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何不为夏 > 回京都
    南辰听着韩一秋讲述下午发生的事情,有些不太置信。

    “所以,你和姜老师见面是奔着重逢去的。”

    “可以这样说。”韩一秋把玩着手中的手机,有些漫不经心的说,“辰哥,时间不早了,明早我还要赶去启明围读呢?”

    “你微博记得澄清,现在那条太暧昧了。”南辰嘀咕,“解释清楚,别占用公共资源。”

    “知道了。”

    南辰离开后,他点开自己的微博,看着最新一条,小夏是否看到了呢?

    姜夏和月月微信聊天,慕琪的微信也发来了。

    微信(慕琪):sur,现在方便不,我打电话给你。

    姜夏给月月发了信息。

    微信(姜夏):月月,我接个电话。

    微信(月月):去吧去吧。现在时间也不早了,明天还要围读,为大明天见,为大晚安。

    微信(姜夏):晚安。

    姜夏拨通了慕琪的电话。“你真的答应韩大明星了?”

    “嗯。他说原来的助理突然受伤需要休养,一时半会也没找到合适的接替,我就暂时顶替下。”

    “啧,就算是这样,需要发个微博‘庆祝’?”

    “什么?”

    “你不知道,韩一秋发了微博,你自己去看。”

    当她点进韩一秋的微博时,最新一条微博更新状态在一个多小时前,也就是她离开韩一秋家的时候,他发的。

    最新一条状态图文并茂,文字:我的‘小助理’,后面加了几个爱心图案。

    配得照片是姜夏的背影。

    评论区已经炸开锅了,点开评论,上万条信息刷新。

    微博(一秋乖崽):我家崽这句话为什么颇有‘我的小娇妻’既视感。

    微博(放着让我来):小助理用了单引号哦,此心昭昭,秋叶们可猜。

    微博(在希望的田野上):哥哥,大胆点,将小助理改成小娇妻。

    微博(一秋的小笨蛋):呜呜,哥哥,你在喂我们这些单身狗狗粮吗?

    微博(一叶知秋知一秋):哥哥,你这是报备还是虐狗呢?

    慕琪继而发了一段语音过来,“看到了吗?”

    “看到了。”姜夏无奈的看着那条微博。“七七,还有个事,定制文需要什么时候完成,我怕接下来时间不够充足。”

    放下手机,伸展了一下双臂,感觉疲惫走进浴室。

    置放在桌上的手机发出叮咚的微信提示音。

    洗漱完从浴室出来拿起桌上的手机走进卧室,靠着床头坐下,看到慕琪的微信回复。

    “sur,很抱歉,因某些不可抗拒的原因,顾言阙为原型的定制文需要暂停。”慕琪的回复很快,

    “好的,没问题。”

    定制文暂停,那时间就会充裕些。可接了助理的工作,一旦进组就并不好请假,联姻和股份的事情需要先处理。再次给慕琪发了微信,“七七,我需要去一趟京都处理联姻和股份的事情,围读我就不参加了,但保证在开机之前回来,你能不能帮我向剧组请个假。”

    “好,有需要记得打我电话。”

    “嗯。”

    事情处理好,她又定了明天前往京都的机票,才将手机放在床头柜上,柜上还摆着之前看的建筑书籍。她拿起一本建筑书翻了几页,猛然惊醒,拍了拍脑袋。

    “我的记事本……我这记性,没救了。不过,定制文暂停,那记事本里设定的内容和知识也没用了。”接着她自我安慰道,“姜夏,不可惜,不可惜。”

    “定制文不写了的话,那这些书……”她将床头柜上的建筑书籍拿起来,起身走到书架,将所有建筑书籍插入角落位置。“好啦,你们乖乖在这里,也许哪一天还要用得着你们呢?”

    江海市机场,航站楼人进人出,停机坪飞机落,飞机起。

    一辆计程车在航站楼入口处停下,姜夏从计程车内下来,取出后备箱的行李,进入航站楼。

    姜夏办理完托运拿着机票往安检的地方而去,一系列安检下来,她向候机区域而去,

    这时,从特产超市出来的并排而行两姑娘,从她对面走来,其中长头发的姑娘双手握着那瓶魔力水,脸上带着微微的红霞。

    三人擦肩而过时,长头发姑娘兴奋的说,“哇,我刚才拿魔力水时,碰到得那个男人帅的简直人神共愤,声音也好听的不得了。”

    短发的姑娘嗤之以鼻,“你之前还说韩一秋帅的天上地下没边了。”

    长发姑娘摆摆手,“那不一样,韩一秋的帅青春活力,刚才那男人的帅沉熟稳重。”

    “沉熟稳重就是老,青春活力就是娘。”短发姑娘说。

    “不跟你说,我独自美丽。”长发姑娘将魔力水抱在怀中,有些傲娇的脸往一边撇去。

    两人渐行渐远,姜夏听了她们的对话笑着摇摇头走向候机区。

    从江海到京都,飞行两个小时不到。飞机从天而降,落在停机坪,缓慢滑入停机位。

    京都机场,人声鼎沸,姜夏拉着行李箱从出口处走出来,抬头看了看指示牌,往计程车方向而去。

    超长的排队,到姜夏时已经是半小时后了,她将行李箱放入计程车后备箱,而后坐进后座。

    司机问她去哪里,她答南城大院。

    五年前,华绯月过世时回来,至今已经五年了。一个月多月前回国,虽来了京都,却是直接去的城郊公墓,当时看到有人在祭拜母亲,她并未上前打扰,而是默默离开。

    计程车在南城大院前停下,从计程车下来,取了后备箱行李箱,姜夏拖着行李箱在门亭处做了访客登记,走进大院。

    南城的大院,她生活了十几年,却从未好好的看过,她沿着主道向院内走着,观赏着路旁的风景,看得出来近几年翻新一些绿植,其他还是她离开时那样。

    缓缓向前而行,映入眼帘的是那棵参天大榕树,虽年代已久却依然傲立在那成为大院一道独特风景。

    耳边突然响起韩一秋的声音,“姜夏,中考就剩几个月了,你不好好学习,还有时间看这些……”

