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走出烽火狼烟 > 第30章 柏林奥运会1936(上)
    7月23日,华夏代表团刚出柏林火车站,就被外国人围住,评头论足,指指点点,瞧里瞧外,上观下瞻。代表团成员十分纳闷,“洋人在干嘛?”留学生代表公孙轩辕突然呈现伤痕累累表情,长叹一声说:“德国人或欧洲人以为我们还是清朝人,男人留辫子,女人裹小脚,所以他们在寻找好奇印证好奇。这种事情我们经历许多许多次了……”“难道他们不看报纸不听广播不到华夏看看吗?”代表团成员中的考察人员说。“德国人比我们富裕是事实,几乎家家都有收音机,走在大街上都喜欢买份报纸,但有涵养且心胸开阔的人还是少数,他们整个欧洲与咱们国一样大,固守巴掌大的地方而不走动的大有人在,他们的见识不见得高过咱们多少……”“大家听完眼睛一亮,“是啊,咱们百十来人就比他们强!跨过地球一半儿了。”“因此希望哥哥姐姐们为我们留学生、为所有华侨、为咱们国家,发奋图强!增光打气!”公孙轩辕握紧了拳头。

    直到17年后,当公孙轩辕再回到此地时,无论是在移动空间,还是在楼宇大街,当外国人端详他那张“拆那”脸庞时,都会主动握手郑重问候。敢于拆那毁那的背后必有一股推倒重来的霸气!

    当年的“体育弱国”是啥概念呢,就像当下的“体育弱项”一样划等号。有人立马接茬说:“例如当下的男足呗,”华夏奥运代表团旗手也是参加柏林奥运会的足球队长李惠堂瞬即纠正道:“1936年的华夏男足可不是体育弱项,而是杠杠的亚洲第一!”。

    继续上段前两行,每处的主办方对“体育弱国”成员,及“体育弱项”的当下男足都会从内心里非常轻视,象征性地安排个狭小的场地做做训练,无人驻足三秒,懒得打眼儿瞅一瞅。遇到外国运动员时,当下的男足常被当做“矮人”。

    “啥?细拿?怪不得陶瓷儿那般细皮嫩肉,要细拿细放哦。”当对方得知对面走过的是华夏人时顿时惊讶无比,他们不相信奥运会上居然有这么多华夏人。刚才走出柏林车站的是一行44人的奥运会华夏考察团成员,华夏奥运代表团中最大的一伙儿有民国政府资助的有身份的闲散人员。这一切,让前面黑瘦黑瘦的舟车劳顿的华夏运动员心中特别的郁闷,同时也坚定了他们要做一名达先生所嘱托那样的华夏人:强健体魄,精进头脑,为国争光,尽忠报国。

    华夏奥运代表团到达住处后,稍作休息,就投入了训练和表演。这届奥运会除了正式比赛项目外,还把各国独特的没列在奥运比赛项目中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放在街头进行表演当成一个重要环节。

    华夏武术表演队由11人组成,都是当时国内的著名武师。包括擅长钢叉的郑怀贤,擅长醉拳的温敬铭、擅长查拳的张文广以及运用器械的多面手寇云兴等人。

    武术表演队一行上了磁悬浮列车后感觉新奇得很,这是去往柏林市西南郊的波茨坦,与柏林相距半个多小时的列车路程。温敬铭看到他人技术先进就觉得信心不足,咳声叹气地说:“也不知洋人能不能赏识咱们的国术,万一他们冷漠无情瞧不起,我们的脸面往哪搁?”大家一听也担心起来,不由得低下头来沉默不语。这时,刚刚20岁的查拳名手张文广站起来大声说:“管他洋人懂不懂,我们身为武人,只管尽力表演打出威风来就是。”大家又一听,不由得精神一振,频频点头称是。武术名家郑怀贤也鼓舞大伙说:“洋人没见过咱们的国术,欢迎不欢迎还真不好说,但我们一路奔波而来,怎能疑这怕那自个吓自个?放下压力,轻松自然,打出一拳来,自有百拳开,勇敢上阵吧!”

