的安南复国军。伴随着安南复国同盟会的全面瓦解,彊柢前往山城寻求国民政府的庇护。而爱国创始人则逃往华夏西广寻求第四战区张司令长官的帮助。之后,殖民者与国民政府都要把逃入华夏境内的安南复国军残兵重新整合起来,为己服务。

    自1940年以来,倭人在实际上掌握着法属印度支那的军政大权,但法国人仍是名义上的统治者。在这种独特的“双重殖民”下,安南人遭受法人与倭人的压迫,经济和粮食资源都被倭军强取豪夺,最后还造成数百万人的饥荒,使得安南人民苦不堪言。

    疆柢组织的刺杀法属印支联邦总督的行动开始了!参加人员有:阮朝的宗室贵胄,潘佩珠的反法独立人士,潘廷逢的后人及追随者,安南复国军,等等。那天,总督要到巴亭广场来,所以疆柢亲王要利用这个机会。成功当然好,不成功也无所谓,行动目的不是为了行动成功,而是为了行动本身。

    结果,巴亭广场上演了一次颇为广播剧性质的刺客闹剧:枪声、炮声及各种制式与非制式的炸弹声,衬托着激昂的叫嚣声,传遍了上京的各个角落,随后波及三圻之地、法兰西国和倭国……双方死伤无数,包含许多看客;刺客被抓无数,更包含上京及北城十一镇的参与者及更多的看客……后来保大出面保下几个充当刺客的宗室皇亲,连续多日愤烈痛斥疆柢等人的罪恶行为,心里咒骂更甚:“麻麻地!朕早就告诉你:在当下不做事就是最好的做事!可你不听劝,非要充当倭人的先锋兵,该死的混蛋透顶!还连累朕的朝廷安危!傻眼了吧,倭人与法人联合绞杀你们了吧!一帮无脑傻叉!”

    最后一幕倒是挺规范。刺客中大部的潘佩珠的反法独立人士和潘廷逢的后人及追随者们,昂首挺胸走向断头台,即将售罄信仰的牺牲者们最后高吟当年潘廷逢临终前所作的赞诗一首:

    “ 戎场奉命十更冬,

    武略依然未奏功。

    穷户嗷天难宅雁,

    匪徒遍地尚屯蜂。

    九重车驾关山外,

    四海人民水火中。

    责望愈隆忧愈重,

    将门深自愧英雄。”

    牺牲者的头脑里此刻插进潘廷逢起义军抗争到底的场面——潘廷逢死后,起义军看似群龙无首,实则绵绵不绝!这次起义失败,还有下次,下次失败,还有下下次……即使你吴廷可奉命掘开潘廷逢的坟墓,将其挫骨扬灰又怎样?!

    疆柢跑了,跑到山城祈求民国政府帮他,可他最后还是不忘倭寇,最后死在倭国的江户。终其一生,疆柢就是个混乱的人。

    ……

    在埃森大街上,当行人见到克虏伯家人时,都要极为尊重地行礼。女子一般双膝微微下蹲同时做点头的动作,男子左手扶着右胸,右手脱下帽子微微鞠躬行礼致敬。每一位在克虏伯家族企业工作的工人们及其家人,更是如此。

    这要归属于第八代克虏伯的奠基之功。他叫阿尔弗雷德·克虏伯。他本人不是技术专家,也不是精明的商人,但是他建立了一套卓有成效的生产制度,及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工人福利制度。他为所有的雇员们设置了疾病和丧葬基金,建造了宿舍、医院、学校和教堂。他的工人们都有健康保险和养老金,都住在为其建立的工人住宅区。他的工人们无不忠心耿耿,他创立炼钢厂时只有七名工人,而到他去世时,这个企业已有员工两万一千人。德国宰相俾斯麦从这套工人福利制度中得到启发,在一八八零年将它普及到全国。