    她抬眼望向大榕树处,过往的那一幕嬉笑浮现面前。

    十年前,少女姜夏伸手去抢韩一秋手中的书,韩一秋却将书举过头顶。

    “一秋哥,我这是高压力学习之后让大脑放个假。”那时自己应该是最为快乐无忧的,虽已是初三阶段,却并未意识到中考来临的紧张。

    “为了看这种书,倒是找了个冠冕堂皇的借口。”那时韩一秋体重非常超标,站在她面前可以顶她两三个,就算她怎么踮起脚尖也触碰不到韩一秋举高的手。

    少女姜夏伸出五个指头,表情和语气都夸张。“一秋哥,我今天都学习了五个小时,五个小时呢?你都不知道死了多少脑细胞,我妈好不容易去公司,我就靠着这书补下脑。”

    如今看来,自己少女时期多少有些无赖和动歪脑子。那时候只要华绯月去公司,她就会躲在房间或者跑到大榕树下呆一下午看小说。

    那日,阴霾了好些日子的天终于放晴,她选择了大榕树下,透过厚重树叶洒下来的阳光最为温暖,她席地而坐,却没想到被韩一秋看到。

    “华姨让我看着你,这书我暂时没收,回去好好学习,等高考结束,我再还你。”非常富有正义感的韩一秋怎么都不愿将书还给她。

    她有些生气,好不容易等着母亲去公司能偷得闲,现在面前却站了一个监工。无奈之下她只能拔高声音尖叫起来,“高考?”

    “高中三年也很重要。”韩一秋扬了扬手中的书,“这种书,你上大学我再给你,到时候给你积攒经验。”那时的韩一秋说这话时,脸还带着微红。

    “一秋哥,我现在积攒经验也是可以的。”那时的自己为了拿回自己的书,真是什么话都能说出来的。她为意识这句话中话的含义,只是单纯的觉得自己那时候积攒经验也是不迟的。

    韩一秋用手指戳着少女姜夏脑袋,“姜夏,你害不害臊,别啰嗦,快点回去,外面冷。”

    并不给她辩解的机会,韩一秋说完转身离开,少女姜夏对着韩一秋后背吼道。“韩一秋,我说的积攒经验是为以后成为作者做准备。”

    思绪到这里戛然而止,“呵,真是天真。”笑着摇摇头,拖着行李箱继续走着,盛夏空气中散发着青葱绿叶带着微微香气的芬芳。

    “小夏,成绩出来了吗?考了哪里?”突然响起的话语,让姜夏猛地抬头,往昔的情景浮现眼前,微胖的韩一秋从身边快速走过,奔向耷拉着肩,低垂着头从院外走进来的少女姜夏。

    放眼望去,只见韩一秋在少女姜夏面前停下。“怎么样?考到哪里了?”

    那天正好是中考成绩出来,母亲出差,所以是她自己看的成绩,成绩出来的那一刻,她觉得自信满满考得不错的想法成为幻影。

    只见少女姜夏摇摇头,仰着小脸委屈巴巴的看着微胖韩一秋,“没,没考上……”

    之后韩一秋说了什么,大概是一些安慰和开导的话语。其实那时候的她心中有些忐忑,不知该如何和华绯月说,她做了无数次的心理准备即将承受着被劈头盖脸的训斥。

    那时没考上自己是什么心情,她想过最坏的打算,母亲会将她送去国外,只是后来母亲并未那么做,而是将她送往了g城。

    “这不是姜家那丫头嘛。”这时,一声苍老却尖锐的呼唤切换了姜夏的回忆。

    “老婆子,你眼花了吧,姜家那丫头在白国。”紧接着是一道年迈却中气十足的男声。

    寻声望去,只见韩一秋的爷爷和奶奶离她几步之遥,韩奶奶惊喜望着她笑,韩爷爷狐疑的打量着她。这两位老人经过时间的洗礼,脸上岁月的痕迹更加明显。

    “韩爷爷,韩奶奶,我回来了。”她莞尔笑笑,走了过去。

    “真,真的是姜家丫头。”韩爷爷揉了揉眼睛,不敢置信。

    “小夏,你什么时候回国的。”韩奶奶伸手来拉着姜夏的手。

    “回来一段时间了。”她答。

    韩爷爷低头看着姜夏手边的行李箱。“你不住京都吗?”

    她随韩爷爷的眼神低头看着行李箱,“韩爷爷,我现在在江海市。”

    “我们一秋也在江海市。”韩奶奶惊呼叫道,“你和一秋见过了吗?”

    “韩奶奶,我和一秋哥见过面了。”

    听了她的回到,韩爷爷和韩奶奶对视笑了。“小夏,你一个人在江海市,如有要帮助,一定要找一秋,知道吗?”

    她点头,其实她对祖辈影响最重的就是眼前这两位老人。她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公在她幼年时相继去世,父亲在她十岁那年因公殉职,母亲忙于工作。

    大部分的时间里,她都是在韩家过的,韩家人对她很好。

    “走走走,去我家坐坐。”韩奶奶不由分说牵着姜夏在前面走着,韩爷爷推着行李箱跟在后面。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2_32092/989798.html