    1936年的波茨坦,一如柏林那样繁华,但又取静如初。城区宾馆林立,交通便利快捷,喧嚣的赌场到处插足,音乐与购物的地方也是争先恐后地热闹。而市郊的皇家公园却静悄悄无视,无忧领衔,新宫随后,还有后来召开重要会议的塞琪琳霍夫宫总在沉睡……湖泊与森林点缀在她们的裙裾上,溪流与裙袂一同熠熠摇摆。

    来此的各国运动员着装不一,在波茨坦街头时走时停,表演各自的绝活。华夏武术表演队穿上古色古香的武术服,或拳打脚踢,或舞刀弄棒,用尽全力表演华夏传统武术。

    渐渐地,华夏武术表演队面前,聚集了越来越多的波茨坦小城的德国民众,华夏武术招式新颖、热烈、变化繁多且有各种家伙什儿配合,自然吸引大批人过来观瞧。武术表演队众武师连忙收住架势,外国观众走过来摸刀捏剑,非常好奇,有不少人问:“你们表演的是什么项目,完全没见过啊!”表演队让跟队的留学生告诉洋观众,说这叫“国术”。但留学生翻译后,洋观众们都皱起眉头表示不懂。表演队又让留学生翻译成“武艺”,洋观众还是两眼茫然连连摇头。然后又是什么“国技”“武功”“把势”之类,波茨坦小城人仍然听不懂。这儿虽是小城,但在历史上、尤其在腓特烈大帝时,这里是普鲁士的政治军事中心,形同国都,小城民众啥没见过。郑怀贤急中生智,对留学生说:“你告诉他们,就说这是华夏人为报国效力而强健体魄、需要花大力气才能练成的功夫。”留学生翻译过去后,这次洋观众们听懂了,纷纷竖起大拇指说:“华夏功夫好!华夏功夫好!腓特烈大帝若在,一定喜欢华夏功夫。”

    “功夫”两字,从此名扬世界。

    在街头上获得成功后,华夏传统武术表演队的武术家们信心大增。随后,在主办方安排的柏林与波茨坦的专场表演中,华夏传统武术的表演都大获成功,受到观众们的热烈好评,媒体也纷纷大版面报道。

    华夏功夫在波茨坦街头表演和专场演出的成功,促使主办方对华夏武术家们越来越重视,先后安排武术表演队去汉堡、法兰克福、慕尼黑格拉德巴赫(门兴格拉德巴赫)……等地继续演出,各地市政府专门划出场地为武师们提供专场表演,交通工具也由“自乘公交”变成了凯迪拉克专车接送。演出一浪接一浪,引起巨大轰动。

    华夏功夫由瞧不起到称赞,由轻视到重视,由街头表演、再到专场表演、再到奥运会正式表演项目,再到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华夏武师们任重而道远。努力!奋斗!

    后来,当了教授与华夏武术协会主席的郑怀贤回忆说,当时他深度明白了“弘扬国粹、体育救国”在当时的环境下只不过是一个梦罢了,只有华夏真正地强大起来,华夏强国之道才能顺畅。

    倭国表演浪人见不得华夏的好,当柏林、波茨坦刮起华夏功夫之风后,心生歹意,所以经常来华夏武师表演的地方,耍弄空手道、柔道、剑道、踢拳道、忍术、倭国少林拳、相扑等所谓盗取华夏的“倭国国术”,来找茬,搞破坏。只要华夏武师上场表演,他们就跟上去“项庄舞剑”,然后想法碰撞器械,接着碰撞人身,只要华夏武师出手制止,浪人们就一窝蜂上去胡打乱扎,敢于下死手。

    一次在柏林第五区斯潘道堡内的军工展览会上,华夏武师寇运兴正在表演,几个流里流气的倭国浪人上来捣乱,使用各种狠招碰瓷寇运兴,寇武师一躲再躲,躲到台下,而浪人一进再进杀到台下,所有观众们都看出了门道,一致高呼:“华夏武师不要躲!痛下杀招对倭国!”结果是:寇武师使用“泰山压顶”的招数,连击两个倭国浪人各一掌,俩倭国浪人当即倒地昏死过去,被送往医院。瞬即又,一股旋风刮来,把剩余的倭国浪人全部被卷走,被吊到倭国大使馆前,脸部膀成了猪头。白井参与了此事,而且还是主力打手,下手特重!只因他的家族被浪人打得家破人亡。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3_33479/1450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