    第九代克虏伯自杀后,只留下一个女儿为第十代克虏伯,丈夫是德皇威廉二世亲自安排的古斯塔夫·冯·波伦的职业外交官,并特许他姓克虏伯。从此,这份庞大的产业,在古斯塔夫克虏伯的严密管理下,这只军工巨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中,为德意志第二帝国和德意志第三帝国,贡献了全部。

    第十代克虏伯和古斯塔夫克虏伯的长子是第十一代克虏伯的小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即是第八代克虏伯的大阿尔弗雷德·克虏伯的曾孙和曾外孙。他为最后的克虏伯承受了一切。他忠实继承了第八代克虏伯的规章制度,他也无奈终结了历代克虏伯所创下的庞大事业。

    面对所有战胜国抢人、抢技术、抢机器、抢原材料……最后的克虏伯说:只要我们的工人、工程师、管理人员还在……我们终将重新崛起并冲向第一!

    公孙轩辕从战争发起时,就来到了克虏伯工厂的坦克生产线……

    在地球上,自洽系统是很难的,尤其是社会系统。而克虏伯进行了有作为的尝试。

    ……

    英武杰和范红岩要有一块根据地,建立烈士丰碑和烈属庄园。他俩放眼望去整个南华夏海,有个地方引起了他俩的注意:曾母暗沙西南方向的那兔那群岛……他们要脱离民国政府了。

    ……

    耿直在金陵找到那伙倭国浪人了。他请示了金锐,说要去金陵办一件私事。金锐说:“你带上赵大邦、李大国吧,关键时候能用上。”

    他们开始恐怖的杀人行动了!

    将每一个浪人编排成某种不可知的顺序,然后用倭刀,将其前胸、后背捅成大洞的筛子,将其胳膊、腿脚和头颅都将一一砍断、剁碎。他跪告父母:他已继承父亲的遗志,现已是一名华夏共产组织的正式成员了……

    ……

    钱南终于实现了愿望,回到了中世纪的布兰修道院。可是,这里不是桃花源,而是尔虞我诈的腐朽堕落的地方,无时无刻不在杀人放火。

    一方净土何处寻觅?

    ……

    她去了一个“自由”的世界了。也许她在这个世界的“春天的十七个瞬间”已经结束了。

    施季里茨还在帝国保安局六处做着旗队长。他以为,“尤斯塔斯”这个他的另一个代号,将不会被第二人知晓。第一人是他的妻子吗?

    他还以为,总领事夫人只能是“施季里茨”的一名助手,而他不知道的是:一名倭国特工正在悄悄接近“尤斯塔斯”,即将成功。

    她想除掉此人,此人是何人?她利用鬼笔头,鬼笔头何尝不是在利用她?两人始于利用对方,最后走向合作。

    施季里茨不知道倭女的下落,十七个瞬间到底多长他也不知道,只听她说过她有十七个瞬间那么漫长。

    总领事夫人突然叫鬼笔头上车,然后介绍后座的人。鬼笔头从后视镜中看到了一个温文尔雅的绅士。

    “请你务必救他出去”,倭女说,然后她挎着冲锋枪跳下车。在去马赛的一条路口停下车,鬼笔头向后边的温文尔雅的绅士问道:“我去哪儿能找到她?”

    “她今年32,十年一轮回……”

    “尤斯塔斯”没说实话,其实总领事夫人今年正好30岁。

    “消灭法西斯!”

    “自由属于人民。”

    八年后,鬼笔头找遍了世界,没有她的一丝消息。而莫名的暗杀,接踵而至。

    ……

    倭国海军陆战队大角金生大将回国往返经过十万大山南端时,他的飞机被等候在此耿直打落。他始终记得他的妈妈是被倭军飞机炸死的。大角金生的兵工厂开始乱套了,倭国陆军,倭国海军,民国政府和国民革命军,共产组织游击队……都要收购。

    这个世界,不是正在爆发战争,就是正在走向战争的路上,无论何时何地,概莫如是。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3_33479/1450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