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瑰意琦行 > 第58章 有司
    十月初五,天色尚未完全明亮,微光中的萧琦安已整装待发。

    昨夜子时,繁星点点。萧琦安他们一行数人终于马不停蹄地赶回了繁华喧嚣的京城。与离去时的那份轻松惬意相比,此番归程则显得仓促许多。 当初离别之际,众人心情愉悦,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踏上征途;而如今归来之时,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不少疲惫之色。

    他身着紫色襕袍(1),衣领袖口绣有绣有金线勾勒的祥云纹样,衣料质地坚韧而轻盈,腰挂九环蹀躞玉带佩金鱼袋,随着微风轻轻摇曳。腰间佩带的长剑外鞘镶嵌着精致的银丝,剑身锋利无比,透出一股凛冽的寒光。

    萧琦安步履沉稳,手中紧握着一卷厚厚的卷宗,那是关乎南境安危的重要证据集合。他的眼神坚定,步伐铿锵,穿过长长的朝堂走廊,直至高高的御座前。

    萧琦安身后,被两名锦衣卫牢牢押解的郑吉,面如死灰,双膝微颤。

    萧琦安向皇帝行了一礼,随即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回荡:“启奏皇上,此人郑吉,乃是南境直接通敌的罪魁祸首。此次,臣带来的证据确凿,足以证明其罪行。”

    随着萧琦安的话音落下,他呈上手中书卷,由宦官传交给皇帝,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郑吉与敌国秘密交易的种种细节,从金银财宝到军事机密无一不包。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锋利的刀刃,直指郑吉的罪行。

    朝堂上的官员们窃窃私语,议论纷纷。一位年长的大臣摇头叹气:“郑吉驻守南境,不料竟走上了这条不归路。”另一位官员则冷声道:“通敌卖国,罪无可赦,必须严惩不贷!”

    郑吉此时已是泣不成声,跪在地上,还在声嘶力竭地辩解道:“臣冤枉啊,这些都是陷害,臣一心为朝廷效力……”然而,他的话未能为在场的任何人所信服。

    右相郑闵之则面无表情,只是淡淡望着郑吉。

    皇帝的眉头紧锁,目光如电般扫过郑吉,然后沉声问道:“郑吉,铁证如山,你还有何话说?”郑吉颤抖着身体,最终低下了头,语气中充满了绝望与无力。

    萧琦安在一旁静静地站着,他知道自己所持的证据已无懈可击,对于南境的安全,他已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他不由得暗自思忖,这只是郑吉一人。还有其他官员还待查办,此外还有李公公,那究竟是怎么回事,他还未来得及弄清。

    郑吉最终交付有司衙门关押,涉及其他官员的罪证也由大理寺继续查办。

    ……

    萧琦安在下朝后留在殿内,再次呈递上了一份卷宗——这一份则是涉及了右相郑闵之的部分,他还是隐下了关于他见到李公公的事宜。

    泰和殿内,皇帝接过卷宗,脸色凝重,目光如炬,透过窗外透进的阳光,可以看见他额头上的青筋微微跳动。

    在这寂静无声的大殿里,只有皇帝翻阅卷宗的声音不时响起,每一次翻动都像是一把重锤敲打着在场所有人的心头。没有人敢出声打扰皇帝,生怕引起他的震怒。大殿内的气氛凝重而紧张,仿佛空气中都凝结了一层薄冰,每个人都屏息凝神,生怕自己的一举一动成为打破这肃穆的导火索。皇帝的眉头紧锁,目光如炬,他手中的卷宗似乎承载着江山社稷的重量。

    随着他翻阅的速度逐渐加快,侍者们的心跳也随之加速,每个人都在心中默念,希望自己不会成为被点名的不幸之人。大殿的壁灯投下斑驳的光影,使得皇帝的脸庞时隐时现,更添了几分神秘与威严。

    萧琦安静静地凝视着僖正帝,他的眼神平静而深邃,仿佛能够穿透对方的内心。他仔细观察着僖正帝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和动作,试图从中解读出他此刻真实的想法。 整个殿内里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氛,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在这种压抑的氛围中,时间仿佛被拉长,让人感到一种无法言喻的压抑感。 萧琦安心中暗自揣测着僖正帝可能会有的反应,但同时又保持着镇定自若的姿态,不过他也知道现在还无法动摇郑相在朝中的地位,皇帝心中还在犹豫。

    ……

    皇帝果然没有严肃处罚郑相,只是象征性地让其停职十日,但是皇帝下旨为骠骑大将军平反,并对萧琦安下了一道嘉奖的诏令。

    街头巷尾,无不传唱着萧家的英雄事迹,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与敬仰。在这样的喜庆氛围中,江家的忆山居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忙。人们的脸上洋溢着由衷的喜悦与深深的敬仰,他们对萧琦安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大家都说萧将军最喜到忆山居来品茗休憩,众人便对此地便更是趋之若鹜,都盼着能在此处遇到他。

    忆山居内外装饰一新,门前挂满了红灯笼和彩带,以示庆祝。客人们络绎不绝,门庭若市,从四面八方赶来,希望能在这里留下自己的足迹。江家的仆人们忙碌着迎接每一位客人,确保每一位来宾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喜悦的氛围。

    市井之中人声鼎沸,小贩们挑着担子,叫卖着新鲜的蔬果,而忆山居大堂里,人们围坐一桌,热烈讨论着萧家的英雄事迹。

    “听说了吗?萧将军这次真是大显神威,连皇帝都不得不下诏表扬!”一位络腮胡子的老者激动地挥舞着手中的茶杯,声音在茶馆里回荡。

    “是啊,那郑相虽然权倾朝野,但这次也只能吃哑巴亏。十日停职,哼,真是轻得很。”旁边的中年商人也附和着,眼中闪烁着对正义的渴望。

    这时他身旁的一位同伴却打断他道:“哎,这就不是我们该谈论的了。”

    ……

    ————————————————

    (1)襕袍:又名襕衫为汉服体系。始于唐代,流行于宋明。襕衫到膝处有一道接缝,称为“横襕”——一般认为这道横襕是对衣裳制古意的恪守而刻意加上的。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3_33304/1410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